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珠海雜記(17):[2012年後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側記
2012/12/16 07:59:49瀏覽883|回應1|推薦4

      2012/12/15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2012年12月10至11日,港台兩地不約而同舉辦有關兩岸政經發展的研討會。一項是由臺灣大學張亞東教授擔任理事長的「兩岸統合學會」主辦,主題為「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的〔台北會談〕,另一項是由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與香港中山學會聯合舉辦的〔2012年後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在九龍總商會會議廳舉行。

 

      由於〔台北會談〕是歷經一番波折才得以成辦,主辦單位除了邀請臺港大陸重要學者,也邀集前大陸涉台事務之官員與會。甚至臺灣綠營人士,也改變了杯葛「統派會議」的態度,願意與大陸前官員同台論劍;因此〔台北會談〕一開始,就吸住各界目光。加上張亞東理事長在開幕式就針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發展,提出兩岸應以「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做為統一前的政治安排。臺灣媒體顯然十分捧場,對於這個會議給予大篇幅報導。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還對若干會議內容有所回應,更引起臺灣媒體熱烈報道,一些報紙甚至以社論回應。海外網路媒體除了大肆報道與會人士「針鋒相對,擦出火花」之場面,也對所談議題的「政治性含金量高」盛讚不已。其實,如果不談學術性、單就傳播的效應而言,〔台北會談〕無疑是個「政治氣氛」遠勝於「學術氣氛」的聚會。

 

      相對而言,在香港九龍總商會舉行的〔2012年後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則有更多的理性探討空間與更為濃厚的學術氣氛。臺灣方面有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邱進益、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台獨理論大師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應邀出席;臺灣智庫、台綜院也都派人參加。香港也有特區政府官員、中聯辦台灣事務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之人員出席。大陸方面更有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大、上海浦東臺灣研究中心、廣東社科院等多位涉台研究機構、紅色光譜較強的學者參加。彼此有精采之交鋒,不言可喻;26篇論文之「學術含金量」則更高,對於兩岸關係之「啟發性」,絕不下於〔台北會談〕。

 

      然而三天來,我遍尋各搜索網站與網路平台,均未見媒體報道;此或是籌辦單位未能適時對外發佈新聞公報所致,然而兩岸三地傳播媒體之趨炎附勢以及短視近利,也由此可見一斑了。我雖非政學界人士,算得上是兩岸關係的「長期關注者」,因緣際會全程參與了這個盛會,於是作了這一篇小記,提供網友瀏覽,也許可以稍稍彌補台港三地新聞報道的失衡。

 

     提到這個會議主辦單位「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大家都深知這是香港珠海學院最老牌的研究中心,長期受到學界之關注。研究中心主持人胡春惠博士早年在臺灣的文化、學術界都承擔過重要職務,來港之後主持珠海亞洲研究中心至今。長期以舉辦學術會議、邀請學人訪問香港、出版學術專刊作為主要工作。截至目前為止,亞洲研究中心已承辦數十場的國際會議、連繫兩岸頂尖專業人士七千多人次、出版了65期《亞洲研究》、及多種深受學界重視的專書、論文集;不僅成為兩岸三地知識界意見交流之平台,其活動記錄與研究成果,也在兩岸三地發揮極大的影響。

 

      至於另一個承辦單位「香港中山學會」,早年被定位為親台的學者組織,目前會長即珠海學院董事長江可伯博士,學會主席是陳之望博士。陳之望是一位在金融界、宗教界、教育界都有聲望的地方才俊。不但身兼浸信會聯合會位居重要職務,在金融業界也是平天亞洲金融資深合夥人。此外,還是多家以「培正」、「培道」為校名的中小學校董。香港中山學會在政治立場上比較親近中華民國台灣,以研究孫中山先生思想、推動兩岸自由民主為信念。所以本次會議,也有來自廣東社科院的「孫中山基金會」學者提出論文。

 

      這場會議是在12月10日上午,由胡春惠、陳之望共同主持揭幕式。珠海學院董事長江可伯博士、台北駐香港經濟文化辦事處朱曦處長、珠海學院校長張宗柟博士均親臨致詞,歡迎來自兩岸三地百多位專家學者。然後由海基會前任副董事長邱進益、暨南國際大學講座教授翁松燃、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鄭宇碩、廈門大學台研究所長唐永紅發表了四篇主題演講。

  

