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騎機車的 直行的外客正是陷阱
2015/01/12 16:02:49瀏覽263|回應0|推薦2

.


以比例算,臺灣平均每3人就有2輛機車,這意思就是大概有一半的人口都騎過機車。所以騎機車的攪和在意外事故中不算新聞,自求多福卻是唯一手段。
但是現在,連自求多福都嫌高調,因為開車的外客多了,風險陡增。


說外客,其實很矛盾,因為他們之中多少人,皮夾中的也是正宗的臺灣身份證,證上的出生地,千篇一律的香港。發證日期?這幾年的日頭!
這就是說的外客。

外客在臺灣開的車,主要的來源有二個,第一是第二人的車,第二是租車。
這二年來,新興的租車行一堆,比方說,看見了那個招牌上明白“直航”二個字的就是,你就不必聯想到臺商,而是“一貫作業”下的明白宣示。迷糊的是,之前看車牌就知道是“出租車”,但現在的新車牌,就不知道是要怎麼分辨了。反正是這些新車行,門口從雙B開始的直到大小“L”,什麼車都有,車牌卻都不是一眼明白的“出租車”。

扯這些都是廢話,說廢話只是在點明,開車的外客哪裡來的車?真有那麼多車嗎?然後就能明白為什麼“看不出來”,而且有那麼多的外客開車在路上!


外客在出門前都有概念的:“臺灣人路上開車比咱文明多了,而且事故責任明明白白,沒咱們的這個三七拆,所以在臺灣開車簡單多了。”
開車容易,租車簡單,鈔票還是一比五的,誰怕了誰的,所以路上的外客開車比你以為的不知道要多到哪裡去了!去日月潭乃至於冷門的北橫,臺灣還能有什麼地方不見外客開車的蹤影?

技術?這沒有什麼好說的,敢開車上街的,油門加煞車之下,誰也不比誰差!
問題是在路上心態!

臺灣人從小長到大,這方土地上的道路和路況,開車以及騎車的習性,互相之間的概念和默契,在取得駕照之前就都已經建立,莫名其妙和不上道的用路態度,當然有,那是比例,那是臨場情況。
但是隨著開車的外客大增,問題就不是這樣單純了。

去中山北路看是典型。
不論是南北向還是北南向的,之前幾十年都少見的,在外側快車道邊等候著要直接跨越慢車道右轉,難得一見!但是從去年開始,幾乎每天都有,特別是在長春路和民生東路口,再一個典型十字就是中山南路羅斯福路。
其實,這些也都不重要,反正沒交警幫大員玩轉“一路綠燈”的時刻,駕駛的決定永遠是對的,騎車的當然就只有“自求多福”。
好在騎車的也都“看見了”有車正備戰違規右轉,要煞車還是直接過去都能有所準備。

新增的風險是在他們那“外客”的“駕車意向”?

因為是外客,所以“人地生疏”是當然,“找路”是必然。
古早的時候,人地生疏之下,都是先停在路邊看地圖,要不就問路,現在人則是“谷歌大神”在手。既然谷歌在手,當然停車就免了,反正在駕駛座內,別說是用手機違規了,你什麼時間在路上看見交警攔下行駛的汽車說駕駛用手機的?

然後,谷歌只說了左右轉,可沒說要提前一個路口進慢車道,所以......
然後,看見了谷歌所指示的道路,於是專心一致,所以就搶進去了,典型的路口是延平北路下回轉進重慶北路的,必須切斷上橋的慢車道車流跨過去。一輛白色大L的休旅車,就是這樣臨時發現路標而直接切換二個車道進入重慶北路,機車緊急煞車躲閃而自己倒地,唉~自求多福失敗!


1月11日下午2點前後的市民大道,老頭的機車從東向西過了八德路口,前方的松江路口向西都是綠燈。老頭的機車在外側車道靠近人行道,在外側車道并行的黑色大車靠近中線。
老頭特地看了大車動向,雖然目前沒有方向信號,可並不表示待會不會右轉的。
到了松江路口的魔頭帽店面前,黑色大車依然保持著直線前進的態勢,所以老頭也很放心的繼續直線前進。
就在過了松江路口的第一道白線時,黑色大車竟然就直接的90度右轉。不錯不錯,駕車的證明了果然是好車,回轉半徑這卓越的!
老頭的機車就正好在黑車的右前門右側,僅僅一公尺的間距,別說是煞車了,發現它車頭橫過來的時候,車頭就已經正對向了他的後門。
老頭被拉下了馬來,車子也倒了,那一瞬間的昏眩讓老頭在地上掙扎了好久。
清醒的腦袋裡沒有別的,除了憤怒還是憤怒。

