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34 復何槐生書
2015/08/21 18:00:18瀏覽156|回應0|推薦1

334 十、標應讀典籍

之﹣十四 復何槐生書

 

    欲知禪淨之所然,非博覽禪淨諸書不可。即便能博覽,倘若無擇法的智眼,也會成為望洋興嘆,渺茫不知其歸處;所以,宜當專閱淨土著述。然而,淨土著述甚多,未入門之人,猶是難得其綱要。欲向求引人入勝,能將禪淨界限、佛力與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滯、語言淺顯又意義平實,作為進一步研究古德著述的初步嚮導者,就屬《印光文鈔》了。但願你能息心研究,便能自知佛法義理。 (錄自《文鈔正編.復何槐生書》)

 

註:印光文鈔

    印光大師陜西郃陽人(1862-1940),俗名趙紹伊,字印光,法號聖量,別號常慚愧僧,為淨宗第十三代祖師,相傳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

    幼隨兄讀儒書,頗以傳承儒家聖學自任,應和韓愈、歐陽修闢佛之議。後病困數載,悟前非而頓革先心,投終南山南台蓮華洞寺道純和尚出家。後至湖北蓮華寺充當照客(接待員),得讀殘本《龍舒淨土文》,知念佛往生淨土法門是當生了生脫死的要道。

    受戒時因善於書法,凡戒期中所有寫法事宜悉為代作。寫字過多傷眼,由而體悟身為苦本,即於閒時專念佛號,夜眾睡後復起坐念,即便寫字時亦心不離佛,後來眼疾竟得全愈。由此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而自行化他一以淨土為歸。

  二十六歲到河北懷柔紅螺山資福寺,入淨土道場念佛。三年中,除念佛正行外,研讀大乘經典,妙契佛心淨業大進。三十三歲,應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之請,護送藏經南下;住法雨寺藏經樓閒寮二十載,勵志精修深入經藏。間或受寺眾堅請,乃為講授淨土經典,講畢旋即閉關。印祖素不喜與人來往,多以文字答問,亦不願人知其名,於寮房書「念佛待死」以自勉,晝夜持佛名號。

    五十二歲時(1911),高鶴年居士將大師文稿數篇刊入《上海佛學叢報》,署名常慚。人雖不知為誰,而文字般若已引發讀者善根。徐蔚如、周孟由諸居士見之,歎譽云:「大法陵夷,於今為極,不圖當世尚有具正知見如師者,續佛慧命,於是乎在。」於是,一再蒐集印祖文稿,刊為《印光法師文鈔》,於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及佛學界內部廣為印製流通,印祖德名由此而騰譽海內外。

 

感悟:印祖自謙《文鈔》為入門嚮導,然所言實發於淨土易行之道。雖《文鈔全集》處處指歸,但罕有人能盡讀,李淨通居士(浙江海鹽人,生卒於1878-1976年,本名開福;前清秀才,創辦浙江民報兼總編,不畏軍閥權勢,曾任浙江省縉雲縣縣長)彙編《文鈔菁華錄》風行蒙世。此書一九五四年在上海刊行時,圓明講堂的圓瑛法師於一九五二年歡喜作序;後重刊時,一九六八年囑在台的同門好友李炳南(雪廬)老人作新序,更見此書之濟世利民。

 

淨域—2015.08.21

 

 

 

 

   

接下文  335 十、標應讀典籍

之﹣十五 禪淨雙勖序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28442420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28388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