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選擇: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
2006/09/28 23:31:47瀏覽978|回應0|推薦2

節錄自《河南大學學報》張如法

在中國,「要素」一詞是近代以來才產生並使用的。但在古代,「要」字已有要點、要領、綱要、關鍵的義,而「素」字則有始與末的義。「要素」的現代詞典意義,常指構成事物的必要的原質(因素、成分)。那麼,什麼是編輯的要素呢?除了編輯活動的對象──作者的作品稿,和編輯活動的直接目的──以供複製或其他形式傳播外,世界上的學者指出了整理、加工、組織、審讀、編選、採錄、收集、纂修、選題、設計、選擇、企劃等多種多樣的構成成分。這其中有些專案是重疊的(角度不同而使名稱有異),有些專案則為編與創共用──本文不準備討論這兩個問題,本文要討論的是究竟什麼才是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筆者採用反證與正證相結合的方法,來論述「選擇: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這個論題。

加工整理不是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
中國的《辭源》(修訂本)將「輯」定義為「收集材料,整理成書」。《現代漢語詞典》界定為「對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蘇聯《圖書學詞典》解釋為「編輯人員(通常同作者在一起)對原稿進行創造性加工,目的在於提高其思想、政治、科學與文字品質,為印刷出版作準備」。台灣三民書局《學典》《新辭典》解釋為「蒐集、收集,如編輯」。《新華字典》1. 各種來源的書面材料或專案經加工彙編成一個檔或一冊,彙編成一套檔或叢書辭之輯也。──《詩‧大雅‧板》輯黃花岡烈士事略。──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整修,補合。如:輯理(料理);輯治(整頓治理);輯褫(輯補修治);3. 又如:輯佚書(輯集佚書。又指已經亡佚的古書,被後人從其他各種書籍中收集起來那些引用過的句子,然後儘量按原書整理成一個輯本);輯略(漢劉歆所撰七略之一。是一篇論述當時已出版的群書及學術源流的提要);輯佚(輯錄散佚的有關資料);輯刊(編集刻印)4. 整套書籍、資料等按內容或發表先後次序分成的各個部分。如:第二輯;5. 輯,合材為車,咸相得謂之輯。──《六書故如此等等。這些看法都將加工整理視為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或唯一原質。

毋庸置疑,加工整理(俗稱編輯的「案頭工作」)對於出版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大眾傳播品質的提高,的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錯不成書、報、刊」的現象的產生,就與編輯缺乏高素質及其加工整理工作不認真、不科學密切相關。以工作時間而論,特別是古代的編輯,花在加工整理方面的工夫,則是大量的,十分瑣細、艱辛的。

