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4/25 10:30:04瀏覽198|回應0|推薦21 | |
評介《書與你》 黃瑞田
本文發表於民國62年12月5日出版的《新文藝》月刊213期
書名:《書與你》 ( Books and you ) 作者:毛姆 ( W. S. Maugharn, 1974—1965) 翻譯:方瑜 出版:志文出版社印行 民國62年9月初版
以前,經常遇到喜歡文學的朋友,要求我替他開列世界文學名著書單,裨便他跋涉千山萬水的文學樂土,我都拒絕了,因為我仍舊在摸索階段,不能輕易引導他人走上這條坎坷的道路。 最近細讀了毛姆的《書與你》,覺得這本書正是想探索文學領域的人的現成參考書,值得推介。 毛姆是近世的著名小說家,曾經得過英國皇家「文學勳位」,增強了他在文壇上的不朽地位 ,他的著作甚豐,尤其是評論的文章,更能表現出他在文學方面精湛的涵養。 《書與你》是毛姆在一九三九年爲美國的《星期六晚郵》雜誌撰寫的文學導論,他說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爲了面對過去文學家留下的龐大遺產而不知所措的讀者,提供一份關心精神事物者均樂於閱讀,並且讀之有益的書目。」他對這些書目首先要求的就是「可讀性」,他認為可讀性是意味著書中有些事物與讀者有所關連,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 毛姆在《書與你》中爲一般讀者開闢了一條現成的路,多少帶有強迫性,我認爲毛姆的方式應該是「指引」而不是「帶領 」。研究文學或是欣賞文學的最大忌諱就是被人「帶領」,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窠臼,毛姆沒有留餘地讓讀者發言,這樣顯然違反了他自命的身份——一個對人性表示相當程度關心的普通人,他常常自以爲是,誠如他自己所說:「文學上的自以爲是,無論出之以何種形式,都是最可惜的。」因爲毛姆把閱讀侷限在「享受」兩個字,全然不顧及閱讀之後是否應該有深沈的思索,而這種思索並非「享受」;「如果沒讀,將是一種損失」,讀完之後,不能令人思考,就不是「好書」。 毛姆的文筆一向簡潔明快,就是評論文字也一樣擁有別人難以摹倣的風格,在《書與你》中,他以最少的字句來評介某一個作家的作品;當然,他的欣賞角度,因作者而異,取長棄短。例如他對特洛普及梅雷狄斯兩人作品的評介,他認爲特洛普缺乏的是熱情、機智與敏銳,他「無能」以簡單含蓄的句子介紹出一個角色,或是精闢的道破插話中的深長意味……,他欣賞特洛普「能 樸實、正確而誠摯的描繪出一個已經消逝的社會形相。」他認爲梅雷狄斯「平淡的處理一個平凡的場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書中的角色却如此富有生命力,使讀者感到永難忘懷。」毛姆的筆觸是主觀的,他的見解也不一定會被讀者完全接受,但是他的態度是友善而誠懇的,他將一切責任挑起來,唯恐因爲錯誤的舉荐而影響了讀者的入門途徑。 以超然的立場來分析毛姆在本書中所做的貢獻,毛姆是個「專家」,而讀者祇是一般普通的文學愛好者,當然「專家」有令人心服口服的才能,不過有些「專家」却不能將他的才學完全傳達給他人,毛姆却能輕易的做到「傳達」的功夫,但是,他所傳達的並不客觀。 舉個例子來說,毛姆認爲「讀書是為了樂趣,文學就是藝術」,當然,為了樂趣而讀書並沒有知識上的錯誤,若把文學當做藝術的整體,在學理上那顯然是說不通的,因為文學祇不過是藝術之一,絕不能涵蓋藝術。 毛姆說他所選的文學作品,「每一本都觸及我們共同的人性」,我覺得「人性」是文學作品的共通性,其他毛姆沒有選入的名著,也都離不開「人性」———甚至有一部份能更深刻的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本《書與你》所論及的範圍,祇不過是英國、歐陸以及美國這三個地方的文學而已,毛姆的理由是研讀文學名著,應該依據原文才能吸取原作精神,它這個意見我贊成,但是,翻譯的作品也不應該忽略,既然毛織介紹了歐陸文學,那也就證明其他各地文學也不應忽視。 在閱讀方法中,毛姆對於篇幅太長的作品,主張「跳讀」,以毛姆自身的經驗,跳讀能使他獲得樂趣,他這種主張不大適切,我認爲儘管再長的篇幅,也不該跳讀,若非不得已時,不妨「略讀」;這樣,就不會使作品原有的一貫性破碎。 《書與你》附有兩篇文章,一是〈毛姆的暢銷書論〉,一是〈毛妮的世界〉,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毛海的身世,以及他的文學觀。 本書完成於一九三九年,自一九三九年以迄於今,已歷三十餘年,在這三十餘年之中,世界文壇有了相當大的變革,許多名作家寫下了不朽的作品,例如安德烈•紀德、卡夫卡、沙特、卡繆、海明威、福克納……等等作家的作品,在文壇上的重要性,更不能忽視,這是我們在讀《書與你》應有的心理準備與基本態度。 雖然《書與你》還有些許缺點,但是,在還沒有一本比《書與你》更好的文學導讀的書籍之前,《書與你」》仍舊是一本較好的世界文學入門書。
原載《新文藝》 213 期 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五日出版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