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25 08:00:45瀏覽5924|回應9|推薦160 | |
好山好水,景色怡人 – 台灣印象留影 (22) 『已經記不得上一回來花蓮是什麼時候,但起碼有30多年了,他們的眼睛無不睜大,並且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這是一段在住宿飯店與工作人員閒聊時的情境。 的確,從上一次到花蓮至今,最少相隔了30多年,稀薄的記憶裡,只剩下太魯閣牌樓與長春祠模糊的印象。過去幾年返台,並非不曾興起一遊花蓮的念頭(我一直對每年舉辦的豐年祭深感興趣),可惜每每不是因為季節不對、又或是碰上旅遊旺季火車一票難求及其他因素等,始終與花蓮錯過。直到今年11月上旬,終於讓普悠瑪列車載著我駛進花蓮火車站,展開我與花蓮相隔數十年的再次相見,畢竟我不會再有另一個30年可以等待。 花蓮,一處大自然特別眷顧的地方,擁有許多壯闊的山水美景,可謂台灣美麗景致的代表。花蓮古稱奇萊,又因花蓮溪東注於海,其水與海濤激流迂迴澎湃,而稱為洄瀾,後人諧其音稱為花蓮。 花蓮是台灣最大的縣份,東臨浩瀚太平洋,西倚雄偉中央山脈,擁有巍峨的高山、蔚藍的天空、浩瀚的海洋、景色秀麗的縱谷、以及多元化的人文風貌,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花蓮遊蹤我分成兩篇,以下是第一篇的圖文紀實。 景 (2).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台中及南投三縣,是台灣第四個成立的國家公園,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園內高山突兀,峽谷深邃,奇景美不勝收,極具特色,享譽海內外。 景 (3).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位於秀林鄉,座落在太魯閣台地,中心內設置服務台、展示館等設施,提供遊客解說諮詢及詳細旅遊資訊,是遊客了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重要一站。 景 (4). 遊客中心環境清幽,青山環繞,讓人身心舒暢愜意。 景 (5). 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人士,排排坐在原住民雕像前,討論著他們今天所見所聞。這一次在台停留期間,兩處地方讓我看到許多外籍人士(或觀光客),一是花蓮(不意外);二是台北的象山步道(很意外)。 景 (6). 太魯閣牌樓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我想在台灣許多人的旅遊、家庭旅遊及畢業旅行裡,恐怕都有這麼一張牌樓照,否則好像是沒到過花蓮似的,的確,在太魯閣牌樓照一張相,幾十年來已經成為了到花蓮一遊的標準經典映像。我!當然也不能例外。 景 (7). 太魯閣牌樓,採中國宮殿式風格,與東西橫貫公路(俗稱中橫)同時建造,民國49年5月9日(1960)中橫公路通車後,從此成為中橫公路的象徵。雖然現今已有其他替代道路開通,在交通地位上已無早年唯一的重要性,但直至今日,牌樓不僅仍是象徵進入東西橫貫公路的指標建築,更是無數人心中重要的共同記憶。 景 (8). 清水斷崖,是台灣東岸的一大奇景,也是台灣十景之一。清水斷崖石碑,位於匯德景觀步道,是遊人拍照打卡之地標;步道上還設有一座觀景高台,可將清水斷崖及太平洋海岸的山光水色盡收眼底。 景 (9). 清水斷崖位於清水山東側,絕壁臨海面長達五公里,崖高一千多公尺,以幾近90度的角度緊臨太平洋,形勢險峻,非常壯觀,加上斷崖與太平洋形成海天一色,海水呈現出多層次的藍色景觀,令人驚艷讚嘆。 景 (10). 斷崖構成岩石主要是綠色片岩、片麻岩和大理石,由於岩性質地較不容易風化崩落,因此造就了雄偉險峻、山海對峙的清水斷崖特殊地形景觀,千萬年來巍然矗立於台灣東岸。 景 (11). 匯德景觀步道上的兩座涼亭,在群山環繞下,讓我一時興起彷如身在武林中高來高去的遐想。 景 (12). 一列火車正要駛進「新清水隧道」,右邊為「清水隧道」。 景 (13). 小錐麓步道,位於砂卡礑隧道外側,緊鄰立霧溪下游,全長650公尺,步道地勢起伏,東段多為階梯棧道、西段為自然原野山路;步道上一邊是立霧溪谷,另一邊則是山坡崖壁森林,步道在樹林中穿梭,林蔭蔽天,別有一番體驗。圖:階梯棧道。 景 (14). 步道的中段有吊橋橫跨過一道乾溪溝,一座是探索(繩索)吊橋,一座是棧道吊橋,可惜探索吊橋處於維修關閉中,未能一試扶繩而過的擺盪野趣。 景 (15). 西段山路步道,沿途林木茂密,從這裡經過幾個轉折後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入口。 景 (16).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全長約4.1公里,步道全程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台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所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全線並設有觀景平台多處,供遊人休憩賞景。圖:砂卡礑步道起點,從砂卡礑橋循著迴旋梯直下即可到達步道入口。 景 (17). 步行於砂卡礑步道,可以欣賞沿途峻秀的大理石峽谷、清澈迷人的溪潭、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是一趟豐富的景觀生態遊覽。 景 (18). 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山崖峭壁下,早年與山爭道開鑿之艱辛實難想像,讓人行走其中深感敬佩。 