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懂問題背後的真相,停止複製創傷 ——《深井效應》推薦文
2018/10/29 22:09:35瀏覽14991|回應0|推薦8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十幾年前,我為了尋找一位不去上學的孩子,走進一戶座落於狹小巷弄中的人家。陰暗的室內,凌亂的擺設,雜物堆滿處,地板上四溢著食物殘渣,還散發出一股腐臭,我不禁皺起眉頭。

前來應門的女主人,是一位看起來年近四十的母親。屋裡頭有四個年幼的孩子在玩耍繃跳,而他們的母親則是一臉倦容,精神不濟,對沒去上學的孩子,一問三不知。回到中輟孩子就讀的學校翻閱資料,才知道那位母親與我的年齡相仿——當時,我只是個碩士班剛畢業,正在盡國民義務的替代役男,負責中輟生教育與輔導。

這些不去上學的孩子,常來自功能不彰、破碎或貧困的家庭,他們缺乏妥善的照顧,經濟及衛生條件差,成長過程中時常暴露在高張力的情緒衝突下,而他們的家長本身狀況也沒好到哪裡去。這個現象彷彿是資源匱乏的偏鄉的專利,在這裡,很輕易地就可以看見童年負面經驗的衝擊,是世代相傳的。

直到我從事輔導與諮商工作,接觸到更多青少年個案時,逐漸發現,許多來自中產階級或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也曾經歷過不堪的童年壓力,或目前正在經歷中。而他們長期承受的痛苦,更是難以言喻,被隱藏在幸福家庭的假象之下。

因此,閱讀了《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一書,深感共鳴。

--

作者哈里斯博士是一位長期在舊金山灣景區非營利機構執業的小兒科醫師,灣景區是舊金山最貧困、資源最為匱乏,且毒品氾濫及犯罪率最高地區之一。她的職志正是改善灣景區的基礎健康照護品質。

當她發現,她的病人不論是身體、心智或行為等方面出了狀況,似乎隱隱約約地指向同一個因素——負面的童年經驗時,她開始深入鑽研這之間的關連性以及其中的生化機轉。於是,本書用「深井效應」來隱喻這個引發系列身心健康問題的共同來源,即幼年時期經歷的惡性壓力。

經過多年的努力,哈里斯醫師以及她的團隊,成功地喚起醫療照護領域正視逆境童年經驗對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他們更企圖改變與推廣幼兒疾病的篩檢與評估標準程序。這本書實際上正紀錄著一段身心健康與醫療照護的革命過程。

--

當我剛開始從事青少年輔導與諮商工作時,我專長的領域是學習議題的輔導與諮商。我一直相信,只要協助孩子們調整其讀書學習策略,便能改善學習表現;背後的假設是,良好的課業表現來自於有效的學習行為。然而,我看到的只是部分事實。

逐漸地,我從許多面臨課業學習困擾的孩子身上,發現不只是不得要領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無法有效學習,還有許多與動機情感有關的非認知因素在影響著,而都與他們的成長際遇密不可分。

我常思考的是,同樣在學校裡投入學習活動,研讀著相同範圍與難度的課業內容,為什麼有的孩子挫敗累累,最後提早放棄學習?也有的孩子,總是在試圖振作和沮喪無力中來回掙扎,苦不堪言?

在「深井效應」一書裡,從作者的臨床經驗與一系列的研究中指出,逆境童年經驗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大腦的學習功能。在大腦神經系統的生化機制作用下,使得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的功能被抑制,而來自杏仁核的恐懼反應又被過度喚起,因此孩子根本無法專注,意志力與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躁動不安、易怒或容易放棄。

於是,在課業學習屢遭挫敗之下,最後選擇放棄學習,也只是剛好而已。

但此刻身邊的大人卻擺起嫌惡的眼神,責罵孩子偷懶、墮落、不會想、不懂事,這些謾罵或批評又成了具有威脅性的刺激,複製了童年時沒有被妥善照顧的經驗,讓毒性壓力繼續在孩子的體內漫流,形成惡性循環。

無奈的是,學校本應是幫助孩子創造成功機會的地方,但若學校教師沒有看懂這個循環機制,不具備逆境童年經驗與創傷知情的概念時,便會不斷在學校情境中複製孩子的挫敗經驗,一再喚起創傷壓力反應。於是,以愛為名的管教與要求,正把孩子逼到更嚴重的身心失調狀態中,導致一系列問題行為或身心疾病。

--

許多老師問我,就算知道這些提早放棄學習的孩子,成長過程遭受諸多不幸,又能如何?

除了無奈接受之外,大人究竟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書裡給了我們重要的指引。答案是,成為孩子面對毒性壓力的緩衝器。若孩子身旁有一個或多個長期穩定的陪伴者,溫和而堅定地存在著,可以緩衝毒性壓力對孩子身心的傷害,甚至具有修復功能。

但是,就我的觀察,要成為一個穩定存在的陪伴者,談何容易?特別是,許多照顧孩子的人本身也承受著童年負面經驗的衝擊。因此,首要之務,大人也得先承認自己壞掉了,需要自我維修一番。

本書一再指出,有嚴重壓力反應的人,應該致力於做好自己在睡眠、運動、營養、正念、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等六方面的管理,維持良好的品質與功能。如果你是個照顧者,更該如此。因為,唯有你能讓自己的身心狀態維持穩定,才有能力成為孩子的壓力緩衝器,陪伴孩子面對與處理來自生活各方面的挑戰與衝擊。

自助而後助人。其實我們都有機會幫助孩子抵禦毒性壓力的衝擊,甚至扭轉他們的成長命運。

--

(本文為究竟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之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一書中文版推薦文)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1895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