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孩子不想理你?因為,他們沒把你當「同路人」
2018/10/07 15:12:00瀏覽8201|回應0|推薦12

(圖片來源:https://stocksnap.io/photo/EIEASUTEQI)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記得有一次,我到一所高中分享關於學習策略的主題。在開場的五分鐘內,大部分的同學都趴下去睡覺,或者交頭接耳,甚至低頭玩手機,幾位坐在前方的同學願意回應我,但口中說出的盡是不堪入耳的言語,他們並不打算認真學習。

原來,學校挑出了每班課業成績敬陪末座的幾位同學,集合於一堂。

「他們不應該在這裡的,我也不應該在這裡的。」我心中有點抱怨主辦單位的安排,一度想瀟灑走人算了。然而學校老師懇切地說:「陳老師,真的不好意思。可否請您再試試?」

我說,好吧!這堂課,我把預先設計的分享內容丟一旁,改變運課策略,聲嘶力竭地撐完兩個小時。


唯一專注的幾位同學……

這是一次挫敗的課堂經驗,但是,現場50幾位意興闌珊的同學中,我發現,有少數幾位同學,一開始是願意專注地看著我,跟著我的教學節奏走的。

但這光景不過維持十分鐘,唯一專注的幾個人,也開始低下頭滑起手機,趴下去補眠,或者,轉身加入同學聊天的行列。我難免有些自我懷疑:「我的分享內容很無趣嗎?還是運課方式有問題?」

不!應該不是這樣。他們是東張西望後才開始轉變聽講態度的。他們是受到團體氛圍的影響,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從眾」行為。

當這幾位唯一專注且有點學習慾望的孩子,看到左鄰右舍盡是態度消極的模樣,突然間,會感覺到自己是個異類,進而懷疑自己是否需要如此專注,而不知不覺地做出與大部分的人類似的行為。


眾人的決定是最佳的決定?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人類心理傾向。當我們身處在一個團體中,裡頭大多數的人都抱持著某種類似的態度,儘管你一開始並不認同他們,久而久之,你也會逐漸地接受,甚至也表現出相同的行為。而當你的行為改變時,你便會開始找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於是,你徹徹底底地被影響了。

當大家都這麼做,你也會跟著這麼做。那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決定,常需要參考身旁人們的做法。演化而來的大腦會告訴我們,眾人的決定肯定是最佳的決定,跟著大家一起走,十之八九不會錯。如果一意孤行,就算沒有被旁人當做異類,自己都會感到不自在。

因此,那些本來挺直腰桿,打起精神要迎接新知的孩子,便會不自覺地改變自己的態度,成為和大群體相像的同路人,以確保自己是團體中的一份子;同時,也能夠夠滿足歸屬感的心理需求。


團體的影響力:共同的身分認定

在團體中,不是我影響你,就是你影響我,「西瓜偎大邊」是很自然的心理傾向。另一方面,「身分認定」的影響也在這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這群人集中在一起,彼此知道「我們是同路人」——都是一群不愛讀書、放棄學習的學生,這個團體共同的身分認定,會使這群人表現出符合身分認定所定義的樣貌。

因此,儘管某些同學也想學點東西,內心迫於情感歸屬的壓力,也會打消積極專注的念頭,真正「融入」他所屬的團體中,同時,也證明了「我是課業失敗的學生」這份身分認定。

要青少年孩子有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氣魄,真的不容易,也不符合這個時期孩子的發展特性。這某種程度也解釋了,青少年孩子時常一群人一起去做出誇張荒唐的行為,如果他們同時被懲罰了,下一次可能會再集結去做出更不可思議的糊塗事。

因為,大人給孩子的懲罰,正賦予他們一種特殊的身分認定,反而促使這群人加深了彼此的歸屬連結,爾後越要透過一起表現出符合該身分認定的行為,以證明彼此的情感:「我們果然是同路人!」如果有人想要洗心革面,便會迫於不想失去情感連結的壓力,而打消改變行為的念頭。

這個經驗提醒了我,如果我能帶給孩子一些影響,或孩子願意聽進我的一些話,可能是因為孩子感受到「我們是同路人」。相對地,為什麼我們如此賣力教學,如此努力地要勸誡學生,孩子終究不領情,甚至繼續墮落,那是因為「我們不是同路人」,甚至,我們處在一個對立的位置上。

於是,「你越是要我這麼做,我越是不會讓你得逞」。

用同理心回應技巧創造情感歸屬

那麼,如何在與孩子互動時,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同路人」呢?

第一是,創造情感歸屬。人與人之間,只要有足夠的情感連結,就能滿足一個人最基本的歸屬感的需求。在這段關係中,他知道自己是會被接納與重視,而不是被排斥或厭惡。

大人要做的,就是展現出同理心,去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同理心的回應技巧去說出孩子此刻的情緒狀態,讓他感受到被充分理解。同理心運用得當,巧妙到位,情感連結便能快速建立起來。

像是,我常會在與沒有求助意願的孩子會談時,告訴他們:「我知道你並不想來談,你覺得是被逼的,心裡很委屈;但你仍願意過來與我見面,這真的很不容易。」

或者,在課堂上若面對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或大人)時,告訴他們:「我能理解你們是被安排來聽課的,實際上,你們並不想聽,也覺得一定很無趣,甚至是浪費時間。」

異中求同找到彼此一致的身分認定

接著,設法與孩子在「身分認定」上「接軌」,亦即「異中求同」。這時,你需要找出與孩子相同或類似之處,並告訴孩子,我們有相同的經驗。不管是共同的喜好、擅長的事物、相同的生長背景,最好是,曾遭遇過類似的經驗。

像是,在與孩子討論讀書學習時,我常會先和孩子分享我過去曾有過讀書倦怠的經驗;在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涯志趣時,我會告訴孩子我也曾經迷惘過,這段焦慮的經驗是什麼。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與自己生命經驗能產生共鳴的故事。要注意的是,個人故事的分享是為了引起孩子共鳴,知道我們有著相同的經驗,進而減少彼此的對立感,而非將焦點完全放在大人自己身上。

如果,你找不到與孩子類似的經驗可以分享,你也可以告訴孩子,你也曾遇過這樣的朋友或同學,而你能了解他的痛苦。

「求同」會增加「我們是同路人」的感受。一旦如此,孩子在做任何決定時,便會把你列入重要的參考對象之一,換句話說,你在孩子心中的影響力,開始增加了。

找到開啟孩子心門的鑰匙

那次演講,我本來是想拂袖而去的。願意接下麥克風繼續講,沒有走人,是因為主辦單位的師長懇切地請託—他們都沒有放棄,我怎麼可以放棄?

而另一個支持我的信念是:「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我需要提醒自己:「不是孩子不能學,而是我還沒找到方法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態而已。」

而能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營造出「我們是同路人」的氛圍,這便是為學生的學習做了最好的準備。

(本文撰寫於2018年10月7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1737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