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芝麻湯圓 要古早味的
2017/04/06 22:05:09瀏覽305|回應0|推薦1

.


 

買不到正宗的芝麻湯圓,DIY總可以的吧,所以下定了決心,元宵節,老頭要自己動手做,而且發下了狠心,不但要正宗的,而且是要做古早味的 “豬油芝麻湯圓”。

其實這個主意並不新鮮,多年前就已經“想”過這事兒,也“試試看”的動手過,結果完全不如人意,所以也就死了這個心。

要說這個主意,那還得先回頭來說說是“為什麼”?

 

古早的湯圓分三種,然後現代新創了一種,一共就有了四種。古早的三種算甜點,新創的,不知道。說古早的是甜點,是因為三種都是甜的,第一種是小粒實心的圓仔,還常做成彩色的紅白戰,但是習慣上會拿它當配料,比方說點一碗“紅豆湯加圓仔”就是,只有特殊場合才會端上一碗紅白相間的甜嘴圓仔湯。。

除了這第一種湯圓以外,其它不論古早現代的,都是有餡的。這第二種湯圓,算是主流,而其典型且正宗的內餡,則是芝麻,所以這第二種的湯圓代表就是“芝麻湯圓”。至於第三種,因為處於不同的地域和心態,其名稱則是“元宵”,所以這第三種的代表就是“芝麻元宵”。

芝麻湯圓和芝麻元宵,其分別就只是外皮的濕粉或乾粉。濕粉的外皮用手捏成型後放進內餡,然後搓成圓球。乾粉則是將內餡先澆上粉漿,然後在乾粉中滾動,粘裹上外皮成型。

然後就說這第四種,“鮮肉”的,所以是鹹的,所以湯中加菜加味,然後這當然就不能算甜點了,要算什麼?不知道。好在這問題也和老頭的狠心無關。

 

說這第二種湯圓,今天除了還存在的幾個老字號以外,基本上,大家都是在賣場冰櫃中自取。而事實上,也唯有在元宵冬至的時候,一些搶錢的麵包店才會加入供貨。至於第三種的元宵,那就真的是只有元宵才賣元宵了。

老頭不是北京人,對於元宵沒興趣,所以只專注於芝麻湯圓的追求,而既然滿腦袋的古早味,對不起,所謂的古早味指的則是“豬油芝麻湯圓”,就正是因為今天人人都談豬油翻臉,所以也就買不到“豬油”帶頭的任何食品,其實天知道有著多少豬油早已暗自進肚。

好吧, 沒有豬油,至少還有個“芝麻湯圓”在賣場冷凍庫中,而且都還是一級大廠掛的名,那就芝麻湯圓吧。不巧,是在品盡了所有名廠的湯圓之後,結論只有一個:““是芝麻湯圓,但既不是老頭要的”+“更不是古早味的””。

 

分三個方面來說“為什麼”:

第一,  粉不純正。(不是100%的糯米粉。)

第二,  芝麻餡不香。(還根本就沒有任何商家,敢在“芝麻湯圓”的成分中標明“只有芝麻”,而是標明了外加了一堆其它的“粉”,花生粉則成為了其中的必需品。)

第三,  沒有油花香。(但是這項論斷,可能對大多數人不會存在。因為高唱少油少鹽的,癌變進醫院的還越來越多,就不知道是讓真油真鹽害的,還是讓少量下的化學品給害的了。)

 

就因為市場上不但沒有古早味,甚至還沒有“真品”,所以老頭想到了要自己動手。一敗再敗的,隔了多年,這次是下了狠心來的決心。之所以敗了又敗,那都得怪現代社會給的門檻多多。

第一個先決門檻是“芝麻粉”。必須能找到芝麻粉,才有需要去繼續解決其它的材料,找不到芝麻粉,也就不必談其它的了。

之所以會有這門檻,去回頭想想當年聞名的,在仁愛醫院後面的麻醬麵配豬肝湯,為什麼今天反過來是全台灣的麻醬麵都沒有了芝麻醬的濃郁醇香?

老頭是只要看見了菜單上標示了有麻醬麵的,就必定要點一碗來看看,卻是再也沒有能滿意的。原因不在麵店,而是在芝麻醬,是因為今天的芝麻醬,早已不是古早的“純真”。“名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公升瓶裝的純真芝麻油,叫價早已經是“調和芝麻油”的數倍。所以今天的芝麻醬當然也就是“初榨以後的”瓶裝醬,要談“芝麻香”?

這也就正是芝麻粉的問題,既然是初榨之後製作的粉,那是要去問誰“芝麻香”?

所以,第一道門檻是要去找“未榨油的芝麻粉”。

 

第二個門檻倒是可以輕易跨過,是“棉糖”。

今天如果去了賣場,去找最細的糖粉,可能就是最細的砂糖粉末,但是這個依然不合乎古早味的三個字。因為古早的點心搞的要求是“入口即化”,但是細砂糖粉末做不到這個要求,想想龍鬚糖就能明白其中的差距。

那麼古早又是怎麼個賣棉糖的?

