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5 16:39:47瀏覽1653|回應6|推薦70 | |
全面募兵制 今天有兩個跟國軍人員編裝有關的新聞報導,一個是「84年次以後出生者,確定免當兵」、一個是「摘星大裁將官百人,年省1.5億」。 民國104年全面募兵制的實施是馬英九2008年競選總統時的政見,為兌現競選承諾,因此當選後急欲將之轉化成政策。我基本贊成這個政策,但先決條件是兩岸關係確定和緩,並且未來兩岸不再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去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確實比較過去民進黨推行躁進政策時來得大幅改善,但兩岸關係距離友好程度似乎還有一大段距離也是一個事實,譬如:中國大陸仍有近千枚飛彈瞄準台灣重要軍政設施,人民解放軍從不放棄對台灣分離勢力的武力恐嚇,中共從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當然這有賴兩岸爾後不斷的協調談判,來逐漸取得彼此共識,畢竟兩岸同根同源,用武力來解決紛爭是最愚蠢的作法,相信兩岸都認同這個觀點。但兩岸政策多變卻又不得不防,尤其國家的安全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上,事實上是一件蠻可怕的事,前幾年南北韓歷經多次六方會談所營造的良好氣氛,近期卻在北韓片面取消兩韓近些年所簽定的所有協定下,剎時又恢復以前雙方肅殺氣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如果兩岸關係逐漸和緩,或不再有戰事是未來的事實,當然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兵源,如此也可導正台灣幾十年來扭曲的青壯人力運用。當然有些人講的「不少服完兵役的人,在抗壓性、協調性與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提升,未來即便推動全面免兵役,最好也實施短期的基本軍事訓練。」、「男生如沒當兵,感覺就是沒長大。當過兵的男生,嚐過當兵時的苦,以後出社會不管面對什麼挫折,都可淡然處之。」我覺得都不是構成應該當兵的充足理由,成年男子訓練抗壓力不是只有當兵一途,而宛如戰鬥營似的短期基本軍事訓練,還不如不要,因為浪費公帑卻沒有實質效應。但是,如果兩岸關係真得趨向和緩,就國防部現在所規劃的欲將27萬兵力降低到21萬兵力,以台灣本島防衛兵力來講,似乎還嫌太多,基本上還有再大幅精簡的空間。 不過,我覺得全面募兵制財源要做審慎先期規劃,報載國防部主計局長說「相信到時經濟會復甦,國防部再以專案配賦方式向政院申請,相信各部會都會支持,所以對募兵財源樂觀。」這等說辭實在有夠離譜。經濟復甦誰能逆料,如果到時候,經濟尚未復甦或者政府稅收情形不理想,行政院因財政吃緊無法專案配賦,各部會也因預算排擠不願支持,到時實施全募兵制,龐大的人員維持費,軍方究竟要如何籌措財源?難不成再壓縮低到不能再低的作業維持費預算?或乾脆刪除軍購預算不添購換裝新武器?要知道一個志願役士兵,基本薪資據報載將達3萬元以上,一萬個志願役士兵一年光薪資就約需經費50億,這實在不是現在一個義務役士兵一個月幾千塊錢所可比擬的。如果屆時國軍員額還是20多萬,國防經費泰半將用於支付人員薪餉,龐大的人員維持經費,將是一筆很大的負擔,而且勢將擠縮軍事裝備採購預算。 另外,國軍將官員額將大砍百人降低至兩百餘人,減少百名將官未來至少每月可省下1千3百萬元,每年1億5千萬元的人事預算。我覺得這是一件早就應該做的事,不然整體將官素質也不會低落到近期所爆發的軍紀案件裏那般不堪。組織是金字塔型的,但從前幾年國軍的瘦身計畫來看,將官瘦身幅度遠遠比不上中下階層人員,說穿了就是高層自肥,也造成台灣軍隊人數不多,但卻處處是將軍的奇特怪現象,將官比率始終偏高不下,將官素質卻江河日下。 國防部是使用國家整體資源非常龐大的部會,理應受到最多的監督,但過去一句軍事機密,往往就將很多的違法案件掩蓋過去,國防部裏很多的廢棄營地沒有妥善運用,軍事採購弊端時有所聞,因為預算的龐大造成消耗預算也是常事,希望全民大家都能來共同監督。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