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 百道網/尼娜‧阿米爾;蔣雪瑤編譯
翻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目錄。目錄提綱挈領,能説明讀者在最短的時間裡瞭解全書結構脈絡,作者如果能夠站在編輯、出版商、代理商和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作品的目錄,將能更好地把握消費者心理,有效瞄準目標市場,造福讀者。
一名作者,假設自己是組稿編輯,從出版業務的角度來看創作的作品。作為一名購書者,你已經有過評估這一類作品的素養了,在挑書的時候也會根據圖書目錄來決定是否購買。現在,把這種決斷力用在自己的作品上,看看僅憑目錄能否讓你產生購買欲望。
如何評估目錄?
首先,把自己設想為潛在讀者。假設這本書已經出版,你在一家書店或在亞馬遜上發現了這本書。你隨手拿起來或是輕點滑鼠把它下載下來。
回頭看全文概述(這是步驟二),仔細看書間距、全書摘要和之前羅列出的種種效益。假設你手上握著的是成書,想像封底上會寫些什麼,也許比你之前寫定的封底語更簡練更出彩,不過當你點擊亞馬遜網站上的「線上試讀」或是把手中的的書翻過來流覽封底時,你會發現,這本想像中的成書確實要更接近真正的市場推廣版本。經過「線上試讀」後,你就能瞭解到作者創作的意圖了。
第二步,想像你翻到了目錄頁,或是點擊了「線上試讀」,流覽圖書內文。翻看著章節構成,你自問「這本書有哪點吸引我?」回答這一問題是必不可少的,但你得站在讀者的角度客觀地回答。如果辦不到這一點,假使你自己是第三步中描述的讀者,你會怎樣回答?
現在,從代理商或是組稿編輯的角度通讀目錄。他們會根據你在步驟二中所寫的來判定你的目錄是否能跟上後續步驟的邏輯,同時也會量身做好產品市場定位,提供與你作品分類相符的獨特而必要的內容。出版專業人士會建議你在目錄裡呈現全文概述中描述的一切嗎?
從代理商或編輯的角度通讀目錄,並從以下角度評估目錄:
· 是否清晰展示全書內容,能否凸顯出本書的獨特,以及為什麼這本書是有必要出的
· 主題或故事的開頭、主體、結尾邏輯完整,脈絡清晰
· 主題或故事引人注目,獨一無二同時具有深度
目錄搭建起全書結構,指引脈絡
書離不開整體架構。寫書的過程中,你有無限的創意發揮空間,可是如果離開了目錄的導向,任思路「信馬由韁」,就會導致資訊傳達不到位。清晰簡潔的目錄能帶領讀者獲得預期的閱讀體驗,達到預想的觀感。否則,讀者順著混亂的思路看下去,雲裡霧裡,難以透徹領悟書中所想傳達的內容。切記:目錄既是全書的結構,也是全書的地圖。它確保你不會偏離目標──寫出你想要的並著手寫作的書──還能確保讀者能緊跟你的思路──接收到你想要提供的資訊。當然,讀者也會以最終成書的目錄為準,決定要不要買下你的書,由你引導著來一次想像力的馳騁。
沒有了目錄,讀者會迷失在書中,就像漫遊仙境的愛麗絲──即使他們的確想要有一個目的地,但只能四下遊蕩。本書的測試讀者拿到的樣書只有草擬章節,並無目錄;她說她看懵了,無法「按圖索驥」,也理不清我將如何從觀點A走到觀點B;實際上,她甚至沒法弄清起點和預期目標(章節沒能正確為讀者導航,仍需調整)。看了三章後,她實在是看得一頭霧水,徹底放棄了。她告訴我:「給出目錄或大綱,能説明測試讀者更好地跟上你的思路,瞭解寫作意圖,從而更好地理解你的書。」
另一位測試讀者收到的稿子是我首輪「作者素養訓練」的101堂課的文本,同樣也沒有給出目錄。她看到電話會議那一塊時評論到:「我已經徹底弄不清楚了,腦袋裡一團漿糊,弄不清作者想把我的思路引向哪兒。目錄能説明我定好每一步閱讀基準,並助我檢視正在搭建的框架是否符合預期目標。」她告訴我,從閱讀我這份書稿中她獲益良多,不過如果有了目錄的話,能學到的將遠比現在多得多。
缺少結構穩固、一目了然的目錄,讀者想要跟上你的思路會有一定困難,那很可能將導致他們不再看你的書了。不僅如此,代理商和出版商對你的興趣也會減弱,這將使你的書無法出版直面讀者。因此,一個架構合理、能充分支持和具象化寫作靈感的好目錄必不可少,它還能讓你有效瞄準目標市場,造福讀者,在所屬類別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