但是,加工整理仍然不能成為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理由如下:
1.加工整理只能適當提高,而不能改變原稿的品質。加工整理是在作品稿的基礎上,對其作文字上和內容上(後者須經作者許可)的修改和刪節。這顯然是個別的、局部的變更,而不是作品稿的全局的、整體的大變樣。否則,就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或者,編輯也成了一個創作者(在作品稿原作者的同意下)。人們常用「錦上添花」來形容編輯的加工整理工作,但其前提是作品稿必須是「錦」而不是劣質品,這才能使美好的作者作品更加美好。現實生活中,再高明的編輯也無法透過加工整理活動而「點石成金」。所以,曾擔任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 1888-1953)、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等責任編輯的出版大師薩克斯康明斯,斷然否決了一部糟糕書稿的作者期望讓此書稿進入加工整理程序,而後獲得出版的請求。他寫信給請其審閱這部書稿的人說:「我提不出有任何一位編輯(隨便他是活著的還是死了的)能夠創造奇蹟,把作者的內心反省和一些鬆散的閒文變成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編輯是必須把書稿一讀到底的,但是沒有辦法迫使買書的人也這麼辦。請務必相信我,如果我有任何辦法可以挽救這部書的手稿,那麼我就會明確地說出來,並且詳細地告訴你,哪些章節哪些措詞該如何改動。但是不幸得很,我確信,這部小說是無法挽救的。」 [1]p.185)這就是說,當作品稿本身缺少一定的品質基礎或達不到一定的品質標準時,編輯是不可能透過加工整理來創造出奇蹟的;如果讓這樣的作品去複製傳播,必然是對讀者、對社會不負責任的。所以,在編輯加工整理工作的前,首先也是更重要的,是必須透過審讀來選擇出具有一定品質水準的,並在其他方面符合傳媒要求的作品稿,這是把住品質關的最主要的關鍵所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否定加工整理是編輯要素的首要或唯一原質的論斷,而把選擇推崇至首要(決不是唯一的)地位。美國的編輯大師馬克斯柏金斯把作者的作品稿與讀者、傳媒最可能出現的主要矛盾歸結為品質如何和是否切題這兩項,而認為只有透過「出版人」的「選擇」工作才能解決矛盾。他是這樣形象化地說明這個道理的:「出版界的理想是要提供一個講壇,各界人士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不管他們的目的是進行說教,還是提供消遣,還是製造恐怖……然而,還是存在著某些品質和切題規則的,這些只有透過某種選擇才能確定,而代表廣大人類的出版人正是試圖來從事這種工作的──當然會犯許多錯誤。」[2]P.578-579)在柏金斯的眼裡,編輯工作者就是從事選擇工作的人。這裡,要附帶說一下,一些編輯在加工整理稿件時,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有些是必要的,是敬業的表現,但也有許多是自討苦吃,是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的。倘若編輯選擇準了作者,選擇好了稿件,那麼,後期的必要的加工整理活動應該是比較快速和順利的。編輯因不恰當的加工整理活動,常會引起與作者的矛盾。嚴重的會侵犯作者的著作權,輕的也容易損害作品稿原來的一些特色或某些面貌。即使編輯的修改與刪節是完全合理並被作者允許及首肯的,但如果紅筆塗改成片,人們當然會提出疑問:編輯,你對作者及作品的選擇是否下過功夫?他或它是否是最合適的?是否是不得已而為的?---------------------------------------------------------
[1]【美】多羅西‧康明斯《編者與作者之間──薩克斯康明斯的編輯藝術》?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
[2]【美】A.史科特伯格《天才的編輯》?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2.創作與編輯不同,某些創作當以「收集」與「整理」的面貌出現時,加工整理就成為此種創作活動的最主要環節,而編輯活動中的加工整理則不能不退居於與選擇相對而言的次要位置。關於中國古代的「編纂」(「編撰」)究竟屬於編輯活動還是創作活動的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需要具體分析。

古籍版本的考訂、校讎、增補、修正、注釋等,辭書類的編修,文藝作品中的集民間故事傳說、歷代創作的大成而編撰者(如弘治本《三國演義》就題作「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雖然也有個對材料的選擇問題,但對「成書」的品質產生最關鍵性作用的是加工整理:或是對材料加工整理、融會貫通後成為一種完全不同於材料選編類的新的精神創造產品,或雖保留原始材料的面貌或基本面貌但經過加工整理使增、刪、注、訂成為新的精神產品的可以獨立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是像編輯的個別修改完全融入作者的作品的中)。梁蕭統編纂的《文選》,似乎不太好確定其是編輯成果還是著述成果,但《文選》仍然可算是編輯成果:《文選》是前代作品的選集,保留了材料的完整全貌,蕭統的加工整理僅限於「凡次文的體,各以彙聚。詩賦體既不一,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可能還有些考訂,但對全部活動產生最關鍵作用的是蕭統的選擇,用「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標準,從七、八百年的眾多作品中選擇了大體比較精的文學作品,對後代影響至深。

現代的報紙、雜誌也好像是某種作品「選集」,關鍵也在於編輯的選擇。也許正因為著述活動與編輯活動在某些方面有類似和交叉的方面,所以一些學者首肯「收集材料,整理成書」為「編輯」概念的定義。也許古代可供編輯選擇的作品稿不是很豐富,所以人們更多注意到加工整理的重要性。但上文業已指出,即使在古代,選擇之於編輯也是最關鍵的活動。而到了近現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教育的普及,文化市場的繁榮,作者的作品稿的蜂擁而至,讀者精神需求的不斷豐富與提高,專職編輯的產生,那麼,選擇之於編輯活動的關鍵性則益發顯露。美國雙日出版公司總編輯麥考密克(McCormick)對補教圖書出版課程的學生如此說:「編輯工作……今非昔比。過去主要改改拼寫和標點,現在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該出版什麼,如何才能拉到稿件,如何贏得最多的讀者。……所有這些,馬克斯柏金斯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文學判斷力有著獨到的和非凡的敏銳;他那激發作者創作出最佳作品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毫無疑問,在現代的出版界,加工整理的地位更加下降(但決不能忽視其作用),選擇的地位更加上升,組稿成為一個新課題。但是,選擇與現代編輯的其他活動相比,特別是與時髦流行的企劃活動相比,是否仍是最主要的呢?

