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投資理財,多少人假汝之名
2016/03/26 11:13:44瀏覽1733|回應5|推薦27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用女兒的名義買了近一億台幣單一公司的股票,獲利幾十倍,展現了過人的投資理財功力,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理財經驗。

 

「投資理財」是資本主義的重要元素,但它也是一個惡魔,欺騙與詐術都以它為工具,就如同「選舉」是美式民主的惡魔,虛假與奸巧都藏在其中。

 

我不喜歡以選舉為主軸的美式民主,但我逃避不了;我不喜歡投資理財,這我可以做主,我遠離它。

 

財富必須以提供產品或勞務獲得,「理財」的結果可能獲利也可能虧損,任何金融商品只有銀行與發行機構穩賺不賠,銀行收取手續費,發行機構(例如:基金公司)的成本算在投資者身上,只有當操作績效高於上述成本時,投資人才有利可圖,虧損時,一分一毫都由投資者承擔,這樣的生意不可能划算。

 

既然我對投資理財的觀念如此,理應對各種金融商品敬而遠之,但我卻曾因投資理財損失了一筆金錢,不是因為投資錯誤或操作失當,而是被自己的同情心所害,這事件讓我遺憾的不是金錢損失,而是對人性陰暗面的失望。我把故事具體敘述一下,過程有憑有據,有些個人主觀,但不加油添醋,讓熱衷於投資理財的朋友參考:

 

人物介紹

 

管國霖      花旗銀行董事長

伯李振湘   花旗銀行副總裁兼高雄分行經理

吳先生      花旗銀行高雄分行財富管理顧問

岑惟誠      花旗銀行客戶關係暨品質管理中心副總裁

張小姐      花旗銀行品質管理中心專員

邱建宏      金管會銀行局外國銀行組

 

這事發生在數年前,我在國外的執業所得約十萬美金存在花旗銀行高雄分行的帳戶中,在銀行有存款的朋友都知道,存款稍多一些理財顧問(俗稱「理專)就會不時來問候,目的就是要你買他們的金融商品。我的理專吳先生是位年輕人,我雖不理財,但見到辛苦工作的年輕人總想幫助他們,相處久了之後想幫他的意願就更多了些。

 

有一天吳先生跟我說:「您不想理財就讓我來操作,透過電話理財,聽我的指示買賣,一定會有好績效。」我婉拒他的建議,但他不斷懇求我,我想到年輕人工作上的壓力,心一軟就跟他說:「好,就讓你操作看看,不要多少收益,與定存一樣就可以,甚至沒有收益都無所謂,本金不虧掉就好。」我當時想,就幫助這個年輕人多些業績,相信他們的專業與即時資訊,就算是做好事吧!

 

答應吳先生代為操作那段時間我工作繁忙,銀行寄來的對帳單都沒時間看,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過了約半年,有一天吳先生打電話給我說:「我們買的基金虧了百分之三十,要不要贖回?」我一時錯愕,就認虧贖回了。

 

之後我到花旗銀行高雄分行找他,我說當初答應讓你操作是為了幫你,說好只要本金不虧掉就可以,你說沒問題,一定會有好績效,對吧?他說是,然後說:「你繼續讓我操作,一年到了再來看績效」,我說如果你是我,還會讓你繼續操作嗎?他說不會。此刻的吳先生仍然保有年輕人的誠實與羞恥心,他沒有否認當初的承諾,滿臉愧疚,也坦白地說不會讓這樣的理專繼續操作。我告訴他:這筆損失的金錢不如當初就送給你,對你幫助更大。

 

然後我找了銀行負責人伯李振湘花旗銀行副總裁兼高雄分行經理,把事情告訴他,他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說是我自己的投資行為。之後,吳先生開始否認當初的約定與承諾,對我的愧疚也不見了,絕口不說抱歉。

 

我寫了幾封信給花旗銀行董事長管國霖,他是理工背景,我對他有些期待,我告訴他並非為了金錢損失,而是為了幫助花旗銀行改善管理,希望他慎重處理這件客戶投訴,管國霖不回覆。

 

我向金管會申訴,案件由邱建宏處理,他將我的申訴行文花旗銀行,再將對方之回覆轉給我,我有任何質疑他都以花旗銀行之說詞回答,完全沒有「監督管理」的作為,反而像是花旗銀行的代理人,。

 

我再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該中心受理後通知兩方前來調處,花旗銀行面對有仲裁效力的機構態度大為改變,派出包含兩位副總裁在內共四位代表參加調處:岑惟誠伯李振湘、張小姐、吳先生(見人物介紹),我則單槍赴會。調處一開始,花旗代表張小姐又說這是我個人的理財行為,我說你再說一次就結束調處讓案件進入評議,之後岑惟誠先生表現得非常誠懇,願意賠償我損失金額的一半,我不忍拒絕他的誠意就答應了,也忘了問他為何在此之前不與我溝通。

 

感想

 