景 (19).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水流湍急,且水中含沙量少,因此溪水都能保持清澈。匯流口附近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溪石,這也是因為岩石崩落後未經長距離的滾動,因此保留了原有大塊巨石的形貌。 景 (20). 左圖: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旋律,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煞是奇景。右圖: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由天馬行空想像。 景 (21). 砂卡礑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岩石、矽質片岩與花崗片麻岩最多。 景 (22). 長春祠,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是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的225位人員所建。 景 (23). 長春祠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依地勢嵌入山壁間,祠旁清泉長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道飛瀑,如同一幅秀麗的畫卷,因此「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深具特殊意義的地標。 景 (24). 長春祠步道近年因受颱風及落石災害,多處設施損毀,處於暫時封閉狀態。圖:封閉修繕中的太魯閣樓。 景 (25). 長春橋於2014年新建完工啟用,長60.7公尺,寬3.7公尺,增建人行步道雙邊各0.9公尺寬。 景 (26). 左圖:三聖佛彌陀巖,供奉西方三聖及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右圖:長春祠步道入口,目前處於封閉狀態。 景 (27). 燕子口,為立霧溪太魯閣峽谷的一段大理石峭壁,峭壁上有許多小洞穴,是由河流與地下水長期侵蝕所造成的壺穴,因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間覓食或築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因此稱燕子口。 景 (28). 燕子口步道可以說是立霧溪太魯閣峽谷最為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有著大自然鬼斧神工,膾炙人口之景觀。 景 (29). 立霧溪太魯閣峽谷峭壁激流景致。 景 (30). 行走在燕子口步道,眼觀立霧溪太魯閣峽谷景致,既驚艷於大自然的天工,造就了如此壯麗峽谷;同時也驚嘆於當年開闢之奇工,完成了如此險峻公路。 景 (31). 慶修院,位於吉安鄉,為花蓮縣定三級古蹟,建立於西元 1917 年,初始名稱為「吉野布教所」,是一處充滿日式禪園風格的百年寺院。 景 (32). 寺院建築古樸,環境簡潔,是現今台灣東部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 景 (33). 寺院內供奉的是真言宗開山祖師空海大師和不動明王,至今仍舊保存了不動明王石刻、百度石、神龕、石佛等歷史文物。 景 (34). 左圖:長廊上掛滿著人們許願祈福的繪馬。右圖:寺院內供奉了八十八尊石佛。 景 (35). 鈺展苗圃,位於壽豐鄉,以園藝造景、樹木培育、草皮移植等為主要營運,近幾年因為所種植的落羽松樹林景致,成為了新興熱門景點。 景 (36). 落羽松隨著季節變化,從夏天的綠意盎然到秋冬的由黃轉紅,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色呈現。 景 (37). 在11月秋的季節,落羽松從翠綠漸漸轉黃,悄悄上演著一齣絢麗變裝秀。 景 (38). 碧藍的池水,散發出一股心情療癒的魔法,令人著迷。 景 (39). 幽靜的落羽松樹林面積不大,卻有著深邃忘憂的情境。 景 (40). 翠綠、褐黃、金黃、橘紅交織的落羽松樹林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波光瀲灔美景。 景 (41). Mr. Sam 山姆先生咖啡屋,位於壽豐鄉,一處坐落於花東縱谷間的童話小屋,是近年來的熱門打卡景點。 景 (42). 老闆一定是一位童心未泯之人,拚裝而成的餐飲販賣小屋,滿富巧思與創意。 景 (43). 咖啡屋是以三棟外觀造型不同的童話屋相連而成,前有花圃庭院,後有池塘綠地,讓人彷彿有置身在童話世界裡的錯覺。 景 (44). 咖啡屋內歐式仿古佈置。 景 (45). 雲山水,位於壽豐鄉,園區內有夢幻湖與落羽松森林景致,因為廣告及偶像劇的拍攝而廣為人知。由於湛藍翠綠的夢幻湖水來自中央山脈,加上兩旁景物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如夢如幻的山水交織美景。 景 (46). 雲山水園區為私人土地,以民宿型態對外經營,雖然也開放給民眾參觀,但仍有許多區域基於隱私是不對外開放。 景 (47). 夢幻湖源頭處的攔水壩石磚步道。 景 (48). 進入落羽松森林,必需踩踏攔水壩上的石磚步道進入,看著湖水從石磚間穿流而下,聽著水聲潺潺於耳,頗有水上行走之樂趣。 景 (49). 美,不在特定的色彩或季節時,只要心中有美,隨時隨處都有美景,在花蓮旅遊的日子裡,我看見了花蓮的美。 --- END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