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習五條看太陽花學運五周年
2019/03/28 20:29:35瀏覽593|回應0|推薦1

 

    兩會如期完成,貫徹「習五條」無懸念地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適逢台北「太陽花學運」五周年,兩相比對,不由得不探問後者何去何從。

 

只剩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

    眾所周知,蔡英文當局是「太陽花學運」的具體結果,而蔡當局的經貿政策和實踐成績,直接反映「太陽花學運」訴求的成敗。

 

    從最近五年的出貨來看,台灣作為島嶼型外向經濟體,對大陸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僅2018年就超過967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78億美元。這並不包括對香港出口貿易的數據,卻比2018年出口「新南向政策18國」的683億美元還多出一大段。2018年台灣對境外貿易總額,大陸的比重占24.192%,高出美(11.958%)、日(10.802%)兩者的總和。

 

    蔡當局力推「新南向政策」,以圖取代兩岸經貿連結,但就20172018兩年內的貿易收支結果來看:台灣對東協各國共收入51,231(百萬美元),對大陸共收入161,846(百萬美元),後者是前者的3.16倍。[1]再就觀光業來看,最近三年大陸遊客來台總數連續下滑,但直到去年仍然是來台人數最多者(269.6萬人次);而東南亞國家遊客來台總數連續三年上升,去年已高達243萬人次,但其消費額只是大陸遊客的2/5[2]

 

    相反的情況是,陸客來台變少了,台客赴陸卻變多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高中畢業生赴陸就讀大學方面, 2014年原有1,353人,同年發生「太陽花學運」,次年就減為1,279人。但2016年又增加為1,380人;2017年增加為1,650人;去年推出「惠台31條」後,更增加為2,246人。[3]

 

    此外,「太陽花學運」拱出的一個政治素人柯文哲,上台不久便高呼「兩岸一家親」了。

 

    單從上述現象來看,所謂五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一場成功的政治運動,「是台灣人民的大勝利」,「它使台灣從中國的企圖箝制中解脫出來,造成中國對台工作的大頓挫」云云,[4]顯然是自我解嘲的政治宣傳而已。

 

黑箱教改世代的國家觀

    據島內各項民調顯示,如今不支持蔡英文當局的民眾,以20~30歲的年齡層居相對多數。而這個年齡層,恰恰是三年前最支持蔡英文的青年選民,也是台灣教改成長的世代、是反高中課綱微調的助力、是黯然的太陽花青年所在。

 

    這群「花青」所以黯然,是因為他們屬於「黑箱」的一部份;五年來的時勢發展和人事變遷,無不證明他們自己是更黯然的「黑箱」產品。比如台灣高等法院在去年此時判決「花青」22人無罪,但竟無1人「不服從」這陷他們於政治不義的判決──他們只願坐享「言論自由」的政治待遇,而無心揹負「公民不服從」的法治後果。李敖生前說他們他們水平很低、膽小如鼠,可謂一語中的。

 

    然而,李敖和馬英九都說過「花青」毀掉了台灣,則恐怕是過譽之詞。「花青」闖佔公署,搗毀公物,宣稱「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其實暴露了歷史與政治見識的蒼白。

 

    今年12日,在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的講詞開篇就將台海兩岸分隔的緣由,追本溯源到19世紀中葉的列強入侵、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的處境。然而這種歷史觀和政治觀,恰恰是台灣教改世代的人格和認知短板;「花青」的國家意識是由抽離歷史處境的虛無主義、唯心主義構成,是一種不曾在歷史上實現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政治觀。

 

    正因為如此,由「太陽花學運」催生出來的「時代力量」,以及民進黨、台聯黨、社民黨等,才會助推2015年的「反高中課綱微調學運」。後者的理由仍然是「反黑箱」,其方法仍然是佔領公署,卻不知道自己就是去中國化黑箱教改的產物,也無識於解放自己被那只黑箱佔領的三觀。台獨勢力操控「花青」世代的良藥,就是教改逾20年的課綱,豈能任人調整?

