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進萬仞宮牆──參訪曲阜孔廟 黃瑞田
2022/11/16 11:14:36瀏覽738|回應2|推薦35

走進萬仞宮牆──參訪曲阜孔廟  黃瑞田

本文刊登於2022年9月28日~29更生日報副刊

     

   每個受過儒家思想薰陶的人,對於孔子猶如萬仞宮牆仰之彌高的學識,無不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走進萬仞宮牆,一探昔日孔子諄諄教誨三千學子的杏壇。

   二○一二年四月八日,我終於來到曲阜正南門,城門上方的大紅「萬仞宮牆」四個字,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論語.子張第十九》記載,魯國大夫叔孫叔武在朝廷告訴其他大夫:「子貢的學問比孔子更好。」這句話傳到子貢耳裡,子貢說:「學問好比宮牆,我的宮牆只有肩頭高,別人一眼就看清牆內的一切;孔老師的宮牆,有數仞高,如果找不到門路進去,就無法看見裡面富麗堂皇的殿宇,宏偉多彩的宮房。」當時的一仞,大約是現今的一點六公尺,數仞就只能仰望了。

   西元一五三八年,山東巡撫胡瓚宗來曲阜祭孔後,寫了「宮牆萬仞」四個字,刻在石匾上,替換原有的「仰聖門」匾額。萬仞有多高?一仞的一萬倍,高達一萬六千公尺,大約是兩個聖母峰的高度。

兩百一十年後的西元一七四八年,清乾隆皇帝也來曲阜祭孔,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崇,改題「萬仞宮牆」,替換「宮牆萬仞」。不論是「宮牆萬仞」,或是「萬仞宮牆」,都在形容春秋時期曲阜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高不可測的學識修養。

走過「萬仞宮牆」的拱門廊道,就進入孔廟建築群。孔廟是以皇宮的規格始建於西元前四七八年,總面積十三萬平方公尺,呈坐北朝南走向,「萬仞宮牆」拱門是孔廟的南門及入口,由此延伸的中軸線,長達一千一百公尺,左右對稱布局,共有九進院落,宮室四六六間,迎面第一道門坊是明嘉靖十七年(西元一五三八年)修建的「金聲玉振」石坊。古代的樂器依材質劃分有八種,稱為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其中金是指編鐘,玉是玉石,指的是磬,古曲以編鐘起聲,以擊磬收韻,單音演奏為小成,八音合奏為大成,亦即《孟子.萬章下》所言:「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後世以「金聲玉振」比喻學識淵博,才德兼備。「金聲玉振」石坊,是要訪客經過時,仰讚孔子的學識與才德,集大成為至聖。

   再往前走,矗立眼前的是櫺星門。這座由兩節圓柱前後石鼓夾抱,外加石戧柱斜撐的櫺星門石坊,是清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五三八年)建造的。櫺星是天上的文曲星,象徵孔子是天上櫺星下凡,擔負施教天下廣育英才的任務;另有一說,是孔子匯聚天下文人學士於儒家門下。

   「太和元氣」坊建造於明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四年),比鄰櫺星門北面。「太」是至上無極,「和」是天地、日月、陰陽沖和之氣;在五行理論裡,元氣本意是指金、木、水、火、土,是形成創造萬物的原始本質。「太和元氣」是形容孔子能統合各家思想,使人類思想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

從「萬仞高牆」進入之後,「金聲玉振」、「櫺星門」及「太和元氣」,這三進引導性門坊,題額含意精奧,兩側千年圓柏參天,枝繁茂葉密,彷彿在推崇孔子的學識功績到達精深至聖的境界,所以緊接著的門坊是篆字的「至聖廟」。「至聖廟」三個字,明代時期原刻為「宣聖廟」,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才改名為「至聖廟」,以紅色篆字題刻在漢白玉石上。

至聖廟北面的深紅色建築是孔廟的正門「聖時門」。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也。」意思是說,孔子是最跟得上時代的人。」聖時門是五間三券拱門、紅牆碧瓦歇山頂的建築,始建於明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年),完工於明弘治年間,直到清雍正八年(一七三O)才被欽定為孔廟的正門

聖時門前後的石階都有石刻龍陛,拱券內壁是杏黃的牆皮,走過拱券時,會有穿越時空的錯覺,眼前豁然開朗,彷彿走進深宮大院,兩旁聳立數十株蒼勁古柏,中間通道還有璧水橋、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通往奎文閣,其中弘道門與大中門的形制類似聖時門紅牆綠瓦,同文門則是紅牆紅瓦。

奎文閣是大成殿的前院,也是孔廟的藏書樓,是收藏歷代帝王頒賜孔廟的墨跡、書冊的地方。初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年),賜孔廟經史書籍及太宗御製書籍兩千一百五十卷,把藏書樓空間佔了一大半,宋天禧二年(O一八年)予以擴建,明弘治年間,奎文閣被雷火焚毀,以兩年時間重建,後來歷代皇帝陸續增修、擴建,使奎文樓成為明、清時代的名樓。

從奎文閣到大成門之間,有十三座碑亭,右七座,左六座,形制相似,都是漢白玉基座方形磚木建築,是歷代皇帝及文人學士撰書祭孔、修廟、追諡、加封的題記,總共有五十五座石碑,鐫刻著漢文、元代的八思巴文,以及清代的滿文,也包括楷、草、隸、篆等字體,這些都成為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碑亭之間過於接近,飛檐難免重疊,一飛檐直插另兩飛檐之間,稱為「勾心」;或飛檐與飛檐末端緊咬,像公雞互喙,名為「鬥角」。這是古代建築師節省空間的精心設計。

