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義大利找麥當勞專家來救文化觀光
2010/03/22 22:47:51瀏覽3533|回應3|推薦33

 

義大利向來是全世界觀光客的最愛,現在觀光產值卻掉到全球排名第六名。義大利總理貝魯斯孔尼己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遂請來前義大利麥當勞總裁維斯卡來幫忙。

 

從此,這位前義大利麥當勞的總裁維斯卡便接管理全義大利四百五十家博物館和古蹟,他的責任是要大力促銷義大利的觀光。

 

「如果你不來,我們便拆除! 在義大利,不管美術史上多麼偉大的傑作都無人問津,「它們一直在等你來重新發現他們 !」這樣的廣告刊登在羅馬競技場, YouTube和城市裡的海報上。廣告詞並非危言聳聽,因無錢治理,義大利的古蹟一直在拍賣,己經愈來愈少。

 

維斯卡因此大量鼓勵義大利本地人多參予自己的文化。他說,全球各國都知道自己文化產業的價值,義大利並非沒有競敵。

 

去年,巴黎盧浮宮共有八百五十萬名遊客,而在佛洛倫薩的國家美術館卻只有一百六十萬人,事實上,這裡收藏的名畫比羅浮宮更多,包括卡拉瓦喬、 米開朗基羅和波特契尼的作品。維斯卡認為,義大利得加倍努力改服務品質,例如提供更多旅遊網站,在博物號館內設置餐廳和書店等,甚至增加多國語言能力的導覽員。 

 

 

不少義大利藝術家卻擔心維斯卡的語言___要為義大利文化遺產加值。這加值兩字聽起來便像生意人的用詞。 

 

羅馬大學的金茲堡教授便說,加值Valorizazione) 是一個神奇字,「 但你不能為它加值,如果你什麼都不懂」。 一年前,金茲堡聯合各界向政府陳情一份抗議書,抗議義大利文化政策愈來愈消費傾向,他們收集了 7000 多個簽名。

 

陳情書也指出,義大利文化古蹟由一個來只有麥當勞經驗的人來管深為不妥。不過,不管雙方看法多麼不同,有一點一定可以達成協議:義大利的文化遺產急需孔急 

 

維斯卡最反對出借藝術品到國外展覽,他認為,這種錢不值得賺。他說,他的工作職責是為了推廣義大利文化,並激勵我們的優秀專家團隊,不過,維斯卡也說,如果一位藝術史專家花40 年時間在學習考古,他們不會知道如何促銷藝術文化,還好,我們有這能力,所以可以協助他們。

 

 

所以,義大利已正準備在天安門廣場進行義大利藝術展,維斯卡並且和GOOGLE簽約合作出版電子書,但卻引來攻擊,他說他已習慣了,當初他引進麥當勞到全世界以美食聞名義大利時也飽受攻擊。

 

義大利不產原料,也沒有能源,維斯卡說,我們也沒有石油,,在全球化挑戰之下,我們只有領導能力,這便是我們的文化資產。 

 

但是,想為文化產業加值的國家太多了,歐洲文化旅遊競爭激烈,因此,義大利古蹟應如何整頓,文化產業又應如何加值,一定會在義大利掀起辯論。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chen123&aid=3877044

 回應文章

王尚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深入淺出
2010/03/23 11:20
玉慧的觀察,永遠是那麼「深入淺出好消化」。
文化的觀察非常不容易,我尤其最喜歡談數學的那一篇呢!
陳玉慧(Jade Y.Chen)(jadechen123) 於 2010-03-24 04:33 回覆:

感謝有品味有眼界的尚智!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專業領導? 當心,文化與產業兩失!
2010/03/23 09:06

當心,文化與產業兩失!
2009-11-29 中國時報 【漢寶德】


     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名詞,自前政府以來就是官方口頭禪。政黨輪替後,更成為現政府的驕兒。前前後後政府投入的金錢與精神不在少數,但成效如何,大家心裡都明白。

