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19 23:55:09瀏覽523|回應0|推薦32 | |
孔府參觀記 文.攝影 黃瑞田 本文刊登於2022年10月30日更生日報副刊
孔子於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病逝,隔年,魯哀公將他生前居住的的三間居堂,改為廟屋供弟子們「歲時奉祀」,廟中收藏了孔子的衣冠、書冊、琴棋等遺物,是為孔廟之始。孔子的遺物,就由住在附近的嫡系子孫協助看管。 後來前往祭祀的人越來越多,孔廟不斷的增建,規模越來越大。嫡系子孫也越來越多。二百年後,漢高祖劉邦以祭拜天子的禮儀來祭祀,並且封孔子第九世孫孔騰為奉祀君,代表國家祭祀孔子,除奉祀孔子發揚儒家精神之外,還擔負繁衍孔氏家族正統血脈的重責大任。奉祀君不是世襲,而是由隔代嫡孫承繼。 此後奉祀孔子的嫡孫官名不定,有褒成君、褒成侯、宗聖侯、祟聖侯、恭聖侯……等等,直到宋仁宗至和二年(一O五五年),將孔子第四十六世孫孔宗願文宣公改為第一代衍聖公,此後沿襲不改。「衍聖公」在宋代相當於五品文官,明代升為一品文官,清代班列閣臣之上,清康熙還特許衍聖公在宮中御道行走,甚至在紫禁城騎馬馳騁。其實,元朝時為了表示對孔廟奉祀官的尊敬,曲阜縣令由衍聖公兼任;明代以後,由衍聖公推薦氏族賢人兼任。 「衍聖公」這個名號沿用長達八百八十多年,直到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才將清朝的衍聖公職銜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第三十一代衍聖公孔德成,也就成為第一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奉祀孔子的嫡子嫡孫後代,一直都住在孔廟東側,到北宋,後裔住宅已有數十間。明太祖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年)下詔令設置衍聖公官署,孔子後裔住宅開始被稱為「孔府」,並予以重建;此後擴建、小修不斷,而住在裡面的人口越來越多,管理不易。事實上,在明正德之前,孔廟、孔府距離曲阜縣城有十里之遙,公權力無法有效管理,常遭宵小入侵;明世宗因此下詔,移城衛廟,以十年時間,建立新城,圍納孔廟、孔府於曲阜縣城中心,孔府也因而有「天下第一家」的名號。 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孔府發生火災,焚毀七座樓房,清政府於兩年後進行大規模重建,而有了如今的規模,有廳、堂、樓、房四百六十三間,九進庭院,三路佈局,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最後為花園。 孔府大門是五檁懸山式建築,門楣高掛明朝嚴嵩書寫的「聖府」兩字,導遊指著右邊的柱子唸:「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他又指向左邊:「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各位仔細看,右邊的『富』上面少一點,左邊的『章』,中間的『日』被最後一筆貫穿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原來書寫對聯的是清代文人紀曉嵐,不可能寫錯字,他別有用意,「富」上面少一點,叫做「富貴無頂」,「章」字貫日,這叫「文章通天」,這貓膩若沒聽導遊解說,還以為紀曉嵐寫錯字呢。 過了「聖府」門之後,走過第一進庭院,便到了建於明代的第二道大門,門楣高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聖人之門」豎匾,下有閥閱承托,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平時二門正門不開,只走腋門進出。 走過二門腋門之後,迎面就是一座頂覆灰瓦,石鼓抱住四根圓柱,兩扇黑色大門緊閉的獨立門樓,門楣上直立匾額「恩賜重光」四個大金字是明世宗御筆親書,因此叫做「重光門」。由於斑斕的屋簷綴有四個倒垂的木雕貼金花蕾,所以又稱「垂花門」。以前只有衍聖公迎接聖旨、重要慶典或祭祀活動,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門打開,所以重光門是孔府的儀門。