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7 00:19:48瀏覽94|回應0|推薦1 | |
07 – 一、讚淨土超勝 之二 “與悟開師書” 我所知的淨土法門,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其高超於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若簡略地說,一言、一句、一偈、一書,都可以含括所有;若廣而推說,即便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天台、華嚴、法相、三論、律,亦可指禪宗之潙仰、雲門、臨濟、曹洞、法眼)諸祖師之妙義,也無法詮釋完備。縱使欲饒益大地眾生同成正覺,出廣長舌,施以神通力、智慧力,用塵說(微塵)、剎說(草木國土)、熾然說(經常)、無間說(無間斷)之法,又豈能說盡?顯見淨土法門之不可思議。 試觀《華嚴》大經稱王於三藏瀚海,然末後一著,還要歸重於普賢十大願王。《法華》奧典妙冠於群經,經中要言「聞即往生,位齊等覺(人人皆可成佛的一乘了義)」。則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者(指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都有其由來。又如文殊師利之《發願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勸進。如來授記,於《大集經》中說:「末法中,非此莫度。」龍樹菩薩於《十住毗婆沙論》中說此乃「易行道,速出生死。」則往聖前賢人人趣向淨土者,豈是徒然而為的呢?(亦出自〈勸發菩提心文〉)真可稱作是「一代時教(佛陀自證道到入滅所說教法)皆念佛法門之注腳也」。 不但如此,舉凡六根所對一切境界,所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見聞覺知、聲香味等,哪有一個不是闡揚淨土的文字呢?寒暑代謝、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侶邪見,哪一樣不是提醒當下人速求往生之警策呢?廣說諸法又怎能說盡呀! 用一言來統攝,即所謂「淨」也。淨極則光通(出自《楞嚴經》),非至妙覺,但淨字一言豈能輕易統攝承當嗎?若研讀〈六即佛頌〉,便可知道了。 用一句話來說,便是「信願行」也。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淨土一切經論,皆發明此旨也。 用一偈來說,即是「讚佛偈」也。舉正報以攝依果,言化主以包徒眾(出自智者大師《觀經四帖疏.序》),雖然只有八句,淨土三經(觀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大綱盡舉也。 用一書來說,為《淨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為蓮宗之寶鑒。痛哭流涕,剖心瀝血,稱性發揮,隨機指示;雖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捨此則正信無由生,邪見無由殄(糟蹋)也。 (錄自《文鈔正編.與悟開師書》) 註一:聞即往生,位齊等覺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云:「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是謂「聞即往生」。又云:「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可知即是「位齊等覺」。 註二:文殊發願,普賢勸進 《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後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文殊、普賢,是華嚴會上輔佐毘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此二大菩薩所陳述的行願,以及他們說法度眾生的內容,無不是以念佛為基礎,以淨土為歸宿。 註三:念佛得度 「末法之中億億人修行,罕有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此語祖師大德們常舉用出於《大集經》,然於經中並未見得。蕅益大師所著《阿彌陀經要解》跋語說:「經云:末法之中億億人修行,罕有一得道者。惟依念佛得度。」此所云不論是經說或蕅祖觀點,其義理與教理是正確的,即是學佛要—「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 註四:六即佛頌 為宋代普潤大師所撰。大師俗姓戈,諱法雲,字天端,號無機子,江蘇長洲(蘇州)人。學通內外,宏揚天臺教觀,專修淨業。徽宗政和年間,帝賜紫衣,號普潤。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1158)念佛坐化,壽七十三。 六即佛頌: 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名字即佛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蹉跎 觀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 心心寂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相似即佛 四住雖先脫 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裏見花紅 分證即佛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 究竟即佛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註五:讚佛偈 善導大師〈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註六:淨土十要 為明代蕅益大師所選定的十部淨土專文,包括:一、阿彌陀經要解;二、往生淨土懺願儀、決疑行願二門;三、觀經初心三昧門、彌陀經行願儀;四、淨土十疑論;五、念佛三昧寶王論;六、淨土或問;七、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八、西齋淨土詩;九、淨土生無生論;十、西方合論。 淨域--2012.07.07 待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