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間之道
2006/11/10 13:53:29瀏覽1409|回應0|推薦10

東年 

中庸,有中間和中等的意思。但是,我們不採用中等的等級,也不採用中間的靜態的想像。類似的概念,孔子、亞里斯多德和佛陀都有論述,或以為是一種德性,或以為是一種有益生活的態度和方法。 

孔子的說法,被後人多加演繹,變得比較複雜,說的是:有德行的人必須修好三達德(智、仁、勇),實行五達道(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以忠恕、誠心和自強不息,達成中庸的境界。其實,孔子的本意很簡明,中庸之道,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的思想;是避免偏激,以端莊沉穩和寬廣胸襟,來自持,去接人待物和處事。

        

對亞里斯多德而言,中庸那樣的居中穩健,也是珍貴的生活態度和思想(The Golden Mean),也同樣具有節制、避免極端的倫理原則。他認為有美德的人,應走介於太過和不及之間的路線行事。例如,魯莽就是太過,怯懦就是不及;這中間之道就是勇敢(勇敢在西方的倫理思想,是四美德之一)。但是,中間這概念,並非數學幾何那樣可計量化的平均值,而是相對於隨時面對新處境的隨機應變和調整。 

佛陀年輕時,對於生命生活感到極其困惑苦惱,曾經努力學習各種思想;學後以為無用,又去苦行,又以為無用。最後感悟得「琴弦繃得太鬆或太緊都無法唱歌(發出聲響)」。 

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法,無義相應。

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

                                                (中阿含‧羅摩經)

這是佛陀悟道後,對從前自己的五個隨從說法;也是他的第一次說法。說的是:

世間有兩種極端是修行者不應該學的,一種是凡人所行的縱欲享樂,一種是自煩自苦;這都不是聖賢求法。

你們應該捨棄這兩種極端採取中道,走人間中正之道….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惟、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行為、正確的從事人間生活,而且為了有好成就,要正確的精進努力,將心意朝正確的方向,放在正確的位置。樣,你的眼界就會打開,啟發智慧,得到安定……

吾人有五種官能,眼可見萬事萬物,耳可聽各種聲音和言語,鼻可聞各種香臭,舌可辨各種味道,身體可感觸一切。

愚癡凡夫,毫無遠慮,貪愛無度,最後就像野鹿纏網,動彈不得。修行的人不貪多,不戀眷,適度取用,就像野鹿處在無人的所在,自在行,自在住,自在坐,自在臥,逍遙自在。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ghsea&aid=533985
 引用者清單(1)  
2006/12/08 18:55 【聽愛如風如絮語】 轉錄: 中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