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旅遊‧風情 – 香山公園篇 (北京遊蹤,大陸)
2024/11/05 16:30:32瀏覽2378|回應0|推薦70

景色宜人秋意盎然 - 大陸旅遊紀 (15)

送走盛夏酷熱,迎來秋高氣爽,即將踏上新的一回旅遊。

選擇暮秋初冬、春末夏初時序出遊已經成為多年來的固定模式,只要身體狀態及多方面情況允許,一直都是生活中期待的事項,也是長期以來對旅遊的喜愛和堅持。地球的壽命很長,自己的生命很有限;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出遊不是為了世界能看到自己,而是自己能夠看到世界,始終是我不曾改變過的想法。

一篇呈坎古村後續有一搭沒一搭的整理了2/3也沒完成,眼瞅著即將秋去冬來,趕緊把曾經整理到一半停擺的香山公園補齊完成,也算抓住了今年秋天的裙襬。

香山公園

原名靜宜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區,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早在元、明、清時期便是皇家離宮別院,每至夏秋時節皇帝都要到此狩獵避暑納涼,園內素有靜宜園二十八景盛名。清咸豐10年(1860年)和光緒26年(1900年)先後兩次遭到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劫掠焚毀,直至1956年開闢為香山公園才正式對外開放,並於1986年開始陸續修復了二十八景中的六景。香山公園現在已是北京市民秋季觀賞紅葉及登高賞景的熱門去處,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初,通常會有數十萬人湧入園區賞楓,人氣爆棚。

(全篇仍舊延續照片合併模式編排;獨立單張照片以幻燈片配樂方式於文尾播放)

拍攝時間:202311月。

(2). 秋意濃。

(3). 東宮門為香山公園的正門,門檐上懸掛了乾隆皇帝所題「靜宜園」赤金大字匾額。

取景香山公園景區入口。

(4). 穿過東宮門進入勤政殿景區。

取景勤政殿牌坊不同角度景緻。

(5). 每到秋的季節,樹上的葉子總會紛紛開起派對舉杯慶祝,只是眾多的樹葉顯然不勝酒力,或紅或黃著臉,靜靜醉躺在大地和池水上。

取景勤政殿前漢白玉石橋和月牙池景緻。

(6). 勤政殿,始建於清乾隆10年(1745年),是乾隆皇帝來園駐蹕處理政務及接見王公大臣的場所,由正殿、配殿、朝房、假山、月牙池等組成,1860年焚毀於英法聯軍。現今宮殿建築是於2002年依照清宮檔案圖樣在原址上重新復建而成,是為香山公園具有皇家特色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取景宮殿建築和殿內陳設。

(7). 風來過,落葉知道。雖然沒有遇見秋葉最紅艷時刻,但是又何妨,不論是紅妝艷抹,還是淡雅素顏,甚或是葉落謝幕,都遮掩不住秋自帶的魅力和韻味。

取景勤政殿周遭景緻。

(8). 紅黃交織的葉色和古建築在秋日裡相遇,擦出了大自然獨有的絢麗浪漫。

取景勤政殿周遭景緻。

(9). 靜翠湖,一池碧水,三面環山,林木蔥郁,幽靜宜人。

取景靜翠湖湖岸對瀑亭和周邊的翠微亭景緻。

(10). 致遠齋,取自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與琴齋聽雪軒三部份建築共同組成,初建於清乾隆13年(1748年),是乾隆皇帝在香山處理政務之場所,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2015年按照清繪圖檔案復建。

取景致遠齋前院和齋內陳設。

(11). 取景致遠齋迴廊與身穿清宮服飾的女士。迴廊內的花窗式樣無一相同

(12). 知松園,內植百年蒼松翠柏百餘株。

取景知松園石碑和松柏景緻。

(13). 眼鏡湖,鑿建於民國時期,由兩座水池構成,因形如眼鏡,故而命名。

取景眼鏡湖、水簾洞、佳日亭景緻。

(14). 取景眼鏡湖上漢白玉石橋周遭景緻。

(15). 左上圖:停止營運的索道。右圖:索道站建築。左下圖:園區內標語。

原本打算搭乘索道上到山頂香爐峰,未料索道從3月份開始便因安全疑慮停止營運,徒步登山大概要11.5小時,下山1個小時,不包含中途多個景點走覽時間,屈指算下來全程起碼要耗時3.54小時,考量後決定作罷!實在也是因為已經連續四處行走了10天的行程,體力有些乏了,後面還有兩天既定行程,保留些精力為妥。所以這一篇雖名為香山公園,但嚴格的說我大概只走覽了整個公園景區一半不到吧!

