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8 23:31:54瀏覽902|回應5|推薦13 | |
臺灣政府此次開放更多種類的美國牛肉,造成很大的爭議,不但反對黨趁機大肆批評,連執政黨內也有高分貝的反對聲浪。開放這些肉品進口,是國際貿易的一環。臺灣要走出孤立,就要進行廣泛的國際參與。國際交流,講求的是互惠。貿易談判,有兩個主要決定因素: 1.說理:是非對錯,以理服人。 2.國力:如果不願講理,那就要看國際角力後的輸贏了。 從科學的角度,美國牛肉沒有問題,至少主流科學界,包括WTO及OIE的專家,都認為這次開放的肉品無安全顧慮。 在說理上,臺灣無法從科學的角度提出美國牛肉不能吃的理由。媒體上有不同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對此次開放的部分肉品(絞肉,內臟)的風險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都可以參考,但是這些人士都不是國際主流科學界認定的肉品安全的權威人士。批評者可以說不相信這些WTO或OIE的報告,但是臺灣要能提出讓國際信服的反面數據。臺灣不能一方面喊要擴大國際參與,另一方面卻不想遵守參與的逰戲規則。比方說,臺灣不能要求參加一個國際籃球比賽,到了賽場,看到他國球員身高的優勢,卻又嚷著規則是為西方人的體形定的。 在國力上,臺灣在貿易,國際關係,及國防上要美國協助與合作的地方很多。臺灣不能一直抱著義和團的心態。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形態,而美國是臺灣的最大出口國。受國際孤立的臺灣,在爭取國際能見度時,美國的支持有很大的加分作用。而在臺海的終極結局(統一,獨立,或是其他的政治結構)還沒達到之前,美國還是臺灣國防武力的重要來源。這些因素都表明臺美正面積極關係是符合臺灣全體利益的。如果臺灣反對這些肉品進口的唯一理由是,即使百億千億分之一的幾率,臺灣人民還是無法接受,那美國就不得不考慮臺灣是否為可以誠信交往的對象。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美國人不吃牛內臟,美國人把他們不吃的賣給臺灣。這也以偏蓋全,美國人及歐洲人,吃很多處理過的肉 (processed meat), 有些這類肉品也會參入內臟(肝,腎等)。其中之一是Liverwurst。 Liverwurst 是參入豬肝,牛肝,或羊肝的肉泥,在這提供一兩個參考網頁: http://www.grasslandbeef.com/Detail.bok?no=821 http://www.wisteme.com/question.view?targetAction=viewQuestionTab&id=4401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