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06 17:00:05瀏覽3040|回應2|推薦81 | |
水鄉古鎮,園林之都 - 大陸旅遊紀行 (8) 儘管身心都愈加感覺揹著相機的行囊越來越沉重,但是也因為有了這一份負荷,在每一趟旅程結束後,總為自己留下上千幀照片的珍貴回憶。繼去年2023年6月一趟雲南行之後,又陸續分別前往了北京、安徽皖南、江西婺源、上海和蘇州等地,一如往常,這裡我就隨性整理一些旅途中的點滴,直到再次揹起相機行囊與下一個旅程相遇。 蘇州博物館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歷史保護街區內, 緊靠著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和重點文物保護古蹟太平天國忠王府。 蘇州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研究和文化藝術傳播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一級博物館,於2006年建成對外開放,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他以“中而新,蘇而新”的概念,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將整座博物館靜置於院落之間,不僅達到了與周邊環境的相協調和延伸,同時也展現和詮釋了現代感。 館區主要分為三大部份,一是入口處、大廳、和主庭院中心部份;二是西側由西廊連接的四個常設展廳區域,三是東側由東廊連接現代藝術展廳及忠王府部份,另外二樓和地下室亦設有特展廳和影視廳。 博物館為免費參觀,不過為了控制人流量關係,需要事先預約參觀的日期與時間;60歲以上長者則可憑証件當場實名制登記入館參觀。 以下便是我在蘇州博物館的片段節錄,拍攝日期:2024年5月22日。 (此篇文章大部份仍舊採用照片合併方式編排;獨立單張照片以幻燈片配樂方式於文尾播放) 景(2). 博物館正門前不遠處的小橋流水人家景緻,是蘇州古城醉人的魅力,也是江南風情獨有的韻味。 景(3). 蘇州博物館正門口。 景(4). 入口處及大廳建築: 中央大廳主體建築以立體幾合形狀構成,圓形玻璃門則是參照古典園林中的圓洞門,讓遊客入廳前可以一眼望穿廳內和庭院;傳統的白色粉牆為博物館全館建築主色調,屋面坡頂用深灰色花崗岩片鋪設,取代傳統灰瓦,牆體再以灰黑色邊飾線條勾勒區隔,整體建築在古典元素與現代概念間各自彰顯。 左上圖:由正門進入館區前庭。右上及右下圖:大廳主建築正面近、遠景。左下圖:八角大廳中央。大廳是全館的核心,連接各展區。 景(5). 大廳建築: 以現代開放式的鋼結構頂棚,取代了過去傳統木樑和木椽架構,同時在屋頂及山牆上運用了大量玻璃採光,搭配金屬遮陽片和光線調節條相互應用,不僅改善了採光不足,更營造了視覺感觀與來自自然光源的舒適。 左上圖:大廳中央鋼結構頂棚。左下圖:玻璃採光頂棚。右上圖:由二樓取景廊道。右下圖:連接展區的東、西廊道。 景(6).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講究“宜曲不宜直”,博物館建築架構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通過折線表現出空間的變化,讓固定的建築處於動態中。 景(7). 取景博物館建築。 景(8). 主庭院:庭院中碧波蕩漾的水塘,水面隨風起伏,水下游魚嬉戲,塘中架起一座曲直相間的石橋,粉牆錯落有致依偎在濃密綠樹下,牆下層巒叠嶂的片石假山引人入勝,遊人行走其間,彷如走進一幅山水遊春圖。 景(9). 松之高潔、桂之馥郁、竹之靈性、楓之艷麗,館內庭院遍植松桂竹楓樹木,一年四季皆有不同景緻供遊人憩賞。圖:主庭院不同角度取景。 景(10). 