老頭盡了全力的只想做一件事,站起來罵人。
在路旁的人的扶持下,老頭終於站直了,駕車的和車上的人也來到了近旁。
老頭依著扶起來的機車,對著來人只有一句話:“我就是瞧不起你們這樣開車的。”“開了車就以為路上無人了”。
“我有傷我也會自己去醫院,不會哀求你們的。”
“救護車?不必了。”

一旁很關心的路人,關切的說等救護車來看看傷勢吧
另一位則關心的說這個情況下不適合再騎車的。
老頭都拒絕了,拐著腳忍著痛一步步的推著機車過街,到了對面的那個空地上,駐了車的,人也就就地坐了下來。
左側的腳裸,膝蓋和肩膀好幾塊大挫傷,所以膝蓋和肩膀處當然也是會痛的,但是更痛的卻是左邊胸口,那是因為車倒下時,胸口撞向了斜向上的車把手。

不說早年騎Vespa的每天來去中壢,就這幾年在路上的,老頭也沒出過意外。明知而且也已經提防了莽撞的右轉車,竟然還是落下馬來,老頭那一肚子的恨,不是只有恨自己的大意,而是恨這方天地的“有天無法”,而卻必須活在其中,相比之下,外客開車,橫豎一對一的事,2300萬人少一個又誰在乎了?

救護車遠遠的聽見聲音時,黑色大車就趕緊的又上路了。車上的人是到了路口臨時看見了松江路的路標,打了方向盤的就直接右轉,根本就沒說還要打方向燈或是看后視鏡的,哪來的還有那個閑工夫的。
這就是外客的用路態勢!

找路認路,抱著谷歌,或是臨時看見,不是急剎車的就是急轉彎,如果還能有那個本事照規矩做,他們的“文明”那二個字也就不會成為這個世界的頭疼事。

但是雙臂呼應歡迎他們的衙門老爺不會知道這事,因為一路穿著制服的,人人抱著按鈕,一路綠燈下的護駕,即使是再不文明的人,也只能在紅燈下等候。

違規?
等違規單打印出來時,駕車的也早回到老家吃過晚餐的洗過澡,正在抱著“毛尖”瞪著電視的,看他們那兒每年十六萬人車禍死亡的當天車禍新聞!

.

--------------------------------------

13日早晨,起床時,正落地的左腳適時的傳來一陣劇痛。老頭低頭一望,不得了,左腳裸也“一眠大一寸”的長肉啦。
伴同著這一陣劇痛,老頭的心頭也再次的涌出一陣暴怒。明知道也提防了萬一遇上不上道的駕駛,為什麼還是被拉下馬來,是老天爺在暗示老頭時間到了是嗎?
老天爺,你就說的明白點吧,老頭寧可對著那個不上道的駕駛車頭正面,也根本不願意這麼的倒在後輪旁!

腫?這事只能熱敷,貼上狗皮膏藥的也不管用,但是有傷口在,要敷也只能敲敲邊鼓那樣的在四周做做樣子。這個傷、這個腫還有伴隨的痛,至少大半個月的才能回復。
大半個月?見傷忍痛的結果也就只有一個了,是在不斷叫喚下而日漸堆壘的“恨”!無獨有偶,眼睛還得看,耳朵還得聽,伴隨這傷和痛的是沒完沒了的骯臟和GBDZ的新聞!
原來,這就是老頭見閻王前還能茍活殘存的條件!

.
.

-------------------------------------

今天這是第八次換藥,腳裸上的那個50元銅板大的傷口,似乎并沒有比原來小,顏色依然是紅黑一片,顯然老頭的傷口復原條件也退化的差不多了,好在見閻王的時日也快了,差就差一點吧。
傷口復原慢還能視若無睹,只是那個腫痛實在是讓人難以不叫苦,自作孽就是這個的啦!
躺平的時候,或是腳部抬高一點的,倒沒什麼感覺,但是只要腳一落地,就立刻能感覺到體液往下硬塞的腫痛,更別說是上樓梯時的必須左腳輪流支撐時的刺痛。
看這樣子,別說是再一個星期了,可能前後慢慢消磨一個月都是可能。

16歲接觸第一代的青鳥1.2,18歲玩弄教練場的美國大車,直到30歲才去考的駕照,至今除了超速罰單,還沒出險過,反看這些時日的新聞,開車似乎是越來越像玩卡丁車了。

幽默的是,四個輪子的拉下二個輪子的,前有保險承擔的後有“賠二個錢就是了”墊底,就算開卡丁車又怎樣?

.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20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