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軟勢力,柏林發馬威
2008/08/04 04:34:00瀏覽3178|回應6|推薦34

八月一日晚間,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堂皇富麗的古典音樂空間裡響起琵琶和笛簫,席上的一千四百位觀眾全被這遙遠的異國音符所吸引住了。

 

這是歐盟青年古典音樂節的開幕典禮。從二千年起開始舉辦,已在歐盟境內建立極高的知名度,而來自台灣的「樂興之時」受邀來參加開幕演出,不但首曲「樂興之時」引起極大的迴響,中場之後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也獲得高度肯定。

 

「在交響樂曲中聽到琵琶和笛簫,使我大開眼界,」提歐寇爾(Theo Koll)是德國著名的電視表演藝術節目主持人,他豎起姆指,而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更使他驚異,這些看起來還像孩子的台灣音樂家竟然就能彈奏出如此不同凡響的音樂。而賴德和作曲的﹂樂興之時」也入圍了該音樂節的獎項甄選。

 

音樂評論人魏納史坦爾不客氣地說,「前衛,真的前衛,後現代,」他指的是樂興之時指揮江靖波對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詮釋。他說,馬勒畢竟是本地歐土音樂文化,若由本地音樂家演奏,技巧肯定更勝一籌,但一定欠缺如此的外來活力。

 

「也許拜台灣過去經濟繁榮之賜,台灣孩子有機會早走一步,對樂器掌握準確,且音色佳,」樂興之時的歐巡團團長呂麗莉說,她在演出結束後站起身來奮力喝采,和全場一千四百位激動的觀眾一樣,掌聲久久未歇。

 

 

知名女高音呂麗莉三個星期前接獲一通電話,她深感猶豫。原來「樂興之時」應邀來此參加盛會,竟然不能成行,指揮江靖波告訴她,他打算賣掉自己收藏的小提琴以便湊足經費,「聽到這裡,我便不能置身於外了,」呂麗莉說,樂興之時有幾位國來回來的首席,加上許多資優的音樂學生,是一個有音樂特色的團體,而台灣經歷了多年閉鎖,應該把握這個機會走上國際舞台。她只能暫時把自身的要務放在一旁,點頭答應成為樂興之時的歐巡團團長。

 

而此行充滿艱辛,尤其是經費。音樂殿堂如此清高亮麗,觀眾尚未進場,坐在空空的接待大廳裡必須談錢嗎?是的,必須談錢。因為歐盟青年古典音樂節是私人節目,只由歐盟贊助百分之十的經費,其他則由包括寶馬汽車公司等企業贊助,而大會只提供了七十二萬台幣,台灣大哥大提供了一百萬,文建會也補助了一百萬,外交部青輔會及僑委會各補助了些許,總共才只有五百萬,旅費尚缺二百萬元,此事令呂麗莉心驚膽跳,「新政府表示將文化預算由百分之一提到百分之四,」但先不說別事,此行便有經費問題。

 

 

而大會指定的馬勒交響曲原本需要一百一十五人演奏,樂興之時只能刪成九十人。且參加的學生得自付旅費。但學生都來了,他們許多人第一次到柏林,興奮之情不掩於表,且還在國際大舞台演出!沒有,他們並不後悔自費來參加表演。他們並不虧欠台灣,是台灣政府虧欠他們。

 

呂麗莉在賓客雲集的接待晚會角落有感而發,「台灣的音樂家沒有表演機會,」她曾去參加葬禮,眼淚落了下來,並不是一定為了喪家,而是她的學生們正在為死者演奏,以便賺取生活費。而在柏林看到這麼多年輕的音樂家在演奏結束後,拿著相機和貴賓爭相合照,年青人從此在人生多了如此珍貴的經歷,她如何不為他們感到自豪。

 

卅六歲的台灣指揮江靖波頗有新生之犢不畏虎之勢,夾著未來新星指揮的氣概,不卑不亢,他曾想過是否要討好柏林觀眾?至少柏林愛樂那種開放明亮?但他決定做他自己。早先下午排練時,曾一度中斷排練,對音樂廳舞台監督表示,「這些音樂家值得更好的樂器,」他指的是大會借來的大鼓不合適,鼓手黃雅陵一度愁眉苦臉,因為她需要的三鼓大會無法供應。然後,她發揮了台灣人的精神,她把四鼓拆成三鼓使用。

 

黃雅陵在演出後終於露出笑容。是的,鼓聲聽起來或許不盡理想,但完全不損馬勒交響曲的光采,就像呂麗莉說的,「一些樂句或許仍未全部放開來,但已是台灣樂界所未見,」或許也沒有柏林愛樂的氣勢磅礡,但絕對擁有歐洲人所沒有的新鮮和活力。

 

是的,是這樣的一個台灣夜晚,它不但是文化的,音樂的,也是政治的,柏林人透過這次演出了解遙遠的台灣,了解我們一直所稱之的台灣的軟勢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chen123&aid=210314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軟勢力
2009/02/06 15:3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對於笛蕭我想動用的比較好的

是日本的喜多郎

因為這背後有足夠厚重的文化歷史陪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呂莉麗堅持自稱 Chinese Taipei
2008/10/06 22:18
陳女士好像少報導了一個花絮:

德國主辦單位開幕致詞暢談台灣與德國的關係,節目單上對樂團的介紹卻沒有台灣二字,只有Chinese Taipei。各位別弄錯了,以為是中國搞的鬼或者是德國屈服,而是團長前親民黨國大代表,現國民黨呂麗莉堅持要自稱 Chinese Taipei,指揮江靖波在節目單上被介紹「生於 Chinese Taipei」。

為什麼會這樣,請大家去問呂團長吧,或許,陳女士也知道?

努特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精神
2008/08/15 11:51

台灣人一直是靠自己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台灣人的精神值得拍手 

但靠自己的背後總覺得藏著幾分無奈

就像這次京奧  來自台灣的盧彥勳不也一樣

沒教練陪同指導  連場地練習也都得請人商借

真不知台灣政府重視什麼  或者  其實他們什麼也不重視  就只看見自己在乎的利亦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阻渉的台灣?
2008/08/04 14:35
想不通? 為什麼台灣政黨造勢時的規模又大又多。。。
但台灣對外交流的文化活動卻如此的寒酸?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喝茶去了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慨
2008/08/04 11:45

值得深思的文章。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是只重視硬體建設,而忽略了軟體中人才的培養,更別說和工業無關的文化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讀完
2008/08/04 09:27
三分自豪,七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