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冒是現代人類史的最大幽默
2016/06/14 00:27:03瀏覽246|回應0|推薦4

.


“感冒”,這二個字,從現代人類出生之後,和他的成長一樣的幾乎就是同步的“必須過程”。但是,人人都會指著那個感冒中的對象說“嗷,你生病囖!”
所以,感冒就是病!
但是,千古以來的,這個“病”卻始終的又無法“確定”,更遑論說“對症治病”了。
不過,在另一方面,這個不能確定的“病”,卻確定了天文數字下的“鈔票”來去。

人人都關心鈔票的,那就先描述一下什麼是“天文數字”的真諦。
以具體的“美國”來說吧,因為也只有他們的社會才存在了具體的數字:

每年因為普通感冒而就診的次數高達7500萬~1億次之間,所花費的金額高達77億美元。
每年花費29億美元購買非處方藥以及4億美元購買處方藥。
孩童因為感染普通感冒而錯過的上學日每年約有1億2200萬~1億8900萬天。家長為了待在家裡照顧小孩也損失1億2600萬個工作天,另外損失的1億5000萬個工作天則是因為僱員罹患普通感冒而請假,佔了所有折損工作天的40%。
與普通感冒相關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200億美元


這只是占全球人口三十分之一的美國,好在台灣就在眼前,那麼在台灣,舉凡與“醫、藥”有關的“地方”,什麼東東最多?
毫無懸念的:“感冒”。
凡此一切,徹底而明白的說明了:“感冒是病,是個價值連城的不治病。”


所謂的“不治病”,首先是說的無藥可治,其次是說的無從醫治。而相關的,價值連城的“藥品”“處置”,從本質來說,都不是在“治病”,而只是“緩解”這個“不治病”所呈現的症狀。

因為是“不治病”,所以連玩“醫、哲”的英國人,他們在1946年由醫學研究委員會所成立的感冒專研單位,也只能在1989年7月宣告無功而關閉。也所以,七十年後的今天,鋪天蓋地下的藥品廣告,說能做的,也只是“有效的緩解感冒症狀。”
醫生會鄭重的提出警告:“抗生素不能治療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無法醫治感冒”。
醫研則小心的提出不同“意見”:“ 維他命C的效果在大多數的研究是令人失望的,只有在特定情況中,在大量運動下有效果。”

這說的是西醫,那麼中醫呢?
中醫從來沒說過病毒細菌之類的東東,所以感冒也不例外,而同樣的只是“氣、理”!所以,中醫同樣的不能“治療感冒”。

所以...,因此...,
結論就是:“感冒症狀是個偉大的事業,攸關天文數字下的經濟活動。”至於引起這個症狀的病因:“感冒”,既然是個“不治病”,也就........


千古以來,對於引起感冒症狀的病因,被列為“嫌疑犯”的“病毒”多達200種以上,其中的主流還都是“帶了皇冠”的,不過下一句則是:“事出有因,查無實證”,而其中唯一嫌疑重大的則是“鼻病毒”,但是也有下一句:“50%的嫌疑”。

豈不幽默啦,當人類都可以複製DNA的時候,竟然不能對付感冒病毒,七天就可以拿出禽流感疫苗的時候,竟然不能解讀感冒的病理。200年的現代醫學,唯一能做的是“大家一起來,來緩解症狀”!

於是滿街的“預防醫學”當道,人人都有機會扮演“西部俠盜”,蒙面遮嘴之下,只剩下二眼外漏。於是,在“緩解症狀”的開架之中,蒙面俠的裝備也就繼而大行。

有用嗎?
天知道!

只知道醫學文字中倒是沒少這段:“感冒病毒通常經由飛沫,或是直接接觸受病毒感染的鼻腔分泌物以及接觸其他病毒的汙染物,但這些主要的感染途徑並未被完全確定”。


在醫學上,感冒被定義為“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情況下的解讀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問題是,這個“病毒性感染”卻是“狀況不明確”下的文字!
更為幽默的則是來自於醫學本身的文字:“大部分症狀通常在七到十天內可以解除,但某些症狀可能會持續三個星期以上。”
這段文字和民間掛在嘴上的:“感冒自己會好的啦”區別在哪裡?