 

    對此反應最快的人,就是今年122日被人「打臉」的台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鄭麗君;而執行最快的人,是蔡當局首任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鄭麗君是當年反對高中課綱微調和提案廢除該微調課綱的核心人物。身為台灣當朝新寵,鄭支持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的「台獨」發言,但鄭的夫婿卻是一名東莞台商,鄭且被號稱為「最有錢的公務員」。

 

    客觀來看,這些人的政治立場沒有道德規範、沒有歷史條理,他們以虛無又唯心的國家意識包裝起自己的流浪意識,卻要「花青」相信他們流浪在虛無裡的國家定義。於是,「花青」高喊「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卻沒有一個像樣的「救國義士」挺身奉獻,而是跑到華盛頓去現眼呼救。

 

統一是補上歷史課的過程

    習近平說:「為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台灣同胞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5]

 

    19世紀後期以來,超過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兩岸民眾為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而匯成共同的歷史主流和政治使命,「台獨」因此是為反動逆流。把逆流當主流的結果,「花青」的行動就欠缺歷史推力和政治感召,很快就現出烏合之眾的原形。

 

    也就是說,驅策「花青」為「台獨」犬馬的後果,反而加速毀滅「台獨」的道德想像,而不足以毀掉台灣。台灣既是中華兒女百多年反帝鬥爭的一個標誌,就斷難被歷史逆流飄移中國之外。

 

    至於習近平說台灣光復後不久,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這也不是「花青」的世界觀。後者認為台灣自來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是一個不斷遭遇「外來政權」殖民的悲情島嶼,其自救之道是充滿現代性的公民培力,並乞援於美、日等國來對抗強大的中國。

 

    換句話說,自內戰的反共教育開端,到冷戰固化的政軍經結構,再到橫向移植西方現代性的世界觀,構成「花青」由外部勢力及其代理人支配的反中頭腦。

 

    所以,習講話當中有五個 70年來」,正面說明大陸當局打破兩岸隔絕狀態、推動一個中國道路、確立「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方針、贏得國際社會支持中國統一、挫敗「台獨」與分裂活動的歷史;又有四個「任何人任何勢力」,從反面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兩岸大勢向前發展、兩岸統一走向國家強大與民族復興的事實。這些話語對解放「花青」的反中頭腦,呈現摧枯拉朽的現實態勢。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在去年11月利用金馬獎場合進行政治表態的傅榆。她的發言和記錄「花青」的作品──《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所引發的熱議,在今年初的習講話之後被完全冷落於輿論暗角,徒剩狺狺「掃帚」來續尾。

 

    現實的態勢是,既然「花青」認為高層有黑箱作業,習講話就對台灣各政黨通大路、對各界別開大門,明白說出兩岸關係的來龍去脈,並明確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歷史定論與政治倫理。這樣的大白話,直搗「花青」大黑箱裡的三觀──民主協商比「言論自由」更具體成事,制度性安排較「公民不服從」更為成熟穩健。

 

    所謂「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在「太陽花學運」五年後有了正解。

 

從「台獨」精神鐵幕退場之義

    民族復興」、「兩岸同胞」、「美好生活」、「國家強大」、「中國人幫中國人」、希望台灣同胞「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6]這些被蔡當局視為「統戰」而不曾存在「花青」三觀裡的言語,讀來卻富有暖心的溫度。

 

面對習五條破竹之勢,蔡當局研議兩個多月,出籠七項綱領來反制。但是,蔡七項的「拒統」綱領充滿限縮、自殘、截堵的冰冷思維;一面嘟嚷「只剩最後一口氣」,一面卻推說氧氣罩裡有毒。其所謂「民主防護網」,恐成為白色鐵幕;而「兩岸條例修正案」,正說明維持現狀破局的事實。[7]民主不能滿足民生,它就是西方人所說的鐵幕;而兩岸條例本身,已證明一國兩制的存在。

 

「太陽花學運」五周年,「花青」隨風四散,甚至西進大陸;「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和平統一」已成為島內熱詞,「台獨」話語則氣若游絲。蔡當局唯一破壞習五條的能事,就是激勵大陸動用武力,但蔡卻受制於美國的東亞戰略布局。當年「花青」退場,已根本地反映美國衰落、中國復興的局面──反對兩岸貿易沒什麼了不起,一個外向經濟體的大陸邊緣島要自殘,誰也阻攔不了;但想藉此暴衝「兩國論」,則是美國也無法逾越的紅線,何況「花青」?

