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5 05:10:24瀏覽5180|回應6|推薦133 | |
想不到吧,面目猙獰的鱷魚卻有可愛到不行的寶寶?
文 / 攝影: 陳華瑛
去年11月底我夫婦想出門走走散個心。對定居北美的人來說,如果不會滑雪又怕冷的話,冬天可去之處很有限,因大多數的地方都是天寒地凍的。幸好南端幾州是反過來的,夏季燠熱難當叫人不敢恭維,冬天則溫和涼爽適合戶外活動。一番考慮後避寒聖地佛羅里達州成為我們的首選。 每年一俟寒冬降臨,眾多北美的北地居民(尤其是退休者)會湧向溫暖的南方避寒,有若候鳥,因而被冠上「雪鳥」(Snowbird)之名。「雪鳥」們最中意的目的地是佛州。那兒地廣人稀,物美價廉。既有清澈湛藍的海水與無數沙灘,也有世界最大的迪士尼樂園,或是邁阿密大都會的夜生活等,乃順理成章榮登最熱門的「雪鳥」棲息地。 按計畫我兩11月底輕裝便行地直飛佛州的奧蘭多(Orlando),拿了租車就像逃難似的奔離。上了年紀後漸漸對擁擠喧囂之地敬而遠之。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既不是沙灘,也不是兒童樂園,而是佛州周邊幾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我倆準備花兩週時間在幾個有名的保護區趴趴走。 此行的重點行程是佛州南端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Everglade National Park)。 該園佔地廣袤,比台灣面積的一半還稍大些,是美國境內最大的亞熱帶荒野,乃野生動物與鳥禽的天堂。我們在二十多年前來過。那時對生態旅遊尚懵懵懂懂,只心不在焉地走馬看花,一番浮光掠影後沒留下雪泥鴻爪。此回不同了,我們是有備而來,立定要慢走細看。
來到園裏的大王耶訪客中心(Royal Palm Visitor Center)。還沒泊好車就看到一群黑黢黢的大鳥在停車場大搖大擺地趴趴走。原來是黑禿鷹(Black Vulture)。還有成群結隊地在泊車上觀望,並不時地去撕扯車窗邊緣的橡膠鑲邊,嚇我一跳。後來才聽到工作人員提起超愛咬橡膠製品是黑禿鷹怪癖。我想這可不得了,咬壞租車是要賠償的呀!趕緊回頭把我們的車子移到偏遠的車位,至於其他人的車子怎麼辦我就顧不了了。
大王耶訪客中心在沼澤上架設一條很寬敞的木棧道,遊人可以輕輕鬆鬆地閒步賞景或尋找野生動物。 許多花色繁複的魚類和烏龜在水中晃悠。
才踏上步道就見到這隻赤肩膀鵟(Red-shouldered Hawk上圖)。就在頭上二尺處俯瞰人類,滿臉的稚氣可愛。一點不怕人,隨你拍攝,引得遊客們笑開了。
下圖是美洲蛇鵜(Anhinga)。長得很像鸕鶿,最明顯的差異是前者的嘴喙筆直如匕首,後者嘴尖打勾。兩種水鳥都很會潛水抓魚,然而羽毛因沒有油脂會打濕,上岸後總見到牠們大大展開雙翅晾著曬太陽。此時可見蛇鵜的翅膀上有無數銀絲似的條紋,有若琴弦,比暗呼呼的鸕鶿耀眼娟秀。此外,蛇鵜的雙眸美麗碩大呈淡藍色。
在大王耶中心也看到幾隻鱷魚,只是不怎麼上相,所以沒取用。 這座公園很大,其北緣的鯊魚谷(Shark Valley)沼澤地也有個訪客中心。次日我們即轉戰此地。這兒建了個24公里的環形步道供你觀賞野生動物。我們先搭遊覽車(tram下圖)逛,得個整體概念再說。走了一圈下來發現這兒的沼澤更有看頭,於是趕緊在訪客中心租兩輛腳踏車到重點路段重逛細看。
好幾隻林鸛(Wood Stork)在淺水裡踱步捕魚。這是北美唯一的鸛類,體型碩大粗壯,不似一般鷺鷥的體態優美。其長喙粗大,頸部裸露無羽毛,膚色怪異。聽說由於人類的開發造成沼澤地的流失,林鸛大幅減少,不容易看到,已被列名瀕臨絕種名單而受到保護。然而我們一路倒是看到幾十隻,不知是運氣特佳呢?還是意味著此地的沼澤生態體系有逐漸改善,回復健康? 這個大鸛鳥的模樣有點史前史生物的味道,讓我想起近年來火紅的鯨頭鸛(Shoebilled Stork,下圖來自網路資訊,其嘴喙側看特像荷蘭人的木鞋 )。這個棲息在東非洲的巨無霸更是大頭大嘴的,異常兇悍。上網查資料才發現鯨頭鸛最近被檢驗出基因上屬鵜鶘類,以前當成鸛鳥類都搞錯啦,因此名稱也該更正才對。
上圖是小巧玲瓏小綠鷺,專注地捕魚。上面的林鸛或鯨頭鳥若跺過來,肯定會讓牠有泰山壓頂之感。