事件結束後我寫了封信給管國霖–「於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受理本案之前,花旗銀行一直以專業的手段對付受害人,毫無探求事實與糾正錯誤之作為,但在公正第三方介入時,卻前倨後恭地接受調處與賠償,態度的轉變令人嘆為觀止!事件爭議過程中最令人遺憾的是–銀行管理階層教導年輕行員說謊與編製文書,說是「傷天害理」似乎太嚴重,但位居高位者罔顧道德與良知的行徑要如何形容呢?說花旗銀行的本質是「欺騙」與「唯利是圖」似乎太過份,但事件的過程卻明顯地呈現這樣的企業文化!」

 

這事件最讓我遺憾的並非金錢的損失,而是好心被騙與人心醜陋。好心卻被騙不是第一次,但以這次感受最為深刻,有點像是被詐騙集團所騙。至於人心的醜陋則以花旗銀行董事長管國霖為最,他毫不為我的理性與誠懇所動,不思藉此事件改善企業文化,只知卸責與逃避法律責任,顯然這是該銀行一貫的作為,由上而下執行,管國霖就像是詐騙集團的首腦。管國霖伯李振湘將有良知的理專吳先生改造成無情,可以想像他們還改變了多少年輕人的心性,思之令人痛心!

 

另外,我提供了具體證據,金管會只要稍許的監督管理作為就能糾正銀行,但這以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為宗旨的機構卻與被監管的銀行站在同一邊,難怪金融消費糾紛無法遏止。

 

我也不禁想起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時,許多賠掉積蓄或退休金的人走不出陰霾,憤怒,卻無力向銀行討回公道。理財商品是金融機構的搖錢樹,所搖下的卻是許許多多一輩子只能做發財夢的投資人一生的積蓄。

 

我隱去了兩位年輕人的名字,他們涉世未深,仍保有年輕人的純潔,其錯誤的行為都是被高階主管所教導,深盼他們莫因此而喪失了寶貴的良知。

 

結論

 

人人都有發財夢,資本主義輕易地將「投資理財可以致富」的觀念灌輸進每個人的腦中,普羅大眾信以為真,將辛苦攢來的錢拿去買股票或基金,研究基本面,又研究技術面,以為這是公平的遊戲。

 

「投資理財」與「選舉」都依據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心人云亦云…)而運作,最佳投資略是「內線交易」,雖是違法,但法律的規範與執行都有窮盡之時,公平運作的基礎建築在人心。過去的時代,「道德」、「良知」,以及「風骨」在人心仍有一席之地,操作者與有影響力的人還會自我約束,如今則肆無忌憚了!翁啟惠–中央研究院院長為投資大眾做了「最佳」示範。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rytang&aid=51442536

 回應文章

其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10 10:51
我一直抱著這理念:越甜越好吃的東西越有毒在裡面,對身體不好;越亮麗越有頭有臉越會說話的人越"包藏禍心",不去理睬就能遠離災禍.評鑑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人的品性.忠誠為尚!不多話,腳踏實地去做的人,比較可信.你說的這例子,世上多了,尤以奸商和政客為最.慎哉!

Timoth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28 13:21
湯兄這是君子可欺以方了,銀行打來問我有沒有資金需求(就是問要不要借錢),我通常回他們我想借十億,一次還被對方罵我神經病
湯含夷(henrytang) 於 2016-03-30 10:22 回覆:

Timothy兄:

好心被騙不是第一次,一直認為人好或壞是相對的,相信「把對方當好人對待,對方就會是好人」。過去我這種人可以生存,壞人也對我有所顧忌,但如今不同了,現在是小人與壞人的天下,我的想法不合時宜了!

祝  平安 健康


黃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27 08:06
拜託你將所有的置頂文章改成精選吧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26 19:37
《管子.大匡》:「令國子以情斷獄,三大夫既已選舉,使縣行之,管仲進而舉言上而見
之於君,以卒年君舉。」
《文子.上義》:「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事業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
慮足以決輕重之權,此上義之道也。」


《新書》、《淮南子》、《鹽鐵論》、《論衡》、《潛夫論》、《中論》、《蔡中郎集》
、《史記》、《漢書》、《漢紀》、《東觀漢記》、《後漢書》等要籍都有選舉一詞,選
舉在兩漢以後各朝都是實際的政治運作。選舉不實,負責選舉人材的百官要連帶免官。

僅舉漢文帝時,有司議立太子,漢文帝是怎麼說的:
「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大體。吳王於朕,兄也,惠仁
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豈為不豫哉!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賢及有德
義者,若舉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終,是社稷之靈,天下之福也。今不選舉焉,而曰必子,人
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而專於子,非所以憂天下也。朕甚不取也。」
湯含夷(henrytang) 於 2016-03-30 08:54 回覆:

您提供的經典我會仔細閱讀思考,但如今廟堂人物視古聖賢的話如同敝屣,我們都不合時宜了!

有知音來訪不亦樂乎,感謝!。祝   安康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26 18:17
《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學校、教化、養士、士習、鄉舉里選、徵聘
、薦舉、對策、上書、辟署、科舉、鄉試、會試、登第、下第、殿試、及第、特賜第
、太學生、神童、召試、廕襲、特用、武舉、雜流、吏員、隸役、歸誠等二十八部。


選舉是中國傳統,但中國的選舉從來不包括投票。投票=選舉是清末革命志士的附會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