 

    然而,蔡當局安全部門指出大陸以經濟利益掌控台灣,倒是提醒人們對於「台灣方案」的設計理念,應注意習講話中首先曉之以義、進而導之以利,義利並舉、義在利先的原則。

 

    比如「熱忱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是在「中國人幫中國人」的命題上才成立的願景。為什麼統促黨總裁張安樂指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中國人了」?因為「亡人之國,先去其史」,這是台灣產生「花青」的重要原因。國家統一的政治倫理,就存在中國歷史的條理當中,台灣當局對此有深刻的認識,課綱因而成為台灣教改的必爭之處。

 

    獨派政客和媒體把國家統一的倫理汙名為「以經促統」,便是沒有高於生物性的華夏意識與中國認同使然。馬英九執政時或出於私心,或囿於美國,對兩岸關係「只經不政」的模式,等於愛財無道、為富不仁。其延續李扁自毀中國人之義的政治,召喚出人格異化的反中「花青」,也就不算意外。

 

    鑑於同樣的人格結構,獨派媒體至今仍期待「花青」來挽救他們拒統的前途:「若太陽花運動不復活,韓流亦將無法遏阻,『和平協議』必將進一步囂張,台灣前途確令人擔憂。」[8]但人們從「花青」五年來的表現可知,那種期待彷彿黔驢技窮的嘶鳴。

 

    這並不是說娼妓、毒犯和性騷狂就沒有參加學運的權利,而是人們期待學運的純度比較高;「花青」恃寵而驕卻成分龐雜,敢做不敢當,與「台獨」政客敢說不敢為的行徑如出一轍,如何可能感動人心?所謂「三一八學運是改變台灣政壇可歌可泣的學生運動」云云,[9]或許是倒反「台獨」政客退場的讖言。

 

    可悲可笑的是,蔡當局哪壺不開提哪壺,居然提起今年是「五四」學運一百周年,這不啻拿「外抗強權,內除國賊」打自己臉?「五四」學運是抗日反帝的愛國主義,正與蔡當局的歷史基因截然相反,更與「花青」學運無從比較。

 

凡以利合者,必以利分

    「花青」人格是「台獨」鐵幕教育的成果,深具拜美媚日的機會主義。雖說「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但凡以利合者,必以利分。就台灣「花青」來說,民族復興首先是復興中國人之義;否則,「台灣方案」難以長治久安。

 

    因此,習近平強調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這是針砭其弊的說法。習又說:「廣大台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我們的骨肉天親。」[10]這是認識到復興中國人之義並非外鑠,而是內在於台灣社會的傳統,只不過中國的內戰外患予逆流以可乘之機, 使這塊華夏邊緣上的「花青」以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罷了。

 

    由此看來,一方面通過政治經濟的方法終結內戰外患,一方面用教育復興中國人之義,同是兩岸心靈契合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一九年三月十六日



[1] 根據台灣財政部門統計處資料。

[2] 〈陸客連3年下滑 台觀光收入少3200億〉,《旺報》,201938日,A13版。

[3] 數據引自《自由時報》,201923日,A2版。

[4] 語出原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見黃昆輝、鄒景雯合著《新時代的台灣:邁向正常國家之路》,台北:玉山社,20184月。

[5] 〈習提統一方案 演講全文〉,《旺報》,201913日,A16版。

[6] 同註5A17版。

[7] 〈反制「一國兩制台灣方案」7項指導綱領內容〉,《自由時報》,2019312日,A2版。

[8] 〈憶世紀壯舉──太陽花學運〉,《自由時報》,2019315日,A2版。

[9] 同註8

[10] 同註5A17版。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602&aid=12527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