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30 19:53:00瀏覽3634|回應1|推薦22 | |
有一次,我遇到一家生技公司總經理,在餐桌上閒聊到一個話題,台灣企業老板怎麼看待生醫產業,這位總經理舉了一個妙喻,他說有位外國人到他們公司參觀,想了解公司董事長經營心態,「究竟是在養豬?還是養兒子?」 「你如果把研發成果當豬在養,你想的是如何養到肥、養到好看,從一開始就努力尋找好買主,選擇適當的價格就賣掉、宰了。 如果你把研發成果當養兒子,在兒子開始振興家門前,你會考慮大學畢業了還不夠,還要培養他去唸博士。」 這個傳神又有趣的比喻,一開始其實是在談「永續經營」,這四個字,很多企業都相當重視,但究竟適不適合用在生醫產業,值得探究。 我問這位總經理,台灣很多企業老板,不論是大集團還是中小企業,在所謂的生技領域剛開始有一初步研發成果,譬如剛取得專利,怎麼就開始想著要蓋廠、要掌握市場通路,如果是大集團,就在想如何為自己下一世代產業重心找目標。 如果這些選項都沒有答案,他們會認定這個產業沒希望,不適合台灣人,縱使集團市值千百億元,要他們出個一億,難啊! 我舉了一家化學公司為例,這家公司在自己的本業之外,曾經很努力朝原料藥領域發展,且成績不錯,聽說後來有一家國外公司看中他們的成果,想買下整個原料藥部門,但是這家公司老板不捨,他覺得這個部門是自己費心養大的孩子,怎麼可以為了短期利益就要賣孩子呢? 還有其他例子,曾經我到南部遇見幾家小企業,他們可能是田間發明家、可能是新飲品開發人,但共同特色,都是資金不足,所以沒有能力大規模量產,錯失了很多國內外客戶訂單,他們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對大企業的洽詢充滿疑慮,擔心要是和大公司合作,自己一定會被犧牲掉,有很多次我都聽到類似的一句話:「這是我自己生的孩子,我甘願自己慢慢養大」。 和我討論的這位總經理是一位專業經理人,他不是出資的公司創辦人,他告訴我「養豬和養兒子」的比喻。 不過,當我問這位總經理,他的公司究竟在養兒子還是養豬?他的回答是,這個問題還沒問董事長,所以也不知道答案。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