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4 13:49:05瀏覽3885|回應4|推薦4 | |
孔子是否曾經問禮老子,自古以來爭論不休,近代因為研究方法的進步,從中國學者如錢穆到日本漢學家如楠山春林,都認為孔子問禮老聃是一個誤傳,甚至懷疑歷史上是否有老聃其人,而老子乙書可能是集體創作,成書年代不會早於戰國晚期,甚至可能是漢初治「黃老」之學的學者集體創作。 史料裡有關老子的記載值得研究者如下: 一、論語: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 老彭是誰?或曰老彭是殷賢大夫,或曰老彭是指老聃、彭祖兩個人。,錢穆認為前說較可信。此外論語一書再也不見有關老子的記載。 二、史記:史記老子傳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之守藏之史,孔子曾問禮於老聃,去周授關令尹喜道德經,莫之所終,最後太史公又在老子傳中提到老萊子及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太吏儋最後說:「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司馬遷對老子究竟是誰也頗有疑惑。 三、禮記曾子問:在禮記曾子問篇中有四則孔子曰回答曾子,問題時提到「吾聞諸老聃」,四則都是狠有關喪禮的問題。第二則內容很有趣,孔子跟老聃見習喪禮碰到日蝕,老聃告訴孔子「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返,而後行禮也。據學者考據禮記一書出現很晚,不會早於戰國末期,很可能是漢初作品,有關曾子問的記載並不可信。 從曾子問的內容來看,與老子的思想絕不相合,老子是反對俗世禮儀的,老子道德經中有「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三十八章),這種論調不但可以否定孔子問禮老子乙事,同時也足以令人懷疑老子曾經做過周朝「柱下史」或「守藏之史」,一個曾經掌管政府史籍的公務人員會產生反對禮儀,反對道德甚至反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思想是不可思議的事。 四莊子:莊子書中提到有關老子、孔子的記載更不可信,誰都知道莊子乙書大多是寓言故事,託古人編故事來闡述自己的觀念,其中有關史事的部份最不可信。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證明以下幾點: 一、老子其人身份不詳,或有其人,但在活的時候是小人物,名不見經傳,所以在論語、左傳等可靠典籍中未見其名。 二、老子乙書晚出,很可能是集體創作。 三、孔子問禮於老子乙事純屬捏造。 在古代假借古人名義,著書立說是很平常的事,一方面發揚某派學說,一方面謊稱自己發現古籍以揚名當世。對於古籍的辨偽,清朝大學者崔述用功最勤,成績也最可觀,崔述發明了一套辨偽的方法,除了直接證據外,崔述更重視從思想脈絡來辨真偽,如從思想脈絡來追索,非但禮記曾子問是捏造,史記中老子列傳中老子對孔子的批評,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其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苦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色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聽了老子的話,告訴弟子「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坎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這段記載絕不可靠。 崔述也懷疑孔子問禮於老子乙事,因為此事不見經傳,崔述並認為是揚子「說者託諸老聃以詘孔子」。 假如從思想脈絡來分析,史記有關孔子問禮的記載問題可大了。 一、老子對孔子的指責合理嗎?驕氣、多欲、態色、淫志,難道真的是孔子的缺點嗎?孔子如果這麼欠缺點還配稱聖人嗎? 二、假如孔子接受老子的指責,那麼孔子為什麼自許為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鬥士呢?孔子對顏回的讚美、對自己的期許不是都出現了大矛盾了嗎? 三、假如孔子的性格行為是驕氣多欲,那麼論語中孔子謙和、好學、尚檢的面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四、老子的批評卑之無甚高論,以孔子的聰明練達,不可能對老子的話佩服得五體投地,稱老子「其猶龍耶」。 五、孔子讚美老子的這番話,其語言方式絕非春秋戰國時代孔子論語時代的說話方式,這也是崔述常用的考古方法之一,由此證明孔子從未問禮於老聃的說法是有說服力的。 春秋時代的人有春秋時代的語言、文字特色,戰國有戰國的特色,孔子不可能用漢朝的老子的說話方式讚美老子。 假如孔子問禮於老聃並無其事,那麼禮記一書又晚於老子,老子之徒與孔子之徒捏造歷史的目的又在那裡呢?我認為孔老之間的關係是孔子顯名較早,老子之徒捏造歷史眨孔揚老,老子出名以後,孔門弟子又捏造出一個合於儒家思想的老聃來裝點儒家門面。 孔老之間的關係只不過是孔門弟子與老子弟子互相利用捏造出來的謠言。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