更近一步的,同樣是醫學文字上的:“感冒症狀大多是由人體的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而不是病毒造成的組織破壞。”


這就很幽默了。
從一切相關的研究中,說明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造成“感冒症狀”的兇手,卻是自家的“免疫系統”。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免疫系統是在主動下對付外來病毒的,這表示病毒是可以,是需要“對付”的外來入侵,那麼現代醫學怎麼就“無從著手”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因為“老人家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所以要施打“疫苗”來增長免疫能力。如果這個醫理合乎邏輯、又有功效,那麼結論豈不應該是:“自家免疫系統可以阻止感冒症狀的發生”?
之所以發生這個矛盾的理由是:“感冒病毒本身並不產生症狀,而是在病毒入侵下,因為免疫系統而產生的”。果如是,那麼施打疫苗說增長免疫能力,豈不是讓免疫能力繼而引起“症狀”的反應?產生這個質疑的理由則是:“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論證說明了“可以阻止感冒病毒的入侵,其中也包括了疫苗!


撇開這些醫學文字,說說經驗吧。
大熱天的去登山,累到汗流浹背的。轉了個彎是個大山背,恰好還是個風口,突然就打了個冷顫。
三月,大好的天,早上出門說去走走,因為屋子裡太陽還沒曬屁股的,所以穿了件棉襯衫。然後來到了海邊。頭頂著太陽的腳踩著熱砂,棉襯衫之下活像“阿拉伯的勞倫斯”,然後進了車子,發動引擎後的第一時間,是冷氣風口的四級強風對著臉。接著就是二個噴嚏的。
還有還有,八月大暑的天,22度冷氣房裡的人蛇大戰,然後,升天之後的一陣虛脫之下,突然寒意包圍。當然不是說的我自己。
所有的這些,緊接著而來的就是頭痛,就是喉嚨不舒服,就是噴嚏,就是鼻涕,然後就是發燒。然後更不巧的,是什麼都沒有,只是要不斷的去跑廁所,還更可能的同時需要兼用到痰盂。

這是招誰惹了誰的,病毒嗎?


倒是英文的“catch cold”比“傷風”二個字更為傳神。中醫則有“風寒入侵”的描述。如果是這樣的描述,故事反而沒那麼多學問。
人體的自然呼吸是靠著皮膚面層的毛孔,當這些開放的毛孔突然受到了相對低溫的刺激時,自然的反應就是“收縮”。
當人體內所產生的熱,不能適當的經由毛孔去平衡時,多餘的熱量就會累積在體內,結果就是使體內溫度上升。這個喔,老古人早就說了:“感冒發燒啊,去蓋它三層棉被睡一覺,出了一身汗的就好”。
至於其它的相關症狀,反正是在有感應的“第一時間”下,立刻努力而勤奮的,就如同有仇那樣的,雙手按壓著搓洗臉部,直到鼻子和臉部都覺得舒適為止,一般還有點用,但如果是在捷運車上打了噴嚏的,那就是死路一條的等著症狀一一呈現。
還有就是,如果第一時間的搓洗不管用,隔了一會的繼續鼻涕噴嚏的,那也就只有等著迎戰的啦。

說到“傳染”這事,這個其實很懸疑。所有的醫學文字都沒忘記說“傳染”,但是接下來的文字則是一樣的:“途徑不明”
辦公室裡面只要有個人扮演了蒙面俠,那個人就必須坐立不安,因為突然變成“眾望所歸”的對象,因為沒有人會願意讓自己扮演“禍源”的角色。但事實上,卻是所有的疑慮都在“不確定”之中。
辦公室中有人感冒了,就準定會有後續接班的或是共襄盛舉的嗎?
感冒的人一樣的必須進出廁所和洗手台,又有誰大叫:“我繼承了啦”?
但是在預防醫學下,這些事似乎是等同:“必將發生”!
倒是在“濾過性病毒”這樣的名稱下,口罩?
不知道!

只知道,如果現代醫學竟然對於看似最簡單的感冒束手無策,更不明所以,二百年來既不知道原因,更不知道對策,那麼史前文明的突然消失,也就不會太神秘了!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615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