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2 10:38:29瀏覽1131|回應9|推薦49 | |
[照片取自網路] 每個旅程﹐初次上路﹐都不知前景如何。即使有人先去過﹐給予資料﹐仍然只能作參考。 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雖然基督徒知道是神掌管﹐但從人的層面看過去﹐每往前踏一步﹐仍然是面對一個又一個未知。 要等到自己行過﹐回首﹐才看出一些路標 (sign) 的出現和設置﹐所給予的指引用意。 小兒子去年五月﹐茫然無頭緒時﹐當然無法預知今年八月﹐他會坐在一個醫學院的課堂裡學習。 待回頭看去﹐才發現當時不以為意的一句話﹐一件事﹐其實都有「指標」的性質。 高中時﹐安達先生的話﹔大學時﹐與學長創辦的公益社團﹔退選又重修的有機化學課﹐禁食禱告後的決定考試﹐朋友介紹的DO醫生﹐醫院復健中心的工作﹐PT的忠告等等﹐分開來看﹐似乎無什意義﹔串連起來﹐才看出其關聯。 看來那些「巧合」、或是及時出現的人與事﹐為的是要讓他知道﹐這條路可以繼續行下去。 臨行前幾天﹐我問他面對前面的挑戰﹐心情如何。 他說有點害怕 (a little bit scary!) 我說寧可你戒慎恐懼﹐虛心認真﹔好過你躊躇滿志﹐自以為行。 我也問他是否還記得大學畢業典禮那天的情況。 他說﹕Ya! I was so tired then. I just wanted to run away (記得﹗我那時好累﹐只想逃開。) 「Will you do it again when you face new obstacle or difficulty?」(如果你再遇到攔阻或是困難﹐會不會又跑開﹖) 「I hope not!」 「那麼這一年來﹐你學到什麼﹐可以幫助你避免重蹈覆轍﹖」 他說凡事﹐不管多小的事﹐都要先禱告﹐並等候神的指引。 說來簡單﹐實屬難作﹐尤其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等候﹐其實不容易。 聖經的字句只是三言兩語﹕尋找﹐就尋見﹔ 叩門﹐就給開門﹔祈求的就得著。 但是﹐不知道所尋的何時出現﹐閉著的門何時開啟﹐要得著的如何臨到﹔尋找、叩門、祈求的過程﹐也就是等候的時刻。 然而﹐等候裡也必須帶著相信和仰望。要信賴將人生奧秘事展開﹐讓我們去經歷的神﹐不會誤事﹐也不會誤時。 並且仰望祂的愛和力量﹐來安定被焦急和憂煩催逼﹐而蠢蠢欲動的身心。 這一年多﹐外在的境遇顯出小兒子的實際本質﹐讓他看到自己不能逃避﹐該作的改變﹔也因此體會出勇敢應對之後的成長和自由。 是的﹐我看到他的冷靜﹐不再是過去那種退縮和膽怯﹔而是有定力的安詳與坦然。 復健中心開到晚上七點﹐一週有幾個晚上﹐小兒子負責收拾善後和關門﹐無法和我們共進晚餐。 可是我注意到﹐小兒子若是晚回家﹐吃過晚飯後﹐他會去到我們臥房。先生那時也梳洗完﹐坐在臥室的桌前閱讀。 只見他悠閑的往床上一躺﹐和他父親天南海北的談著。有時聊白天工作遇見的趣事﹐有時是詢問父親對一些事情的看法。 我總是避開﹐讓他們父子共享那時光。 父親因兒子的坦誠和提問﹐不再拘泥﹐執意戴著長輩的面具。 兒子因聆聽父親的分享﹐知道第一代移民的艱辛﹐更能理解父母在一些事件為何有那樣的抉擇。 當然﹐幫助他成長的﹐還有我們教會的青少年牧師Bobby。 小兒子在高中時﹐剛大學畢業的Bobby是少年的輔導。兒子上了大學﹐Bobby結婚﹐成為牧師﹐兩人還是時有聯絡。寒暑假回家﹐兒子一貫去少年團契幫忙。這一年﹐每個月﹐Bobby總會有幾次邀兒子共進早餐﹐分享生活心得﹐介紹好書等﹐繼續培訓他。 兒子同時也繼續培訓他還在大學的學弟Andrew。這個他帶領三年的學弟﹐今年五月畢業前﹐告訴兒子﹐他決定參加學園團契(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的服事﹐留在學校一年﹐照顧新生。 基督裡的生命﹐藉著他們的友誼傳承﹐弟兄和睦﹐何等美好。 也因此﹐這個旅程﹐看似好像是小兒子的﹐其實也讓他周遭的人一起經歷、參與、觀看和感謝神的作為。 旅途上﹐彼此砥勵﹐互相勸勉﹐共同扶持。 無人是孤島﹐在神的國度裡﹐尤其如此。 [全文完]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