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到隋末 第十七回 唐軍策略
2012/10/13 01:15:21瀏覽665|回應1|推薦36

霸上,長安城以東區域,單剛非、謝菲菲大將,以及李神通、侯君集、段志玄中將軍一起在練兵台上練兵,這是一個廣大的平原,足以容納數十萬兵馬在此秣馬厲兵,此次練兵的人數為二萬人,這二萬人為左司馬蕭瑀及右司馬唐儉,經過這近二個月時間,運用以往在關中的威望和名聲所招集到的青壯士兵,大都是之前唐軍敗給夏軍的逃兵以及關中地區的子弟。

獨孤揚大將軍因傷情未癒而被管照陽命令在府邸專心休養,暫未參與練兵事宜。

而咸里呈大將則統領禁衛軍左翊衛,專心負責長安城治安以及護衛管照陽的安全,所以也未參與練兵。

只聽得單剛非大將在練兵台上說:「諸位!在下乃單剛非,軍師命本將總管練兵事宜。」

單剛非接著說:「兵者首重軍紀,現在我頒布軍師所訂立軍紀十四條,上至軍師,下至兵士,盼能遵守,違者立懲不怠。」

於是單剛非將軍開始林林總總的宣告十四條軍紀:「第一條,聞鼓不進,鳴金不止,樹旗不立,旗偃不伏,此為悖軍,犯者斬。 第二條,呼名不應,點卯不到,違期不至,動作乖餒,此為慢軍,犯者斬。第三條,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桀傲難馴,此為橫軍,犯者斬。第四條,揚聲笑語,相互鬥毆,蔑視禁約,馳突軍營,此為輕軍,犯者斬。第五條,弓駑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號凋敗,此為欺軍,犯者斬。第六條,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蠱惑吏治,此為妖軍,犯者斬。第七條,尖舌利齒,妄言是非,挑唆將士,令其不合,是為謗軍,犯者斬。第八條,所到之地,凌侮其民,姦淫婦女,私結濫交,此為匪軍,犯者斬。第九條,竊劫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為盜軍,犯者斬。第十條,軍營之中,聚眾議事,私近帳下,打探軍機,此為探軍,犯者斬。第十一條,或聞所謀,或知號令,瀉漏於外,使敵知悉,此為奸軍,犯者斬。第十二條,觀寇不審,探報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此為誤軍,犯者斬。第十三條,出越行伍,攙前越後,高聲喧嘩,不遵訓戒,此為濫軍,犯者斬。第十四條,托傷詐病,扶傷假死,因而逃避,以避征伐,此為詐軍,犯者斬。」

這十四條嚴明的軍紀,是管照陽仿照他心中最崇拜的無雙國士韓信的治軍軍紀,漢初的江山,幾乎都是靠韓信一個人打下來的,而每戰必勝的韓信治軍之所以成功,就是靠著如此嚴明的軍紀才得以成功。

而在場的唐軍降將李神通、侯君集、段志玄幾乎都傻了眼,他們沒想到夏軍的軍紀如此嚴格,但是,正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誰叫自己是敗軍之將,且管照陽對他們也算有情有義,所以當下當然只有服從。

單剛非接著說:「軍紀十四條言明了,現在開始練兵。」

「部隊注意!樹旗則立,旗偃則伏,令旗向左則全軍向左進軍,令旗向右則全軍向右進軍。」

於是,單剛非將令旗樹起,只見二萬人的部隊頓時全都起立,接著他將令旗向左,二萬人的部隊全然向左進軍。

二萬人同時進軍的腳步聲是非常震憾,此時,單剛非突地將令旗偃下,只見本來隆隆作響的腳步聲突然消失,二萬人的部隊瞬間蹲下。

單剛非滿意的點點頭,其餘練兵台上的幾位將領包括謝菲菲在內,都對單剛非的治軍很是讚賞。

單剛非接著說:「聞鼓則進,鳴金則止。」

於是單剛非將軍示意傳令兵開始擊鼓,頃刻間,二萬人的部隊開始進軍,震撼的腳步聲再加上殺聲震天,這是攻擊發起的鼓聲後的進軍,目的是訓練兵士聽到鼓聲就直覺反應的進軍,發動攻擊,突地,噹!噹!噹!以三聲為一單位連續敲擊三個單位,這是為了避免軍士攻擊時太過投入而沒聽到,所以連續敲三單位,只見傳令兵敲擊鳴金的退兵信號,隊伍便開始由前軍井然有序的分成兩邊,分向左右兩側緩緩的轉向後方退兵,然後再由中軍退兵,最後由後軍壓陣一刻鐘,然後緩慢退兵。」

單剛非說:「各位弟兄作的很好,現在開始演練陣形,由謝菲菲大將,以及李神通、侯君集、段志玄中將軍各領五千人依序演練攻擊時的衝陣,以及防守時的圓陣...。」

夏軍管照陽部始終深信,練兵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單調而沒有捷徑,也只有這樣每天的練兵,才能慢慢的累積軍力。

********************************************************

此刻,在洛陽城的街上,王世充被押到西市準備問斬,週遭圍滿看熱鬧的百姓,而這些人,在幾個月前還被這個待斬之人統治過,但他們大都不喜歡他,原因無它,因為他也算變相的弒君篡位,而此次行刑的監斬官是李世勣。

李世勣問了王世充一句:「王世充!你還有什麼話要說,本將念你曾經是一方領袖,如果你有什麼心願,我能夠做的到就幫你,也算是你最後的心願。」

王世充靜默了一會兒,淡然地說:「身逢亂世,大丈夫提三尺劍做一番大事業,無奈沒有天命,我雖失敗,但也算不枉此生,我也算是有稱帝一回了,心願…,哈哈哈!成王敗寇,還有什麼好說的,來吧!李世勣,給我一個痛快吧!」

 李世勣暗暗的嘆了一聲幾乎聽不到的無奈,也許是同樣身為亂世男兒的一種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慨吧!