重光門兩側的廊房,就是孔府的行政六廳。 繞過重光門,進入大堂,這兒是衍聖公迎接聖旨、宣讀聖旨,處理重大公務的地方,上懸清順治皇帝御賜管理孔氏族人匾額,中設暖閣和公案、兩旁靠牆陳列儀仗、衍聖公進京開路的十八塊紅底金字雲牌鑾架。 在大堂與二堂之間的穿廳兩側牆邊,各有一張暗紅漆靠背長板凳,是訪客休息或等候接待的椅子,名為「閣老凳」,又稱「冷板凳」。據說深受明世宗重用的權臣嚴嵩的孫女,嫁給孔子六十四代孫衍聖公孔尚賢,成為孔府的姻親。嚴嵩為英武殿文淵閣大學士,人稱「嚴閣老」,他貪贓枉法,賣官鬻爵,人盡皆知,八十三歲時劣跡被御史鄒應龍彈劾,明世宗下旨將嚴嵩革職查辦,嚴嵩特地跑來孔府要請託孫婿衍聖公孔尚賢幫忙向明世宗說情,但因他劣跡昭著,孔尚賢不予接見,嚴嵩坐在長板凳等了很久,只好悻悻離開。這兩張長板凳,就被叫做「冷板凳」或「閣老凳」,留存下來已有四百多年歷史,藉以警惕孔府子孫及世人。對照能為大門書題「聖府」兩字的尊榮,與枯坐冷板凳的遭遇,嚴嵩的起落是孔府子孫修養品德的教材。 二堂是衍聖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的地方,也是每年協助朝廷舉辦科考的試場,堂內有七塊御製石碑,有慈禧太后手書的「壽」字碑、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還有紅底松鶴延年圖。 三堂又稱為「退廳」,是排解府內家庭糾紛、處罰府內有過失的僕役的地方。堂內高懸「六代含貽」乾隆御匾,祝賀孔府六代同堂。再往裡面走,是官衙與內宅分界線的內宅門,這裡戒備森嚴,外人不得擅入,挑水伕也不例外。 內宅門內照壁有一幅類似麒麟的動物畫,名叫「犭貪 」,傳說是天界神獸,是龍生九子中的第九子,長相雖然類似麒麟,但是本質與麒麟不同:麒麟是仁獸,民間有「麒麟送子」的傳說,只要遇見麒麟,好運就到;「犭貪 」是貪婪之獸, 壁畫的彩雲中,都是牠貪來的寶物,包括八仙過海時每位仙人賴以漂洋的寶貝,牠生性無所不吃,不僅能吞食金銀財寶,還張大嘴巴想吃掉天上的太陽,因而被取名為「犭貪 」。當衍聖公由內宅出門路過時,隨侍必須大喊:「公爺過犭貪了 。」這一聲,等於是在向二堂、大堂的下屬通報,衍聖公要出門了,同時也在提醒衍聖公及下屬們行事不能貪贓枉法。 在內宅照壁與二堂之間的西邊牆壁下方,有一個名叫「石流」的灰白注水槽,讓挑水伕不必進內宅,就能將水倒入內宅供水。 內宅第一間的前上房,是衍聖公接待至親和四品以上官員的客廳,也是孔府舉行婚喪儀式及家宴的場所。前堂樓是歷代衍聖公的居所,目前陳列展示著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和夫人陶氏、側室豐氏、王氏當年生活的情境,內面高懸孔令貽手書「松筠永春」匾額,寓意其堅韌、虛心的品格。 後堂樓本來是衍聖公內眷的居住處,現在陳列孔子七十七代謫孫孔德成與夫人閒居生活的情景。後東樓是女僕居住處,除了保持生活原貌之外,還展示她們的刺繡、針黹女紅手藝製品。後西樓是衍聖公夫人娘家客人來訪時的臨時住所,按照清末民初的陳設展示。 孔府的後花園創建於明弘治十六年(一五○三年),由大學士李東陽設計監造,後來又不斷的擴建,才有現在佔地五十餘畝的規模。嘉慶年間,七十三代孫衍聖公孔慶鎔在園內放置一塊奇異的鐵礦石,開始命名為「鐵山園」,園林內除了鐵礦石之外,還有涼亭、噴泉、假山、曲橋、焚香讀書的壇屋、敬花神的石壇,長相奇特的「怪柳」、「接骨木」,以及四百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奇樹。四月來訪,適逢花季及嫩黃春芽生長時期,放眼望去,賞心悅目,令入留連忘返。 我們此行只是參觀孔府的建築及孔氏家族的居所表象,孔家歷代享盡尊榮,各個朝代帝王經常賞賜,積攢了三萬多件寶貴文物,有大量的文獻史籍遺存和文書檔案,包括經書、典籍、字畫、檔案等,以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編為八大類,例如:「天」為孔林、孔廟;「地」為祭祀田地;「玄」為衍聖公及世襲博士承襲官俸歷朝尊聖典例……,餘不予贅述。這些珍稀文物,都珍藏不對外開放。 若說孔廟的「萬仞宮牆」用於形容孔子學問高深,孔府數以萬計不見天日的珍稀文物,或許也能以「萬仞宮牆」來形容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