企劃也不是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
企劃是市場當紅的寵兒。包括物質與精神生產的所有生產領域內,企劃成為生產者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和付諸的實踐最多的一種行動。《現代漢語詞典》對其釋義為「籌畫;謀劃」。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是以顧客為上的經濟。沒有企劃,顯然難以在競爭中取勝,難以贏得顧客的青睞,難於獲得好效益。於是大眾傳播界,也迅速盛行「企劃」一詞,影響到編輯學界,『企劃』一詞出現的頻率遠遠高於『選擇』。這一有趣的現象,表明了編輯工作者主體意識的更加覺醒,也表明了人們對編輯工作者主體創造精神的日益重視和普遍認同。」

編輯企劃的釋義與界定
有些學者認為組稿編輯就是企劃編輯。實際上,組稿只是企劃編輯的一部分工作內容。但若把組稿看做是編輯企劃的中心,那麼,這種企劃不能成為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組稿雖然改變了編輯「等米下鍋」的局面而為「找米下鍋」,主動又積極,擴大了稿源,更容易符合媒介的意圖與標準,在好作者、好作品或適時的作品就是有號召力的旗幟,就是效益,媒介唯恐爭搶不到的情況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組稿不能盲目組稿,它必須根據媒介慎重確定的目標、方向或選題計畫來進行組稿活動。所以,組稿也就不可能越過前者而成為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

不過,把組稿看做是企劃的中心環節的看法很快就被否定了。目前比較流行的是「企劃編輯」的企劃與「選題企劃」的企劃這兩種對「企劃」的界定。

1992年末、1993年初,上海等地出現了企劃編輯的身影。他們首先是企劃選題,但又遠遠不限於企劃選題,還要對編輯的全過程進行策略性的企劃。這來源於西方的企劃編輯的設立,所以我們還是直接看看西方的企劃編輯在做些什麼。1999122 日的《新聞出版報》登載了馮小竹的文章《訪美歸來──美國出版企業編輯述評》,其中說:「在美國的出版社裡,編輯常分為三種,即企劃編輯、責任編輯和生產編輯。其中企劃編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劃編輯在書的製作和生產過程中扮演著『生產經理』的角色,是出版社的核心,統領著出版和其他各項業務。企劃編輯的首要任務就是向各方面提出目標,並作出決策。同時,還要分析圖書市場,預測應出哪些新書,然後……組稿,簽合約……」文章轉述美國西南大學出版社一些企劃編輯的經驗談,認為企劃編輯應具備下述四種素質:1) 能簽合約──意味著企劃編輯要盡可能多地結識新作者;2) 能發行創收──負責發行,銷售應達到創利的數目;能運作資金並能核算成本;3) 掌握四種技能──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人際協調能力、創造團隊精神能力。從上述的美國企劃編輯的任務與素質來看,這種企劃編輯的活動的確影響著出版社的命運與前途,不僅是編輯過程也是整個出版過程的核心。名為企劃編輯,實際上他的活動已遠遠超出「企劃」的範圍,模糊了出版社傳統的分工,或者換句話說,企劃編輯「企劃」了編輯與出版的方向目標、新書目錄,「企劃」了如何贏得新作者、簽好合約,「企劃」如何發行創收,如何能以最合理、有效地運作資金,如何能組織一班人馬來完成編輯出版目標,等等。但這種「企劃」顯然與我們所要討論的作為編輯要素的「企劃」不是一回事,對編輯的選擇來說,不具有可比性。

值得一談的是把編輯企劃主要限定在選題企劃上的見解,這種狹義的企劃與主要限定在審稿選擇上的選擇究竟哪個是編輯要素中的首要原質呢?

