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哥在埔里溪邊釣的溪魚,敬獻給我媽品嚐家鄉味。
我媽對吃食興趣不大,於是我剛好通通帶回家學煮菜。
台灣靠海的人吃的是海魚(大尾的)、
靠山的人吃的是溪魚(迷你精巧型)。
台灣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韌性十足!
這回我們帶回兩款魚,一款苦花仔魚、一款苦甘仔魚。
之於我來說,所有的溪魚都應該是用炸得酥酥的"問"胡椒鹽的;
但對於好友完治來說,最美味的魚就應該用來"促導油"。
今天以客為尊!為他料理苦甘仔魚促導油!
俗名為"苦甘仔促導油"之~【醬燒纓口鰍】
【纓口鰍】這麼繞口的名字是學名,台灣人習慣稱為【苦甘仔】或【石貼仔】(請用台語發音)這是我從小聽到大,如雷貫耳的、陌生的魚種!
那是因為根本無需分辨任何魚種而只需要繼續裝可愛地妹妹樣,就能吃到那些魚。
那些魚包括石賓仔、溪哥仔、苦花仔、苦甘仔、石貼仔、棕簑貼仔...
埔里人習得原住民的技藝,也將季節性溪魚做成"給"。
任何東西都能做成"給",最有名的當屬山豬肉、溪魚。
新鮮的"給"較符合食物保鮮原則、放久了的"給"亦能像醬筍或醬瓜一樣充滿醃漬香 (一定是鹹度夠.酒度足、製作精益、沒有腐壞為最高原則)!
下圖~阿義表哥製作的魚仔給(鹹度夠、香氣足、酒氣濃)
魚仔給算是題外話,回歸"促導油"的料理。
苦甘仔魚也名為【石貼仔魚】,學名是台灣纓口鰍,是台灣特有種。
因為以藻類維生並且貼在石頭表面,因此也稱為石貼仔魚。
這款小魚有吸盤可以吸附在石面上,性喜乾淨無污染的河域。
愛釣魚的表哥們喜歡挑戰這種活動力特強的魚種、並依其不同季節與成長周期計算出没的河域隨時調整,因此經常有魚可以吃。
山裡的人依存山邊生活,溪魚雖然個頭小,但也是魚類蛋白質攝取的來源。
我的朋友完治來自小漁村,他總是認為鮮魚"促導油"的料理方式,最能夠表現魚香味(因為他小時候他阿嬤都這樣燒魚),於是一改傳統埔里人炸溪魚的方式改做醬燒。
醬燒可用蔥燒、蒜燒、薑燒。
今天的醬燒因為剛好可清庫存材料.就用綜合燒。
蔥薑蒜爆香了,將略炸過定型的苦甘仔、醬油、黑醋、少許糖和酒(或者是甜酒釀),小火燒透。台灣話的【促導油】指的是【用少許醬油煸出醬香的醬燒方式】。
所以醬油需在快要完成時,用純釀醬油沿著鍋邊淋下嗆出醬香即可。
還有一包苦花仔魚凍著,等著下回要吃的時候再想想用什麼方式:
再來促導油或是醬筍煮湯、或是煎得香酥酥的,任何方式都會很好吃!
不要被這些溪魚們被冠以【苦】字迷惑了,苦花仔魚、苦甘仔魚...
這其實都甘甜非常!
為了這道醬燒苦甘仔魚,現醃了酸甜的廣東泡菜和當季芥蘭菜、有機雞蛋。
這樣符合多色料理並平衡魚肉與菜蔬的比例。
我飽食終日哪!美食的人生實在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