     老實說,以政府現有政策,與國人對文創業認識,我對文創業一時並不抱甚麼期望。可是我卻對它的負面效應耽心起來了。

     在上世紀末,英國人創出「創意產業」這個名詞時,在觀念上,是把人類各種生計都視為產業。所以自此觀點,文化事業也是一種產業,雖然產值有限。他們鼓勵發揮創意,創造較高產值,是看到新世紀的來臨,生活中精神的需求,新、奇、美的條件越來越重要了。所以希望大力提倡,一方面可使與生活相關的產業提高精神內涵,另方面則鼓動文化事業開拓新的領域,滿足社會的需要。他們把文化併入創意產業之中,並沒有逼著文化賺錢的意思。舉例說,他們並沒有要求博物館自給自足,相反的,卻把柴契爾夫人以來,博物館收門票的規定廢掉了。

     政府推動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與精神生活品質,並不是促進生產事業。這一點,在提倡文化產業的先進國家是很明白的。視文化為產業與文化產業化是兩回事。產業化所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大眾化,所以文化產業的主力總脫不開電影與電視。因為大眾化就不能不走娛樂化、趣味化的路線,精緻文化則在於開拓精神領域的新境界。這兩者都是不能偏廢的。自此著眼,文化是文化,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兩者不能不有所區隔。

     誠然,自從上世紀中葉以來,為了擴大愛好文化的群眾基礎,文化界接受了在精緻文化中增加娛樂性的觀念。這是希望文化的作品可以有吸引力,有更多人分享,並不是為了賺錢。政府在文化上投資而沒有回收是自然的。其實文創產業又何嘗不是在物質生活中,增加精神生活情趣呢?文化事業的基本價值是不能一時或忘的。

     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知道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後,就把它與文化混為一談,而且認真的希望把文化當成產業來經營。以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為例,原本是一個長久以來西方國家尊重文化獨立並避免政府干預的精神,在日本的實現。它的附帶效果是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可是到了台灣,行政法人化就變成自籌財源的觀念。使得文化機構不得不在文化基本價值與商業價值間做一選擇。

     近年來,台灣的各博物館,包括故宮在內,都在大力推動超級特展。這是未可厚非的。可是不能不知道,超級特展是以高知名度的文物吸引觀眾的方法,對於文化機構來說,並不是本業。一個博物館要努力經營的還是它的正常運作。還是要以研究與收藏為核心而開發出的教育性展示來親近大眾。最成功的博物館應該是不需要買票的學生們的樂園,而不是變相的高價位的遊樂園。政府該做的是不惜重金,開發博物館的潛能,增加收藏與收購文物的經費,並發展為有娛樂價值的教育性展示。我們要知道,博物館與美術館是文化,遊樂園相當於文化創意產業。博物館是現代國民生活中必要的設施,遊樂園是渡假的休閒設施。不能因為有了遊樂園,就忽視博物館,當然也不能使博物館遊樂園化。如果政府把博物館的經營政策落實在超級大展上,久而久之,博物館展示館化,博物館文化就消失了。

     我很擔心的是,文創產業的政策沒拿捏正確,產業沒發展成功,文化卻受到傷害。過去二十幾年來,文化政策一直缺少明顯目標,又有意識形態之爭,因此在國民文化素養的提升上做得遠遠不足。在這個時候,拋棄文化,擁抱產業,會弄得兩敗俱傷,值得慎重考慮。(作者為建築學者,曾任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Beth Huang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有感而發
2010/03/23 08:24

讀此文有感...

義大利近年來確實改變很多

我約在九年前去過一次,與2009年七月再去一次,發覺觀光景點大有改變,也變得不是那麼有趣,甚至在著名觀光古蹟等地,已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改以名牌廣告包裝, 以大型廣告刊版遮掩了美麗的古蹟面貌...

成為非常商業化的...

如何將該國的文化特色恢復原貌,展現風華...我想這真的他們必須一再省思的...因為,都走了樣...


真金不一定閃閃發亮,並非浪子都迷失方向。by J.R.R. Tolk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