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淺說 (一)
2019/02/18 07:11:33瀏覽372|回應0|推薦4

    說句老話你相信不!「戶戶阿彌陀、家家觀世音」或許你聽過,我第一次聽到並不相信;還聽說看金剛經可了脫生死,有天我開始看此經才知進不去。

    教外別傳的禪不立文字難懂,都說人根器不同,又說佛度有緣人,此說好在誰都不必負責,蹉跎時日還是濛濛藐藐。

    禪宗教科書除了心經,就是325175個字的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紀錄佛與須菩提應機答對的經典,教授方法契合禪學,難以親近的主要原因,不在深奧而在反覆。困而知之是養成行者獨立思考的一種思辨方式,否定否定再否定,讓人難窺其堂奧

明白人只說家常話 「金剛莫問禪這個話頭參透金剛經就通了。 「不信牛會嚼簑衣」就是個金剛鑽,鑽進了金剛經也帶出趣味。金剛經即是遮經,啟發式的我們就先簡單看,將其累句墬語暫以遮蔽,讓人看懂受用是書寫的動機,能思善辯或為人演說則全在我們自己。

 

第一品:法會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法會開始前有這麼多事,平常的日子也是這樣。佛的日常生活也同一般人的日常,找飯、吃飯、穿衣、搞衛生。如同佛、我、眾生不二的教法一致。

 

  古國追星是為生命找答案,其情若渴。不似當今追星大都玩樂而來。一千多人的陣仗,難免也有迷信和不信的人參和。

當今行者高調取寵、華麗轉身,甚而形成時尚與風潮是今昔不同,法無真偽無高下自己明心也罷。法真的很難求嗎!讓我們看看。

  法會開始。須菩提請法。

 

第二品:善現啟請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須菩提請法問到:心猿意馬定不下心來,要怎麼住心!怎麼降伏我這顆心?如何將我這顆心定下來。

 

  請法,單跪合掌是當時的禮儀,和我們心存恭敬舉個手發問一樣。

  阿耨多羅三藐三普提是梵音,阿耨多羅是至高無上,三是正、藐是平等、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發一個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第三品: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開始講:以無相降伏其心,佛能把如此多的眾生度滅,但其實並無眾生被佛所度滅。為什麼?因為無相故。如果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菩薩。

 

  佛的洞見在以當時知識封閉的年代,能發無人之語見無人之見。現代科學證實了胎生、化生、濕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各類,誠無繆誤。

 

第四品:妙行無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說:須菩提 所以菩薩布施應無所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的布施,就有不可思量的福德。

 

  布施一般有以財物施破己慳貪能得財富, 無畏施拯人苦惱能得健康長壽,法施則能開啟正智得聰明智慧修的是人間福德

  布施者,受施者,布施物這三方面,皆因緣生,因緣果更迭演變當體是空。布施者不著相布施就是修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果,也是大乘菩薩的發心。

  金剛經開始專講福德,人生最大的福報是悟道證道,最大的成就是智慧。並未討論到三輪體空的功德成就,但為發心菩薩所當知。

 

第五品:如理實見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問:你怎麼看,可以用身相見我嗎?

須菩提說:不能!如來所說的身相並不是身相。

佛說:凡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 如果見到各種相知道是假的,就見如來。

 

第六品:正信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須菩提抬槓:聽到這樣的話有人相信嗎?

佛說:要知道能生信心的人都是在無量千萬佛所種了許多善根,並得無量的福德,所以能一念生淨信。

佛又說:他們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這也是我常說的筏子過了彼岸就丟的譬喻,法都要捨何況是非法。 

  不取法相就完了,佛偏又來個不取非法相,其實意義不在法相不法相,破法執故說法相,這裡是要須普提不取相。 

以上你已經看了金剛經將近五分之一若看出不取相整部金剛經你已了然了。沒想像的複雜是本來就這麼簡單。只因多說反而變複雜。

                                      18/02/2019 病中整理 破老南遊記之四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666&aid=12486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