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0 11:30:07瀏覽1074|回應13|推薦66 | |
參與國度性禱告﹐之前我有諸多不願﹐也因此經歷神切身管教。 我對主耶穌說﹕「看﹗我已經有這些、那些的服事了。」說這話的同時﹐不知怎麼的﹐腦海裡馬上浮現馬太福音裡﹐主耶穌嚴肅的指正﹕「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不願的理由﹐表面上﹐是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心裡深處﹐我覺得國度性的禱告﹐必然涉及爭戰﹐而參與屬靈爭戰是危險的﹗我只想安逸的躲藏在我平靜的小窩裡。 然而我寧靜祥和的窩巢開始被攪動。 一向聽話的兒子們忽然變得叛逆。老大陷入一個極大的試探誘惑裡﹐可是他一反常態﹐怎麼也不聽勸﹔也置工作、課業於不顧﹐團契服事﹐更是應付了事﹐與以往判若兩人。 接著溫順的老二﹐在哥哥影響下﹐也開始處處對我們的話語諸多反駮﹐我們覺得他對大學課業不夠認真﹐凡事捨難求易﹐得過且過。他則是覺得我們的思想落伍過時﹐看法、抉擇更是不合美國當代潮流。 總之﹐電話、電郵來往﹐激烈爭吵多於正面溝通。甚至他們回家來過節﹐家裡的氣氛也充滿火爆、緊張﹐是從未有過的。他們離去之後﹐我也疲累的近乎虛脫。 例行的靈修時間﹐我乏力的坐著﹐精神卻無法集中。膝上攤著聖經﹐我心不在焉的讀著﹕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篇127章)。 恍惚裡飄入一個意念﹕你以為個人天地安然無事﹐就可以繼續棲於那個舒適區裡嗎﹖ 我悚然一驚。我圖安逸﹐想避開爭戰﹐爭戰卻不請自來。 主耶穌讓我看到﹐過往﹐我以為孩子們懂事、順服﹐是我們按聖經教化的結果﹔殊不知那是神的保守﹐神的建造。而今﹐背逆的孩子們多麼傷父母的心﹐一如我那漠然、不關己的心態﹐如何令祂難過。 我雖懊悔而認罪﹐兒子們的情況並沒有好轉。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許多基督徒父母了解這一點﹐也盡心 照管這份產業。 那麼身為母親﹐為孩子禱告﹐豈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每次要為他們禱告﹐靈裡面就好像有個禁止。 逐漸﹐我意識到﹐主耶穌要我在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立下清楚界限。他們已經長大了﹐過了十八歲﹐算是法定的成年人了。但﹐對於一個母親﹐就算是成年﹐永是那個曾經懷胎、生產、乳養、照顧的孩子﹐那之間的聯結﹐豈是說要切割﹐就作得到的﹖ 我看著孩子們不聽勸﹐往黑暗的滑地行去﹐按他們的自由意志﹐選擇墮落。而主耶穌不要我拉住他們﹐反要我放手﹐把他們交回給祂﹕他們生命的真正擁有者。 我感覺到面對的爭戰﹐有兩個層面。一個是黑暗的權勢﹐要擄掠我的兒子們﹔那是我無力招架的。一個是自己看為寶貴的﹕作母親的權利﹐要衷心獻出﹔那是我不願放棄的。而我體會﹐後面的那一個是主耶穌要我專注對付的。 未婚時﹐曾讀「我成了一臺戲」那本書。作者提到不要以先生、孩子為自己生命的支柱。婚後﹐我一直小心持守這個教導。作者另一個生命經歷引導她﹐必須學著「把對這些人的權利放棄。」那是個更深的功課。我當時讀了﹐覺得很有道理﹐但未能全然體會。 到那時﹐我恍然有些理解了。 那同時﹐我也讀到另一本書﹕「祭壇上的以撒」(When I Lay My Isaac Down, by Carol Kent)。作者的獨生兒子犯了衝動而悲劇性的錯誤﹐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她和先生如何從這過程中﹐學習持守對神的信心。 由此﹐讓我再三思想到聖經裡的以撒﹐亞伯拉罕獻以撒的那段經文(創世記22章) 。他與以撒走向摩利亞山﹐上去和下來﹐獻以撒的前後﹐對亞伯拉罕有什麼不同﹖ 那幾個月﹐我掙扎著。思忖﹐有多少父母﹐走過這條往摩利亞山的路﹖我真想聽他們的故事。 我的身體不適﹐咳嗽﹐睡不好﹐可是醫生查不出有什麼病毒細菌。 最後﹐我決定走向我的摩利亞山。那過程﹐我知道﹐亞伯拉罕獻出去的﹐不只是以撒﹐還有作父親的權利。即使領回了以撒﹐那個已立的界限卻是不會再抹煞了。 交出作母親的權利﹐我原以為過後會很難受﹐很失落。沒想到﹐卻把我帶入一個意想不到的自由。好像一個揹負許久的擔子被解下了。我裡面一些屬天然性情的為母之愛被釘死了﹐那種會陷入自私與霸佔﹐抓住與把持的性向被清除了。 我與孩子們聯絡﹐再看到他們時﹐感覺好像主耶穌透過我﹐去愛他們。那種愛﹐那麼寬廣﹐深雋﹐卻無一點強制、牽掛的拉扯。 我的放棄﹐也拉近我去體會﹐天父為著我們這些依從自由意志﹐順黑暗權勢而行的人﹐讓祂的獨生子成為永恆的挽回祭時﹐祂﹐也是放開為父的權利。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