「編輯活動基本的客觀規律是對科學文化成果的選擇和加工。」「企劃是對選題和創作意向的選擇。對書稿的審讀也是選擇,是對既成書稿的選擇。」(中國編輯學會會長劉杲:《編輯學刊》1998年第5 期〈遵循編輯活動的客觀規律〉)。

編輯企劃的確很重要,也的確是編輯主體創造精神的一種表現。但由此而貶低甚至抹煞編輯選擇的主觀能動作用,認為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就大錯特錯了。選擇本身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活動,與企劃一樣,發揮得好壞是另一回事。單就創新作用來說,例如編輯透過選擇作者作品構成一個新的整體(出版社的整個出版成果,一份報紙,一本期刊、一本書),與其說是顯示了作者們的特色,不如說是顯示了編輯的眼光,借作者的文章或書寄寓了編輯自己的意見,潛移默化地深深影響了讀者對世界某人某事某種現象的看法;又如產生關鍵作用的新聞編輯部的新聞作品選擇,常能助創出新的輿論,產生到議題設置的作用;再如傑出的文學編輯、學術編輯透過卓有成效的選擇是可以有助創出新的流派的,等等。

選題企劃與審稿選擇
1.選題企劃只是一種計畫與設想,它再好,再美滿,也必須落實到作品稿上。精神產品的最權威的鑑定人是受眾,但毫無疑問,在編輯工作流程上必須以最關鍵的審讀選擇關,來檢驗選題企劃是否合理、科學,有否嚴重失誤,以及實際彌補選題企劃的不足。如果把選題企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把審讀選擇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那麼在媒介內部就難以避免與實際脫節的、品質不高的、人為炒製的作品稿的順利流通了。這類選題企劃決定了的而沒有認真審讀把關的作品,出版或用其他形式傳播的後,就更會造成浪費或失誤。

選題企劃能為審讀選擇,提供更為廣闊、更為優化的選擇對象。但這是可能性,並不就是現實性。審讀選擇才是面對現實性的東西,而進行實際的擇優。同時是一種實際的汰劣或者捨棄不符合媒介及社會此時此地標準與需求的東西的活動。

2.真正是編輯選題企劃得來的作品稿只是一部分,大量的作者自投稿需要披沙揀金。雖作者投稿不被採用率要遠遠高於物質生產企業的,但一是存在著不是選題企劃所能獲得的自然純真、厚積薄發及與社會實際聯繫更為天成的優質稿,二是不管多不成熟、多難以卒讀的作品稿編輯都有義務對作者負責、尊重作者努力而加以審讀,所以編輯的這種選擇──把關工作也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決不可等閒視的。

3.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流程來說,其必要的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編輯的選題企劃與審讀選擇都是編輯活動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體育等競賽上有並列第一的說法,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則不可能並列。選題企劃的程序在前,審讀選擇的程序在後。但前後次序不是衡量哪個才是中心環節的正確標準。就編輯工作來說,品質才是生命,而對編輯品質有首要影響的還是審讀選擇活動。

從社會關係看編輯要素的首要原質也是選擇
編輯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在傳播場中與作者、作品稿、讀者的關係,在傳播場外與國家控制、廣告客戶及贊助單位(兩者的經濟控制)、培育編輯人才的單位及本媒介外的發行商等的關係。

編輯的產生與發展是為了解決大眾傳播中的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從而推動精神生產力的發展的。

從作者、作品與受眾構成的信源與信宿的關係來考察,兩者之間將會產生以下矛盾:
1.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作者及其作品接觸不到或尋找不到需要它的讀者,而讀者也無法直接接觸所需要的作品,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這種矛盾現象,需要有一種為某類作品資訊選擇相對應的讀者、為某類讀者選擇相對應的作品資訊,並使溝通的社會角色與社會活動來進行解決。這種角色叫編輯,這種活動叫編輯選擇。

2.讀者受時間、精力、能力及經濟條件等的限制,不可能無限止地接受現存的所有作品資訊及潛在的作品(尚停留在草稿或已形成為稿件的階段)資訊,這樣就使相對多的作品資訊與讀者相對低的接受能力產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這就需要有種叫編輯的人員來為讀者選擇其所必需,並為各方面的條件所許可接受的作品資訊。

3.從社會傳播總體來說,作為信源的作者作品或其草稿總是良莠混雜、真偽並存、精粗相間的,而讀者一般來說總是希望能夠接受到高品質、高水準的作品資訊,再加上讀者的其他利益與興趣愛好等因素,也使傳播管道中的信源在滿足信宿的需要方面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這類矛盾主要是品質矛盾,解決此矛盾最主要的也是靠編輯的選擇。

