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39 編者(李淨通居士)之言
2015/08/24 19:13:04瀏覽180|回應0|推薦3

339 編者(李淨通居士)之言

 

    蓮宗十三祖靈岩印光大師,乘大願輪作如來使,奮起於末法蒼茫之際,專修淨業圓悟真乘。以餘門修道,解脫綦()難,惟依念佛得度生死;遂專提淨土一宗,普攝群機。法語流傳遍於中外,崇仰而求皈依者,何止數十萬人。平生修持之猛、誨人之切,近代僧伽鮮能望其項背。而末後一著撒手便行,瑞應昭然了無障礙,使見聞感歎信向益堅,尤為徹悟老人後所罕見。

    淨通忝列門牆,未獲親炙而師已示寂,恨深恩之莫報,悵請益之無由,輒取吾師遺著昕夕披覽,熟讀而深思之,覺其中一字一句,皆昏衢之慧炬、苦海之慈航,如塗毒鼓聲聲普聞,如大圓鏡光光交徹。惟辭豐義博未易猝解(一下子明瞭),乃掇其至精至粹之言,或意義同而下語殊勝微妙者,提要鉤玄(舉出綱要探索精微)錄為一編。惟所取者限於正、續二集,吾友唐慧峻居士猶慊其未足,乃商之妙真法師(印祖四位近侍之一),取《文鈔》三編之未付梓者供余采掇,俾閱之得窺全集菁華而收宏效。

    ()《文鈔》正、續、三各編,共選得精要三百三十三則,仍按《正編嘉言錄》編次分列十科,並逐句詳加圈點以醒眉目,名之曰:《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置之座右以資尋(參考)繹策(推究)精進而已,未遑(閒暇時)以示人也。間者(期間)為滬(上海)(蘇州)諸大德所聞,索讀一過。以(認為)所錄雖不及原書之十一,而佛祖之心傳、聖賢之道脈、淨土之奧旨、持名之奇勳,凡吾師所稱性而談、如實而說者,採擷靡遺(少有遺缺),嘗海一滴可知全味,乃集議刊行以餉同倫。復承了然、德森兩法師,遵照原著詳為鑒定,而始臻完善。

    昔大師〈答酈隱叟書〉有云:「某之文,雖無大發揮,而初機閱之,則禪淨之界限分明。自力佛力之利益大小,明如觀火,自不致欲了生死,不知路頭。並於一切法中,見其法法圓妙,不至無所適從。」又〈答永嘉某居士書〉云:「勸一人生淨土,即成就一眾生作佛,凡成佛必度無量眾生,而其功由我始,其功德利益,何可思議。」夫大師(印祖)度生之心,盡未來際,固無窮盡。惟願讀斯編(此《菁華錄》)者,依教奉行廣為演說,或斥資流通自他兼利。不惟獲無量無邊之福德,且不啻與大師謦欬(談笑)相通、法流相接,其淨土之生操左券矣。淨通智慧狹劣,於吾師廣大精微之遺訓,稍窺藩籬(只見一隅)未窮涯際,遺珠之憾實所難免,尚冀當世大德有以教之。

西曆一九五四年甲午孟秋,菩薩戒弟子海鹽李淨通,法名宗敬,識於上海聞性廬,時年七十有七

 

淨域—2015.08.24

 

 

 

 

   

接下文  340 附錄 印造經像之功德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28662999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286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