(16). 園區內野生柿子熟了,碩果累累,金黃燦爛,吸引喜鵲前來覓食。

(17). 見心齋,始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年),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是園內唯一毀損較少,保存較好的古蹟建築,傳說這裡過往是皇帝訓誡及鑒證大臣是否忠誠的處所,故名見心齋。齋院內有亭、台、廊、榭建築,佈局精巧別緻,是一處頗具江南園林風格的齋院。

取景齋院內半圓形水池、圍廊彩畫、知魚亭景緻。

(18). 取景見心齋亭台樓榭來蘇閣暢鳳樓正凝堂)景緻。

(19). 由正凝堂取景見心齋亭台廊榭景緻。

(20). 左上圖:見心齋一隅。左下圖:見心齋南門。右上圖:昭廟一隅邊門。右中圖:昭廟紅台、白台圍牆。右下圖:昭廟清淨法智殿建築遠景。

(21). 琉璃塔,全名為萬壽七層八面琉璃塔,屬於昭廟組成建築之一。清乾隆45年(1780年)建成,塔高約30公尺,採七級八角密檐式,塔項安放黃色琉璃寶瓶,塔身以黃綠琉璃磚砌成,並以佛龕雕飾搭配,每一層檐端並綴有銅鈴,整體建築盡顯亮麗奪目。

取景琉璃塔不同角度景緻。

(22). 昭廟,全名宗鏡大昭之廟,有尊者神殿之意。建於清乾隆45年(1780年),是為西藏六世班禪進京向乾隆皇帝祝賀70壽誕而建,所以也有班禪行宮之稱。昭廟形制上為漢藏混合喇嘛廟,由月河、琉璃牌樓、清淨法智殿(眾妙之門)、白台、八方重檐御碑亭、紅台、都罡殿(宗鏡大昭之廟)、萬壽七層八面琉璃塔組成。咸豐10年(1860年)昭廟燬於英法聯軍,直到2012年重新修繕後開放。

取景昭廟廟前琉璃牌樓白台瑪尼桿景緻。(瑪尼桿,祭祀慶典用的神桿,高約10公尺

(23). 琉璃牌樓為一座五彩三門,四柱三間建築高約21公尺,27公尺,基座、券門由漢白玉砌成,枋柱、枋頂則是以黃綠兩色琉璃磚瓦砌成,並雕有彩色龍紋飾樣,樓額兩面鐫刻了「法源演慶」、「慧照騰輝」題字。

取景琉璃牌樓不同角度景緻。

(24). 白台,外牆為白色,故名。分兩層建築,第一層是由各組成的裙房,第二層是清淨法智殿(眾妙之門)

取景清淨法智殿不同角度景緻。

(25). 白台第一層裙房共,每144間房,外側開琉璃窗,窗形為藏式,裝飾有漢式的琉璃。

取景裙房不同角度景緻。

(26). 取景位於白台院落中央的八角重檐碑亭和紅台。

(紅台,外牆為紅色,故名。內有裙房都罡殿和四智殿,目前不對外開放

(27). 碧雲寺,原名碧雲庵,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始建於元代至順2年(1331年),迄今已近700年。主要建築有外山門、山門殿(內山門)、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孫中山紀念堂、羅漢堂、金剛寶座塔等。

取景寺院寺門、石橋、外山門、含青齋景緻。

走覽當日距離碧雲寺即將關閉一年進行大規模維護修繕只差10天,院內部份場所因為前置作業不似平常開放參觀,因此也只在寺院內隨意遊覽取景。

(28). 左上圖:取景綠琉璃瓦屋脊與銀杏金黃秋色。左下圖:取景外山門上乾隆皇帝御筆「碧雲寺」藍底金字匾。右上圖:取景外山門拱門窗。中間圖:取景涵碧齋月洞門與銀杏金黃秋色。右下圖:取景院內一扇佈滿歲月痕跡的朱紅木門,那一抹樹枝斜影有如神來之筆。

(29). 秋的季節,碧雲寺銀杏正黃,或與古樸蒼勁松柏交織在一起,或襯著雕樑畫棟彩繪屋脊檐角,別具靜謐美感。

取景院內銀杏金黃秋色景緻。

(30). 秋季的香山公園絢爛多彩,層林盡染,樹葉紛紛抹上紅妝;銀杏轉身添上金黃新衣;蒼松翠柏仍然執著綠彩,這樣的秋天美景饗宴讓人永遠看不夠,想要來個雙份。

 

--- END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rs098&aid=18127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