看到我嚮往的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只能用狂喜來形容。大型又紅豔豔的水鳥不是火烈鳥就是玫瑰琵鷺。火烈鳥(Flamingoes)常常看到,但是我跟後者總緣慳一面。2013年訪哥斯大黎加時曾經在船遊中遠遠瞄到其倩影。導遊因趕時間去看鱷魚,說回頭再說。未料回程時竟芳蹤杳然。失之交臂遺憾不已。哪想到我眾裡尋牠千百度,驀然抬首,牠就在秋草淺水中…
好幾隻在悠閒漫步覓食,時而對影成雙,玫瑰羽色豔而淡雅。上上圖右側有兩隻美洲白䴉(American white ibis),白色羽毛,橘色長嘴呈略打彎的弧形 。
玫瑰琵鷺的英文名字意指嘴喙若湯匙。上面那個鏡頭就呈現出道地的湯匙模樣。金雞獨立姿勢輕鬆自在。不懂為何鳥類的平衡感特好,一般人類提起一腳就要東倒西歪。左下是隻仙氣飄飄的小白鷺(snow egret)。 之後,我們看到一大堆鱷魚寶寶更是喜上加喜。十幾隻才幾週大的就趴在步道旁的岩石上,手足們(可能全是相同性別)夥在一起相親相愛的,毫無懼色。雖然是同一窩蛋孵出來的,卻有大大小小明顯的差距。 爬行動物與魚類有個奇怪的現象,牠們沒有性染色體,其性別是由孵蛋時的溫度來決定的。譬如此地的鱷魚蛋在孵化的第二與第三週時若碰到攝氏30度的溫度,所有的蛋都會孵出雌性。若是攝氏34度或以上,就會孵出清一色的雄性。鑑於地球逐漸升溫,此一溫度決定雌雄的繁殖機制對該物種的影響是禍還是福?目前仍是未知數。對此課題有興趣者請參考科學家祝葉華的專題論述有深入淺出的解說。
寶寶們的特色是頭大身小,張著骨碌碌的圓眼,口中發出輕柔的 「歐歐」的叫聲,透著嬌嬌小奶娃的味道。
寶寶的媽就在一旁的水裏(上面圖右),好整以暇地閉目養神,毫不在意路旁有眾多遊客在寶寶旁邊指指點點、哇哇驚喜聲不斷。我問園警鱷魚媽咪怎麼不擔心寶寶會遭受攻擊?園警說你敢觸摸寶寶看看,牠們馬上會向老媽發出求救呼喚,老媽就會閃電般現身的。好險!早先看到寶寶們的超萌樣還真有摸摸牠們的衝動,還好沒有莽撞。
園警說鱷魚寶寶的敵人之一就是下面那個大藍鷺(Great Blue Heron)。牠此刻就站在不遠的路邊觀望著。大藍鷺可以一口就吞下一條小鱷魚,是牠們的天敵。我方才領悟到這是鱷魚老媽的厲害處,她故意把寶寶們展示在路旁讓遊客圍觀,有信心人類不會傷害寶寶;而同時因大藍鷺顧忌遊客,也就不敢過來囂張造次。難怪鱷魚老媽一副老神在在高枕無憂的樣。
近黃昏時正要經過一隻大鱷魚,牠突然高高揚頭猛力鼓脹脖子,並發出「轟轟轟」的雷吼(上下兩圖), 我倆嚇了一大跳。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陣仗。不解其意,但是可以感受到這絕不是友善之意 。現在沒別的遊客,就剩我倆,而步道不寬,還真叫人躊躇。稍後牠似乎平靜下來,我們三步併兩步地奔離而去。
另外,若從大王耶中心一路開到底,就到了火烈鳥訪客中心(Flamingo Visitor Center在120公里外)。此點位在沼澤與海洋的相接處。因此可以看到兩種鱷魚:短吻鱷(alligator上面所有的圖示皆為短吻鱷)與普通鱷魚(Crocodile 下圖),兩者屬於同目不同科。 兩種鱷魚長相類似很難分辨。這回我下定決心要弄個清楚:短吻鱷通常生活在淡水中,嘴部寬短成U形;鱷魚則生活在鹹水中,嘴部細長成V形。此外,鱷魚在閉嘴時下排牙齒會顯露出來,跟上排牙交錯(下圖)。短吻鱷則看不到下排牙齒。
火烈鳥中心有遊船載你在沿海河道觀賞野生動物。很可惜我們只看到幾隻水鳥。不過天青水藍視野遼闊,非常賞心悅目。聽說秋季是眾鳥南遷季節,那時還可以看到許多只在佛州暫時落腳的候鳥。 這回在大沼澤地公園看到眾多鱷魚非常過癮。鱷魚惡模惡樣、力大無窮,不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碰見牠都會退避三舍。而鱷魚攻擊人類的事件也偶有聽聞。然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有隻小貓膽大包天,敢於挑戰上岸的短吻鱷,出爪打發牠們回到水中。聽來不可思議,有若動物世界的大衛力抗巨人哥利亞的版本。本來眾多觀光客來此看鱷魚的,如今轉而變成看貓咪了。牠因此大出風頭,大名為麻格西(Mugsy)。下面的小影片即為麻哥西威風八面的演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