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注音符號韻母「丨」的寫法
2012/03/23 19:29:53瀏覽2946|回應0|推薦5

       注音符號韻母「」的寫法

 

一、讀音統一會的一段往事

 

    民國2215日在北京召開的「讀音統一會」是國語運動

    史上的大事;讀音統一會議定字母是費時最長、爭議最大的

    議案,據羅常培在《國音字母演進史》中說:幾經激辯的結

    果,31245人出席,29人贊成,通過朱希祖等人所

    提的「統一讀音採定字母,不過改良反切;以合於雙聲疊韻

    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案,313起,據決議案逐字議定

    注音字母38個,分別是:

   26個聲母:

ㄎ、ㄐ广刂ㄊ、ㄅㄆ、ㄇ、ㄈ、万、ㄗㄘ、

ㄓㄔ、ㄧ、

   15個韻母:

ㄧ、

最後又根據勞乃宣的意見,增補了「」,扣除重出的

介母總數成為39個。等到膳寫紀錄時又覺得「刂、丨、彡

」等字形不合適,又把這些修改為「ㄉ、ㄍ、ㄙ」等。

這樣才是民國7年教育部所公布的39「注音字母」。

民國9520日,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臨時大會

,討論「ㄛ、ㄝ兩韻母之讀法應行確定」案。該次大會議

定:從「」分出另一個「ㄜ」音,就使字母成為40個了。

有人說:這套「注音字母」中有「丨、ㄋ、ㄇ、ㄈ、ㄏ、

……」等14個字形,直接取自章太炎的〈紐文〉、〈韻文〉;

但是覺得「」不合「作母用取其雙聲,作韻用取其疊韻」

的基本原則。其實原則沒有錯,只是這個「」是「讀音

統一會」第一次議定的聲母「」,它後來改為「ㄍ」;在

漢字裡讀作「ㄍㄨㄣˇgǔn[kuən ]」,不是韻母的「」。

 

二、注音符號韻母「」的本義

 

注音符號韻母「」的本義就是數目字的「一」,現在讀作

yī [i ]」,它在讀音統一會選定字母時,被選作齊齒呼

各結合韻的介母[j]及齊齒呼的單韻母[i];在章太炎的〈韻文〉

裡,齊齒呼的單韻母[i]作「丌(下基也,荐物之丌乁(流也,

移也,徙也)」,只有〈紐文〉作介母為「(直行作ㄧ)

 

三、注音符號韻母「」寫法的規定

 

    讀音統一會議定注音字母只考慮直行書寫,後來有羅馬字

    的「國音字母第二式」,民國20年前後印發的「國音

    母表」,卻是兩式並列橫行,可能是要跟「連接號:—」

    區別,韻母「變成豎筆,旁邊注「(直行作ㄧ)」,

    民國24《漢字旁注之注音符號印刷體式表》也規定

    「丨」的形體「直行」為「ㄧ」,「橫行為「」。

    民國89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國語注音符號手冊

    》裡,韻母「」的寫法仍維持橫行豎立為「」。民國

    971128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召開「國語注音

    符號『』之書寫方式諮詢會議」,以及同年1219

    「國語推行委員會」第144次常務委員會議討論「

    的寫法,都認為「注音符號韻符的『丨』二形

    ,皆有保留的必要,惟考量目前電腦環境與使用習慣,

    且為便於資訊交換、流通、辨認等因素,同意修正89

    年出版之《國語注音符號手冊》,橫式注音時以寫成

    為原則,亦可寫成『丨』」。

 

四、在電腦中怎樣處理注音符號韻母「

 

    我們使用電腦要呈現橫行豎立的「」有三種方式:

1.以自製的小圖片插入,小圖片可以傳輸,無礙資訊的

   交換、流通

2.以豎線「」替代只是跟注音符號拼在一起不夠美觀。

3.以漢字「」(ㄍㄨㄣˇgǔn[kuən ])替代,好處是比較美觀

   ,也沒有資訊交換、流通、辨認的困擾;不過還有懸針與垂露

    回鋒收筆之異。

    當然還有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所提出的辦法,「橫式注音

時以寫成為原則,亦可寫成『丨』」。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625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