4.作者與傳媒的矛盾還有相對多得多的作品稿資訊與十分有限的「大眾傳播窗」的矛盾。「大眾傳播窗」的大小受制約於時代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生產力的發展水準和傳媒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人人都成為被社會承認的作家,也不可能任何作品稿都能獲得大眾傳播。這就必然需要有編輯的選擇活動,以解決這個稿多而複製傳播少的矛盾。

從國家社會組織的控制的角度來考察,編輯選擇的必然性與首要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集團都是要以其信仰與價值觀來對傳媒施加或直接或間接、或笨拙或巧妙的控制,由此來維護所謂國家與社會的利益。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後,民主旗幟的高揚,使非主流的甚至反主流的力量也能掌握或支配並不占統治地位的某些精神力量,以表現它們的信仰與價值觀。絕對民主、自由是沒有的,純客觀也是沒有的。社會的各種形式的控制總是存在的,這種控制則必然以各種方式要求或影響傳媒的編輯,透過選擇活動來隱蔽地顯示其傾向性,鼓勵提倡什麼而反對排斥什麼。通俗一點說,就是首先要求編輯把好關,而不是首先要求編輯企劃什麼、如何加工整理,那是為了使傳播效果更好而提出的第二位要求。而把關,就是選擇──選擇合乎標準的允許複製傳播,捨棄不合乎標準的作品稿,中止後者在傳播管道中的流動。

2.人們往往注意到了社會透過法律的強大力量治理和制約著傳媒,但容易忽視社會、集團透過強有力的經濟力量來控制和影響傳媒。毫無疑問,沒有經濟來源任何傳媒都無法繼續生存,更遑論發展。除了圖書出版以外,其他載體很難依靠自身的傳播銷售來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以維持生存並謀求更大的發展。各種形式的社會贊助和經濟支持,特別是廣告的收入,是媒體的重要的經費來源。據美國的前些年統計材料,報紙的廣告收入占其總收入的75%,雜誌占50%,廣播、電視則幾乎是100%。廣告收入的高低,主要是由某媒介、某精神產品受受眾歡迎程度(表現為書刊報紙的發行銷售量及廣播、電視的收聽收視率)來決定的,因為廣告客戶總是願意在相對來說是最有影響、最受歡迎的媒介上為自己的產品廣而告之,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贏得最高的產品銷售量。受歡迎程度,是客戶提供廣告支持的最主要標準,但並不是唯一的標準,客戶還會有其他的像信仰、價值觀、集團利益、心理情緒甚至是政治的、道德等的考慮。總之,廣告客戶與贊助單位是以提供廣告支持和財政支持而從經濟上對媒介實行控制的。這種經濟控制就要求媒介的編輯透過選擇符合它們意願的作品稿進行複製傳播來維護其利益。(原載《編輯學刊》1990年第1文曾獲首屆全國出版科研優秀論文獎、上海1986-1990年出版學編輯學論文二等獎)

注:( 注釋為編者附加,原文並未含括 )
1.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 1888-1953
被譽為現代美國戲劇的先驅。他於1888年生於紐約,父親是一位演員。他年青時曾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讀書,但不到一年就退了學,之後在1909-1912年其間做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工作,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這影響了他日後的角色塑造。1912後,受到易卜生(Henrik Ibsen)及史特林堡(Strindberg)的作品影響,他開始創作劇本及詩歌,並於1916年於「省城藝人」(The Provincetown Players)開始其戲劇事業。

1920年百老匯上演奧尼爾的《地平線外》(Beyond the Horizon),大獲好評,隨後亦上演了《瓊斯王》(Emperor Jones, 1920)、《安娜克麗絲蒂》(Anna Christie, 1921)、《長毛猿》(The Hairy Ape, 1922)、《焊接》(Welded, 1924)、《榆樹下的慾望》(Desire Under the Elms, 1924)、《噴泉》(The Fountain, 1925)等,均廣為歐美戲劇界接受。1936年,奧尼爾獲頒諾貝爾獎,但就在同時,新一代的劇評人對他作出嚴厲的批評,這亦使他的事業一沉不起。

奧尼爾於1953年去世,三年後,百老匯上演他的舊作《漫漫長夜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1939-1941),卻出奇地空前成功,同年亦上演了《送冰的來了》(The Iceman Cometh, 1939),這使奧尼爾的戲劇重新成為各界討論的對象。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46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