想想咁嘛店的格局,一個又一個的玻璃罐,一個臨一個的大瓦缸,棉糖就是裝在大瓦缸之中。勺鹽的工具可能是河蚌的殼,勺棉糖的工具就可能是個葫蘆殼。棉糖在瓦缸中活像麵粉一樣,但是麵粉會亂飄,棉糖倒是還好。用手指沾滿一手指的,整個手指伸進嘴中,手指還沒抽出來,甜甜的糖液就都已經過了喉嚨,。

這就是棉糖,是“入口即化”的關鍵條件。

 

第三個門檻是“豬油”,但不是五花肉的那個肥肉。肥肉可以榨油,但沒成為豬油前,絕不會自行“即化”,會“即化”的是“板油”,是真正的“一層油”,是用手指頭搓揉就會油化的那種。板油通常不在肉攤上,因為都已經被“預定”,會在肉販案板上的,一般就是邊邊角角剔下來的“下料”。

板油的奧妙是在它的結構,它是上下二層的薄膜,中央是油層。所以買回來之後的工作是要將上下的皮膜剝離,中央的油層再拿去絞細。漂亮的板油,沿著邊緣撥開一角,就可以大片的撕開剝離,但如果是下料,搞死了都還沒剝出多少油層來,如果是邊料,那更可能還是上下膜都結在一起的,根本就剔不出什麼油層。這些就都只能下油鍋的啦,炸出豬油“上海菜飯”用。

 

第四個門檻,本來以為好處理,但是敗了再敗之後才知道,要過很難的啦!

今天的市場上,別說是純水磨糯米粉了,而是連“純米粉”都已經買不到。不但是沒有一個商品“米粉”是100%,而是連驗不出“澱粉含量”的米粉都一樣的滿場賣。這就是“商人要有良心”下的衙門老爺成就。

老頭總以為,市面上那麼多的食品店家攤商,有糕有稞的處處皆是,當然上選的還是做年糕的。既然有這麼多的商家,總應該有人用“純水磨糯米粉”吧,所以趕在年節前去了市場,找到那個“知名”的糕稞攤商。

商家拍著胸脯:“像我們這樣有名的喔,用的當然是純糯米,都是我們自己水磨的啦,一年都不知道要用掉多少。”

結果?

結果一如全台最大品牌的包裝所標示的“100%純水磨糯米粉”。是元宵之前向糕稞商買了十斤“純水磨糯米粉”,今天依然有5斤始終佔用著冰箱的冷凍庫。

 

至於成品的差異,那就得看有沒有對比的條件了。

如果對於今天每粒要價25 元的芝麻湯圓有經驗,那就可以對比,否則也就沒有說差異的必要了,因為“不過就是個芝麻湯圓”罷了!

 

正宗的“芝麻湯圓”,在手工製作的時候,純糯米的水磨粉,要先柞水。在適量的含水下,用手去搓揉時,有點像砂漿,將手攤平了放在表面輕微顫動,整個手指和手掌會緩慢的下沉,就像一腳踏進積雪的那樣。但是非純正的糯米粉會活像搓揉水餃麵團。

將粉團搓揉成棒狀,然後撅成塊時,純粉會有著“脆裂”那樣的折斷感,非純粉則帶有點拉斷的現象;用手指捏成型之後要搓圓時,純粉表現的是“融合”,而非純粉則是“貼合”。如果用一片薄皮,貼在已經搓圓的表面,然後再繼續的搓揉它,純粉會繼續的融合,可以搓到表面圓順不見痕跡,但是非純粉則像貼狗皮膏藥那樣,就是有著貼合的邊緣。

如果將搓好的湯圓直接放進塑膠型盒,然後進冷凍庫。純粉的湯圓只有些許的坍塌變形,但是非純粉的湯圓,則會持續的坍塌,直到將型盒裡面的格子近乎填滿。冰凍之後,因為填滿在型盒的格子裡,要取出來時就知道有多費事。

水煮之後,在煮熟湯圓上浮時,鍋底只會留下少許的粘鍋,但是非純粉則有較大的粘鍋痕跡;湯圓上浮之後,如果關火溫鍋,湯圓持續浮在水面,如果是純粉,湯圓會保持表面的潤澤圓滑視感,但非純粉的湯圓表面會開始浮花。這個現象對於冷凍後的湯圓更為明顯,甚至該說是“嚴重”,因為煮熟上浮時,就已經連鍋中水都已經華舞繽紛啦。

 

為什麼賣場買來的不會這麼嚴重?

因為“添加”,因為“依照指示”去製作。而這篇文字,則是在誤以為是“純糯米粉”之下去製作的。

 

純真芝麻粉,沒有依靠任何的添加和掩飾,所以當咬開一口而噴香時,那是十足的芝麻香。

板油在製作芝麻餡的時候,已經完全的融入在了餡料之中,那是完全看不出來的一片晶亮黑色。而在水煮的過程中,它完全的液化和芝麻粉結合。所以在咬開的時候,那種順滑自然的“爆漿”,晶黑色的芝麻漿液,在濃郁的芝麻香攜帶之下,有著隱隱的絲絲油香相伴。在入口的時候,不帶任何粗糙感的外皮和餡料,輕輕的完全融化在口感之中。

這才是豬油芝麻湯圓!

古早味的。

 


 

 

.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9997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