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墨爾本的咖啡館文化
2017/11/24 15:40:52瀏覽1178|回應0|推薦37

作為澳洲人以及旅客們心目中的美食之都墨爾本,除了來自世界各地多元料理之外,最當仁不讓的就是咖啡館文化了。

市中心綜橫交錯的大路之間穿插著許多《哈利波特》式的小巷弄,有些地標性的小路幾乎從清早到午飯時刻都擠滿遊人,滿溢古老氣息的狹小店面販賣手工咖啡與甜點,顧客們緊挨著同伴坐在一起,可能也只有這樣的距離才能聽得到對方說話。

還有一些是隱身在不起眼安靜街道的咖啡店,從人聲鼎沸的熱鬧商圈拐過幾個街角,以為來到冷清地盤,誰想到一推開店門又是另一番景象:不僅吧檯、併桌全部坐滿,從櫃檯邊到門外還排著長長的隊伍,就算訂了位可能都還是要等上半小時!

(位於市中心西邊的Operator 25早午茶咖啡,建築前身為電信交換所,料理偏向無國界融合風格(fusion)。造訪時,菜單上的選擇除了標準配備煎蛋土司和麥片粥之外,更包括各式融合菜餚,例如味噌煎蛋吐司配海帶芽及燻章魚、柴魚高湯粥配醉雞與蛋、抹茶鬆餅、巴厘島風味醃製五花肉配煎蛋與黑炭麵包...)

(我點了李子醬鴨腿佐熱炒菇類、青江菜與玉米筍,同行的好友用單點的方式湊成一盤英式早餐)

作為墨爾本的商業中心,雖說市中心人口密集度最高,但是近年來郊區商圈的發展也逐漸臻於完善。購物商場、商店街與餐廳大多環繞著火車站與主要公車站,特別是位於較早期開發、歐洲殖民氣息濃厚的幾個區域中(多半在以市中心為圓心的半徑十公里以內,例如北邊的Brunswick、東北方的Fitzroy、東邊的Richmond、還有東南方的Prahran),這樣的咖啡店更是標誌性的一道風景。

(Two Fat Monks咖啡館,位於距墨爾本市中心東北方向約6公里的Fairfield,據說在「最值得拍照留念的咖啡館」榜上有名。想必是航海風格的室內裝潢以及很有份量的餐點!)

(我點了特製(英式)豐盛早餐,水波蛋、德式酸麵包、炒波菜、煎培根與西班牙香腸、烤番茄與黑洋菇、炸薯餅。果然是早餐加午餐的份量,吃了大半盤之後整個下午都不餓!)

(好友點的墨西哥式玉米天婦羅配酪梨醬)

(看起來超級精緻的小點心,只是我真的一點也吃不下了>.<)

我覺得,要看一個城市是否真正反映多元文化、成功將民族融合,一定要看這座城市的料理與餐廳。畢竟,還有什麼比飲食更能反映人們的生活習慣、自我定位與文化認同呢?

記得大學時代學過多元文化的三種模式,若將第一類型「同化」(assimilation)套用到飲食上,我想會是新移民努力配合當地口味,學著適應當地飲食,或是讓家鄉料理逐漸改換成當地口味。很多二十世紀中後期開業的華人快餐店都有這樣以鹹甜和酸甜為主的滋味。

第二類「適應」(accommodation),可能是新移民不再將自己的家鄉文化視為「非主流」,並且意識到其實並不需要放棄自己的原生文化。於是,海外移民們也開始可以嚐到正宗泰式料理、麻辣重慶小麵、台灣蚵仔麵線、韓國石鍋拌飯、飲茶、印度抓餅...只是,明顯地,坐在港式茶餐廳裡高談闊論的往往還是華人,而港區那些海景西餐廳中也式幾乎見不到不同膚色的顧客。

近年來,無論是東西方國家都高喊著多元的口號,而能夠做到上述「適應」模式的社會已屬難得,也因此志得意滿。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多元應該是第三種模式「融合」(amalgamation),也只有這樣的多元融合,才能達成理想中多元社會所能帶來的一切美好。如果只是在同座城市裡各過各的日子,那麼多元或不多元又有什麼差異?

(Au79咖啡館,位於墨爾本市中心往東2公里的Abbotsford,宛若熱帶植物園的室內風格很有特色,冬天的早晨坐在陽光屋區域享用茶點和咖啡,一定很溫暖舒適...)

(我點了「創新版」巨大可樂餅(以馬鈴薯絲而不是傳統的馬鈴薯泥製成),配上豌豆泥和醃紫色高麗菜)

除了料理的多元之外,更難得、也更難做到的是顧客的多元化。在墨爾本,特別是市中心,若是見到一群穿著全套高級西裝的洋人顧客們,坐在專賣道地小籠包和上海粗炒的小店裡大快朵頤,也沒有人會覺得奇怪。同樣地,假如有一桌由華人、中東人、印度人、澳洲人、美國人組成的顧客,一起享用著土耳其料理、泡菜鍋、或是越南湯河粉,都是這個城市裡司空見慣的景象!

儘管如此,目前所見最理想的融合,應該也不是終點。說到底,真正的多元,不在料理、不在餐廳、不在咖啡店、不在政策,而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對於「異」與「己」的界定及詮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ifergao&aid=109168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