大成門是孔廟的第七進門,又稱「儀門」,是宋代孔廟的大門,前後有深雕五爪金龍蟠柱,紅牆黃琉璃瓦屋頂,襯托深綠高聳的古柏,貫穿藍天白雲,又與北邊黃瓦朱柱的杏壇相互掩映,色彩繽紛,目不暇接。根據史料所載,杏壇是孔子講學的地方,但金代以前,孔廟並無「杏壇」建築。宋天喜二年(O一八年),孔道輔(孔子四十五代孫)監修孔廟,把正殿北移,原地基「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

初始「杏壇」只是一塊空地,直到金代才在空地上建造十二公尺高、七點三公尺寬的方亭重簷、琉璃黃瓦朱柱的三層樓閣,內觀藻井細小的斗拱以彩繪金龍裝飾,絢麗細緻,十分吸睛。正面由文人黨懷英書寫「杏壇」兩字懸掛在上層簷下。杏壇周圍種了數十株杏樹,樹幹大小不一,應是不同年代種植的,三月杏花盛開,孔子後裔六十代衍聖公《題杏壇》詩云:「魯城遺跡已成空,點瑟回琴想像中。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我們四月來訪,花季已過,無緣賞花,眼前盡是枝繁葉茂,綠意盎然。

杏壇一樓是前往大成殿的過堂通道,走過之後,心情頓時肅穆起來,因為兩側是東廡和西廡,中央大型宮殿建築就是奉祀孔子的大成殿。

東、西兩廡各長一六三公尺,廡內供奉歷代先賢名儒,例如王陽明、韓愈、董仲舒……,多達一五六人。東廡保存著四十多塊漢朝到元朝的石刻,尤以漢魏北朝的二十二塊石刻最為珍貴;四廡則保存漢畫像石刻一百多塊,例如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等神話動物,十分珍貴。

金黃色的大成殿,建築在雙層石欄的台基上,高二十四點八五公尺,面寬四十五點六九公尺,雙重飛檐中央海藍色豎匾「大成殿」金色大字,是清雍正皇帝題書。

大成殿周圍走廊共有二十八根龍柱,南面前廊有十根二龍戲珠石柱,是用整塊石頭透雕而成,上下相對盤繞飛翔戲珠,共有二十條龍,栩栩如生,每條龍姿態都不相同。另外,東、西、北面各有六根八稜的淺浮雕龍柱,每稜刻九條龍,一根柱子有八稜,就有七十二條龍,十八根龍柱,就有一二九六條龍,加上前廊的二十條,總共有一三一六條龍,比皇帝的金鑾殿的龍還要多,所以每次皇帝來祭孔時,孔府的衍聖公就會派人拿黃綾布把大成殿所有龍柱包起來,不讓皇帝看到。

大殿內正中供有天子禮制的孔子塑像,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圭,那模樣很像威嚴高貴的君王,其實孔子塑像應該是布衣文人,在杏壇諄諄教誨的老師。在他的塑像左右兩邊,另有四尊塑像,每尊都如同古代上公禮制,頭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執躬圭,左邊是顏淵﹑子思,右邊是曾參﹑孟軻,稱為「四配」。臺語「四配」可能起源於此,意指身分適合,可以匹配。

大殿兩側另有十二尊儒家學派繼承人,稱為十二哲,其中較知名的南宋理學家朱熹,並不是孔子的學生,因他的著作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本,傳承了儒家思想,比諸孔子弟子,尤有過之。清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被列入十二哲之一

大殿不能進入,遊客只能在外面觀望。遊客觀望的不僅是至聖先師、四配、十二哲塑像,還有高掛的九面清代御匾,這些御匾肇始於康熙的「萬世師表」,其後的歷代皇帝也都頒賜御匾: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光緒「斯文在茲」、   宣統「中和位育」。

遊客當中有許多是千里迢迢來朝拜至聖先師孔子的,有的求護身符,希望孩子聰明絕頂;有的花百元大鈔買尊孔祭孔巨香,祈求考運順遂;有的花數十元買祈福御守許願牌,寫下願望,把朱漆柵欄掛得密密麻麻,孔老夫子不知是否有空逐一點名麼?孔廟沾染銅臭味,讓我不禁搖頭嘆息。

孔子五十五歲那年,得不到魯定公的重用,在朝中難以容身,開始周遊列國,尋求明君重用,後世竟然將他形塑成王,還以廟名義賣尊孔祭孔巨香和祈福御守牌積財,他若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最後,我們也不能免俗的在大成殿前雙手合十,向殿內聖賢行三鞠躬禮,才繼續下個行程,前往後面的先師夫人寢殿參觀。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tlud&aid=177478051

 回應文章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2022/11/17 11:45

抱歉,太多錯別字,一時不察,恐生誤會,只好重PO。

在那逐鹿中原、群雄爭霸的年代,孔老夫子的學說主張當然得不到重用。

後來歷代帝王,卻只選擇性的用了儒家的父長式威權倫理,而略掉了儒家思想「仁」的核心價值。

「仁」的現代最通俗解釋,就是講究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倫理關係,所以謂「仁」。如果願意,歡迎到我專文裡討論。

台灣,逐漸實現了孔老夫子「大同世界」的社會理想!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

黃瑞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1/17 04:24
感謝您的回應 我會去拜讀您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