突地把問斬令一擲,「行刑!」

劊子手手起刀落,西風吹起,捲起片片枯葉,這位曾經在隋末佔有一方勢力的梟雄就這樣走完他的一生。

洛陽城內,秦王李世民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及杜如誨討論國事,秦王李世民首先說:「諸位!如今王世充已死,那麼我們也消除了他的殘餘勢力想和夏軍聯盟的最後一絲可能。」

長孫無忌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後說:「秦王!如今皇上及太子都在夏軍管照陽部手上,還有秦王的家人也在他們手上,如今我有三策,無忌願提供給秦王考慮看看。」

秦王李世民一聽,很有興趣的說:「三策?那三策?說來聽聽。」

長孫無忌緩緩地說:「在下有上、中、下三策,下策乃以竇建德來換取皇上、太子及秦王的家眷歸來。」

「那中策呢?」李世民接著問。

「中策乃提出以竇建德來換取皇上、太子及秦王的家屬的同時,發動奇襲,出動我軍在洛陽的精銳,攻取長安。」

李世民還在思考長孫無忌的中策是否可行的同時,長孫無忌已接著說:「至於上策…,在下要說之前,請秦王先恕臣無罪。」

秦王李世民說:「上策是何?說,本王恕你無罪。」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的說:「殺了竇建德!」

長孫無忌話一出口,在坐三人皆大驚失色。

杜如誨急說:「無忌!若殺了竇建德,管照陽豈會放了皇上及太子?」

長孫無忌聽完杜如誨的話,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

房玄齡愣了一下說:「無忌!這有何可笑?」

長孫無忌看了秦王李世民、杜如誨、房玄齡一眼,然後小聲的說:「殺了竇建德,管照陽表面上當然會一付如喪考妣的樣子,但是,我相信他心裏會欣喜,因為再來就是他當主子的時候,而他礙於夏軍部屬及世人的看法,當然也不會放過皇上及太子。」

此時,其餘三人面面相覷,有些不知長孫的話意。

長孫無忌接著說:「無忌想問秦王一件事。」

秦王李世民說:「什麼事?」

「如果皇上及太子都不在了,誰來繼承大典?」長孫無忌淡然地說。

秦王李世民默然。很難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麼?或許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這些問題,也或許他早已想了千百萬次;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絕大多數的英雄,如果有能力又有機會,誰會不想在亂世稱王甚至稱帝?

長孫無忌接著說:「滿天下的人都知道唐朝的天下幾乎是秦王打下來的,而秦王打下來的天下,在皇上百年之後,會由誰統治這些江山?當然不是秦王,為什麼呢?因為太子不是秦王。」

於是,空氣在長孫無忌的話語後凝結,四人靜默了良久,房玄齡打破了沉默說:「在下…覺得無忌的話有道理,我贊成他的上策。」

在房玄齡說完話後,杜如誨也開口了,「秦王,就如同無忌所說,唐朝的天下幾乎是秦王打下來,秦王不論是文治武功都在太子之上,且秦王的胸懷及謀略,放眼過往歷史,也難有出其右的第二人,但如此優秀的秦王卻不可能統治天下,因為在您的前面永遠都有一個人,那就是太子李建成;臣建議秦王要把握此上天賜予的機會,創下不朽之業。」

秦王李世民聽完三人的建議後,怒曰:「你們這是什麼餿主意?我看你們分明在陷我於不義,如果我殺了竇建德,世人會怎麼說?李世民想當皇帝想瘋了,所以殺竇建德藉以借刀殺人除掉皇上及太子。」

此時,長孫無忌開口了,「那如果世人都以為竇建德不是死於秦王之手,而是意外死於他人之手呢?還會怪罪秦王嗎?」

秦王李世民愣了一下說:「什麼意思?」

長孫無忌湊到秦王李世民耳朵非常小聲地說:「……」,其餘兩人也靠過來仔細聽。

長孫無忌出了一個高超的計謀,在亂世,帶兵打戰目的在打天下,出謀畫策目的同樣也是在打天下,不論是何?目的是只要能戰勝敵人即可。

(筆者的話: 唐軍終於出招了, 且看管照陽如何接招?他是否能力挽大廈將傾的夏軍?請期待越來越精彩的《回到隋末》第十八回。)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u169&aid=6938839

 回應文章

自由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各位讀者
2012/10/14 00:08

唐軍終於出招了 ,  且看管照陽如何接招?

請期待越來越精彩的 回到隋末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