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6 05:09:27瀏覽1834|回應8|推薦52 | |
三個工作(復健中心、兩個球賽裁判) 的時間幾乎等於一份全職工了。 十月考完GRE﹐小兒子也著手研究所(物理治療)的申請。 小兒子不善寫作﹐申請學校需要的自傳性文章﹐讓他寫的哎哼連連。 物理治療的還比較容易﹐畢竟他已每天在那個環境工作﹐稍微有些經歷。 醫學院方面﹐雖然也有見習過﹐但有些問題則是激發他更深的自我省察。 除了各學校有其特別的問題外﹐還有類似的題目﹐不外乎為什麼要學醫﹐什麼經歷促成這樣的選擇﹐學習過程最難忘的事件﹐遇見挑戰如何應付﹐個性有什麼優缺點等等。 他的一個同學寫起來洋洋灑灑。 提到祖母患失憶症﹐逐漸惡化的過程﹐帶給家人親友的衝擊﹔母親罹患乳癌﹐勇敢抗癌的經過﹔還有外祖父突然中風﹐給家人措手不及的震撼。 這些進出醫院﹐看盡為病掙扎﹐人間痛苦的經歷﹔加上他自己和教會到牙買加宣道﹐在一個醫療站幫忙的感想。讀起來真是感人肺腑﹐看得出他學醫的決心不是朝夕形成。 小兒子很氣餒﹐他覺得自己生活相形之下太平淡﹐無足為道。 他的感慨﹐令我啼笑皆非。 「兒子啊﹗我們家為了維護健康﹐平時飲食均衡﹐注重運動﹐不是比失去健康﹐再苦心追回﹐更好嗎﹖」 「而且﹐阿公阿嬤他們年紀那麼大﹐還注意養生保健﹐使得我們不必為他們的身體擔憂。安康是福﹐這是我非常感謝的。我可不希望為著讓你有資料可寫﹐他們就該生個什麼病的。」 「再者﹐我認為醫生固然是要醫治疾病﹐但﹐更重要的是幫助人得回健康﹐保持健康。你沒有負面的例子可寫﹐但你可以寫正面的。」 他思想又思想﹐寫了大四時﹐和一位職能治療的教授作研究的經過。 那位教授研究的對象是榮民醫院中風後接受復健的病人﹐兒子幫忙她作問卷調查﹐再整理歸納。 兒子寫到對那些病人的憐憫﹐因為他們口齒不清﹐回答問題有時力不從心﹐他必須一再安慰鼓勵他們﹐耐心而反覆詢問﹐以便得出正確資料。 他也簡略寫到與學長和一些朋友合力創辦的社團﹐每年募款幫助非洲一個醫療站買器材的經過。 提到一個十歲的女孩裝了整隻腳的義肢之後﹐寄給他們一張照片﹐她歡欣的笑容﹐讓他們忘卻之前辦活動的辛勞。 我讀了﹐不免好奇﹐他們到底以什麼活動來募款﹖ 他說有時是辦友誼球賽﹐為了多一些學生參加(需要付錢)﹐他們必須四處鼓勵人。當然這更增添他們的忙碌﹐幫忙組隊、安排賽程、準備茶水、作裁判等﹐從事前的開會籌備﹐到比賽結束的收尾﹐往往要兩個多月左右。 有時是無聲拍賣(silent auction)。醫療站會寄來非洲婦女作的手工藝品﹐他們找了場地﹐佈置好﹐讓大家就中意的物品出價(用書寫方式)﹐出價最高的得標。因為是對校內外的人公開舉行﹐事前的宣傳就很重要。 他的文章裡當然沒有寫這麼詳細。但是我聽他娓娓道來﹐心裡是有敬意。 我原來不知道義肢的價格。直到聽一個作復健醫生的朋友談起﹐才知道﹐義肢的工本費其實不高﹐但變成醫療用品出售﹐價格就變得不菲。其它醫療器材想必也是如此。 是什麼促使這些年輕孩子們﹐在忙碌功課之外﹐願意花時間精力﹐屢次去幫助千里外﹐素昧平生的人﹖ 當然他也寫了由於家庭對於身心健康的注重﹐使得他更有心於疾病預防的教導。 針對如何面對挑戰﹐他也誠實寫了﹐大學有些學科修的不理想﹐本想放棄走這條路﹔但是在與家人朋友討論之後﹐決定重修﹐反而有所突破。 他總共申請了2個研究所﹐10個醫學院。接下去﹐就是等候通知了。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