起於對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片石山房”的欣賞喜愛,貝聿銘先生在主庭院中“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創作出北宋書畫家米芾水墨山水畫風的片石假山,不僅饒富中國山水畫的韻味和意境 ,也展現出咫尺千里的畫卷效果。 景(11). 為了達到叠石堆山的完美視覺效果,貝聿銘先生不僅精心設計每一塊山石的大小、形狀、擺放、堆砌,還在石料的選擇上精挑細選,採用了能在不同空氣溼度下產生深淺顏色變化的山東泰山石料,藉以營造出生動層次。 左上圖:身著漢服行走在片石假山間的女士們。餘圖:叠石堆山近照。 景(12). 不同角度取景主庭院片石假山。 景(13). 不同角度取景主庭院片石假山。左下圖與右下圖同一角度取景,右下圖帶進竹葉,左下圖沒有。 景(14). 移步換景:蘇州古典園林除了佈局造景巧妙外,不可或缺的便是“框景”藝術了。博物館通過在庭院佈局和牆上設置的一個個六角型景窗,讓參觀者隨著不同角度視野,體現移步換景的變化。 左上圖和左下圖:透過六角型景窗取景。中間圖:透過遮陽簾幕取景庭院一隅,似乎多了一層朦朧畫作之感。右上圖:身穿旗袍佇立在景窗前的女士。右下圖:落地窗外一片竹林景緻,吸引了眾多女士紛沓留影。 景(15). 展覽廳:左上圖:展廳玻璃屋頂引進自然光線。右上圖:名家書畫展廳一隅。左下圖:遊訪時適逢北方有佳人(遼代女性文物)特別展。右下圖:明代書齋展廳一隅。 景(16). 從唐宋到明清,從玉石到磁器,從書法到繪畫,從帝王到民間,每一件歷史珍品都典藏在這長廊一扇扇門廳裡,等待著遊人去欣賞品味。 景(17). 展出藏品: 左上圖:(清) 檳榔木雕水注(硯滴)。右上圖:(宋) 銅地藏菩薩坐像。左下圖:(宋) 銅如來佛坐像。右下圖:(清) 紫砂彌勒佛。 景(18). 展出藏品: 左上圖:(元)磁州窯白地黑、褐彩觀音坐像。右上圖:(清) 粉彩百鹿尊。左下圖:(清) 碧玉菊瓣盤。右下圖:(民初) 漁樵耕讀象牙雕。 景(19). 展出藏品: 左上圖:(清) 迎神納財民俗玩偶。右上圖:(清)花卉冷金面朱漆骨折扇。左下圖:(現代) 蘇繡(雙面繡)。右下圖:(清) 翡翠巧色花卉草蟲佩。 景(20). 太平天國忠王府: 參觀完蘇州博物館,循著指標,順著廊道便可進入忠王府繼續遊覽。 曾經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也是至今太平天國留存下來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築群。整體建築佈局嚴謹,曲折寬敞,莊重宏偉中又不失華麗典雅。府內保存了豐富的彩繪、壁畫、字畫等遺存文物和藝術珍品,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國晚期極為重要的將領,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但也是歷史上頗具爭議的太平天國人物。 景(21). 左上圖:王府四合院落建築。右上圖:取景院落一隅天井,正值琵琶盛產期,樹稍上滿是琵琶果實。左下圖:砌石為山,植木成林,王府內的一處院落。右下圖:曲房,曾是明末清初文學大家錢謙益和柳如是住過的地方,柳如是雖是明末歌妓,不過書畫雙絕,是秦淮八艷之首。 景(22). 左上圖:臥虬堂,以書畫家文征明在紫藤院手植的紫藤而命名,有蟠屈似龍之意,曾經是拙政園園主王獻臣宴請蘇州文人雅士的地方。右上圖:正殿兩側廂房,供參與議事官員休憩用膳之處。左下圖:在八旗奉直會館期間改建的戲廳,建成至今已逾150餘年,基本上仍維持著當年樣貌。右下圖:“拜上帝會”為太平天國宗教信仰,禮拜堂是為禮拜上帝的聖殿。 景(23). 上圖:擺置於儀門的李秀成塑像。左下圖:忠王府額枋上原繪有「雙龍戲珠」彩繪,李鴻章攻克蘇州後視之為僭制大逆不道,命人以紅色塗料抹刷除去,至今仍可窺見當初雙龍生動造型痕跡。右下圖:忠王府大門。(蘇州博物館的出口) --- END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