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 實戰篇(中) 實戰與對待
2013/10/25 00:27:06瀏覽261|回應0|推薦0

.


“睡眠呼吸中止症” ---實戰與對待


“睡眠呼吸中止”的實戰觀察和過程:

先說明這位病患的資格:

“定量數字:80”。也就是說,每小時停止呼吸超過10秒的次數,平均為80次。以一次睡眠持續的時間為8小時計算,數學上的“沒有發生呼吸行為”的時間計算如下:
10秒*80*8=6400秒。
從這個算術題中,簡單而明白的描述就是:這個病患在一個晚上的8個小時睡眠中,共計有“至少超過106分鐘40秒”的時間是根本就沒有在呼吸的。


在實戰的觀察中,這個病患幾乎是每晚“上床就睡著了”。更確切的說,是他連白天時間都可以“隨時入睡”,而且是只要入睡,鼾聲隨時都會開始發出。
大約是在上床後至多5分鐘的時間,他就會開始發出輕微的鼾聲,大約在前30分鐘,這個鼾聲都是輕微而斷續的存在。
在這個同時,他的腹部會有明顯可見的,與呼吸同步的擴張收縮動作
然後,在某個不確定的時刻,他的鼾聲開始變化,大約在2到3個鼾聲之後,鼾聲反向的開始漸弱直到無聲,同步的,這時腹部也開始僅有微弱的漲縮動作。
這個寂靜的時刻是不確定的持續,可能很短,但也可能“夠長”的絕對超過10秒,隨後就是如同撕裂的巨大喘鼾聲,同步的則是腹部的激烈漲縮動作。
這個激烈的喘鼾聲只有一次,隨後的是持續2~3次的較大的鼾聲和腹部動作,再繼之的就是平穩的鼾聲,回復到剛開始發出鼾聲的起點,某些時候,也會完全的回復到初入睡的輕微鼾聲狀態下,做為下一個激烈循環的開始。

整夜,這個動作和鼾聲變化,就是這麼的持續循環著。但是持續發生的總次數,則會超過症狀定量描述的80單位,因為呼吸停止少於10秒的次數並不在少,只是不列入統計;而算作“1次”計數的時間,確實是超過10秒,但是並沒有說明時間的延續短長。


因為病人睡眠時期中的呼吸,始終是在通道阻礙或完全抑制的狀態下,所以病患的睡眠就始終不能達到“深度”的描述,意思就是說,不論病患入睡的時間有多少,他的睡眠都始終是在上二層的狀態,雖然他都累的“始終在入睡”中!
這就是為什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始終睡不飽的原因,也造成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永遠都累,隨時都想“睡一覺”的結果。


從這個過程觀察中可以明確的說明:“病患在睡眠過程中並沒有醒來”。咽喉部位的組織肌肉發生塌陷封閉,這是不可控制的“放鬆”結果,在正常狀態下,這個塌陷是在有限度的範圍中,依然保持著呼吸道的暢通,但是在罹病的情況下,塌陷會持續的直到封閉而使呼吸不能進行,當肺部得不到外界的新鮮空氣時,血液中的缺氧狀態會自發的引起中樞反應,刺激腹部的大動作,促使肺部產生足夠的空氣壓力去沖開咽喉部位的通道。
因為這個過程并不需要,實際上也沒有去產生喚醒的刺激,所以睡眠中的病患依然是在睡眠狀態中,變化只是在睡眠層次的深淺。不變的則是“呼吸中”和“呼吸停止”的反複和持續。
但既然是呼吸通道阻礙,所以“呼吸的量不足”也是始終不變的,是在持續的睡眠中始終都不足的行為。
因為呼吸的量,或者說是睡眠期中的氧氣吸入量始終都不足,更始終都缺少進入“深層”睡眠的機會,所以身體的“疲勞”也就沒有得到完全足夠的“歇息”需求,這就造成了“睡了也還是累”的現象,甚至可以造成“越睡越累”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沒有進入深層的睡眠兼氧氣量不足,而不是一夜醒來幾十次,更不是幾百次的“猜想是”。


睡眠呼吸機的作用既然是在持續的提供必要的空氣壓力,所以呼吸通道就會始終的被空氣壓力撐著而保持暢通。當組織肌肉的塌陷力增加的時候,呼吸機的出壓也同步的上升抵抗,因此在呼吸機的運轉記錄中,可以從它的二維圖表看出這個完整的壓力變化。
因為壓力是始終存在而保持呼吸道的暢通,產生鼾聲的組織機制就被限制,所以使用著呼吸機的病患是不會再發出鼾聲的,不論他是用的鼻塞式的還是半面罩式的,鼾聲都不再發生,
也因為這個保持呼吸道暢通的結果是被動發生的,因此病患在不使用呼吸機的睡眠中,將依然的會回復到原先狀態,鼾聲也依然會發生。不論呼吸機使用了多少年都是一樣,因為它不是治療而只是輔助工具,正如同近視眼鏡的角色是一樣的。可以讓你看的清楚,但是沒了眼鏡也一樣的得回歸近視眼,看不清楚!
這個意思就是說,睡眠呼吸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的終身裝備,無日可缺。


“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一定的程度上,和“重症肌無力”是有關聯的。這並不是說“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會發生或存在“重症肌無力”的病症,而是反過來的說,是“重症肌無力” 的病患,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會伴同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
這個理由是在於咽喉部位的組織無力。當“重症肌無力”的病程發展到相對嚴肅的程度時,咽喉部位的組織肌肉,也會同時發生塌陷而影響到呼吸道的暢通,其結果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呈現。在病情更一步的延續下,呼吸道堵塞就不是只在睡眠中發生的病狀。


同時間,必需厘清的事實則是:“打鼾,並不代表擁抱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打鼾是在人人的身上都可能發生的事,唯有在發生其它病理的伴同條件下,所發生的規律特異的打鼾行為,才需要考慮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而這個發生,並不具備醫理上的前後延伸關係。



上篇:  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 實戰篇 (上)

下篇:  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 實戰篇 (下)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917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