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香腸做為「國食」只有德國人做得到,要把香腸做為博物館的內
容,那只有柏林人做得到。八月下旬,一家香腸博物館已正式在柏林
開幕。
在德國,香腸一直是德國人的主食之一,走進超市或肉店,放眼而去
便是各式各樣的德國香腸,舉凡巴伐利亞人最愛的白香腸或者紐倫堡
名產烤用小肉腸,法蘭肯的血腸等,不一而足,但是柏林人自有自己
最愛的香腸____咖哩香腸。
咖哩香腸其實是豬肉香腸,吃時配上咖哩粉和大量蕃茄醬,配菜是薯
條。六十年來,已經成為柏林人的最愛,幾乎大街小巷都有人賣,受
歡迎的程度比起紐約的熱狗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在昂貴餐館的菜
單也點得到。
每年柏林人吃掉六千萬條咖哩香腸,而且重要的元首領袖都宣稱愛食
此物,前總理施洛德更因愛吃咖哩香腸而與素食主義者的前妻離婚。
馬丁洛爾看上這項國食的象徵與意義,私人斥資七千一百萬歐元興建
了這家咖哩食腸博物館,館長布烈羅對德國國食現象也很投注,他說
,「沒有任何一項德國食物有這麼多歷史聯想和軼事。」
六十年前,一位柏林女孩率先在夏洛登堡區販賣自己發明的香腸,當
年這位叫浩威兒的女孩每週便賣出一萬根咖哩香腸。戰後的圍牆時代
,愈來愈多的電影明星導演和政治人物都成為她的香腸客,由於造福
大眾,浩威兒成為德國民族英雄,她的香腸也是勞軍最好的犒賞食物
。
咖哩香腸博物館除了收藏了所有咖哩香腸的史料典故,還有眾多名人
談論他們和咖哩香腸的關係,也買得到各種咖哩香腸的食譜和紀念品
,如印有Don't worry - be Curry的T恤,當然還吃得到最正宗的柏
林咖哩香腸。
不過,博物館才開張不久,爭議也來了。己有漢堡人堅稱他們才是發
明咖哩香腸的始作佣者,一位來自漢堡的德國作家提姆好幾年前便出
書撰寫了這段故事,但是博物館有備而來,他們找來許多香腸專家,
專家們一致相信,浩威兒才是咖哩香腸之母。
過去,咖哩香腸雖是柏林名產,但一直只有在西柏林才買得到,統一
後,東柏林人也趨之若鶩,咖哩香腸由豬肉所製,肥肉相當多,可去
皮吃,但柏林人喜歡有點脆感和辛辣。
除了前總理施洛德外,各任柏林市長也都是咖哩香腸的粉絲,因為是
普羅食物,以小市民為選票對象的社民黨政治人物都推崇咖哩香腸的
可愛和重要,咖哩香腸博物館並把前總理施洛德的秘密都爆料出來,
在擔任總理的那些年,施洛德總理有時會迴避大餐,而要人在總理府
附近靠動物園的一小攤位替他買咖哩香腸。
咖哩香腸博物館每天都開,但票價不便宜,每人七至十一歐元。可以
買三至四根咖哩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