      邱進益實際參與「辜汪會談」,是兩岸關係的歷史見證者,與前北京海協會唐樹備會長長期交涉,終於促成「九二共識」,堪稱是兩岸和平共處「幕後」及「幕前」之功臣。邱進益在主題演講中,對於「九二共識」之形成、兩岸對於「九二共識」之糾纏、胡錦濤對「九二共識」之確認以及馬英九執政之後兩岸關係之和緩、以及「九二共識」為兩岸和平發展所帶來的貢獻,均以其實際參的立場,提供第一手資料,令人印象深刻。翁松燃教授則不改其率直敢言的本色,在比較香港與臺灣的民主進程與型態時,對於香港的「鳥籠民主」不表樂觀。直言「18大之後,香港民主在可見的未來,只有爭到『雙普選』後,由『鳥籠』遷入『鳥舍』而已。

 

      鄭宇碩則對於香港特首選舉前後的香港政治情勢,作了精采分析。他對於北京公然介入特首選舉、大財團之影響選舉、近年政治醜聞、「國民教育科」之爭議、香港新聞自由之倒退、特區政府官員之破壞香港廉潔形象,都有簡要之分析。至於唐永紅所長,則是針對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之後,如何發揮兩岸公權力,建立合作機制,推進兩岸經濟合作與一體化,有不少建設性倡議。在他的演講中,對於兩岸所面臨的障礙與約束(如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政治關係穩定性、臺灣內部的經濟生態),都有真切的認知與學術的理解;對於如何突破約束也有具體的思考,並提出了具現實意義的論見。

 

      從10下午至11日,大會對學者專家提出的26篇論文,依據內容性質歸入「政治與兩岸關係」、「兩岸四地經濟之合作及發展」、「社會發展與文化交流」三大主題中,然後在商總大樓的二樓、三樓兩個會場,以六個小組同時進行分組討論。

 

      在「政治與兩岸關係」主題下的12篇論文,有論述「臺灣主體性」者、論述「兩岸憲政關係」者、也有針對「兩岸政治協議」者。其中以「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謝長廷之兩岸思維」、「蘇貞昌兩岸政策轉向」等議題所提出之論文,無疑最受重視,彼此交鋒亦多。

 

      在「兩岸四地經濟之合作及發展」主題之下的9篇論文,以「兩岸經貿關係」、「台港經貿合作」、「亞洲經貿整合」、「兩岸產業分工」、「兩岸經貿關係之未來」、「兩岸制度化整合」諸議題最受青睞。濟學學者一向比較務實,能從功能性的角度切入議題,與會者不論是紅色光譜及綠色光譜的學者,都能本其學術良知,作學理探討,現場氣氛理性而平和。

 

      至於「社會發展與文化交流」主題之下的5篇論文,學者針對「風險社會中的非營利組織」、「如何在兩岸三地發展中華文化競爭力」、「孫中山與兩岸關係」、「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之理論與實踐綱領」、「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概況」,都有學者提出討論。有關「中華文化之競爭力」,及「如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之議題,過去鮮少在兩岸關係的會議中列入討論。在這個研主題的討論中,雖然對於究竟是「毛澤東破壞了中華文化」?還是「蔡元培破壞了中華文化」?曾有立場鮮明的爭辯,但與會學者所提的意見,對於促進兩岸關係之正常發展,卻極具創意與啟發性。

 

       11日中午,大會舉行閉幕式與綜合座談,分由鄭赤琰(港)、林濁水(台)、劉佳雁(陸)、陳廣漢(陸)、林啟驊(台)做出總結。港大教授鄭赤琰自稱「觀察」林濁水很多年,對於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的「轉型」讚譽有加,並逼迫他對於「民進黨的轉型」也順便作個說明,然而林濁水顯然逃遁了這個話題;至於大陸學者劉佳雁、陳廣漢也針對港台學者的論見,提出大陸的「代表性見解」。我在現場看到綠色光譜的學者,在現場公開散發謝長廷的「政治宣傳」著作《不一樣的臺灣》(謝長廷維新講堂第一種、2012版)。現場在討論的時候,或許有彼此嗆聲的場面,卻也沒有出現公然詆詰、嚴重敵對的氣氛。

 

      中共在2012年底召開了18大全會,完成國家體制的「換屆」,大陸政權已由席近平、李克強接班,台港澳的政經態勢,究竟是更加光明,還是更加凶險?兩岸互動的遠景如何?究竟有多少發展的可能性?都還有待學者深入構思與進一步探索。大會副秘書長鄭楨慶教授認為:經過學者的熱烈討論,大家已有相當共識。經歷平等互惠階段,兩岸經濟共同體已然成形。學者由敵視而互相諒解,下一階段的目標,或許應該是:由「互諒」而「互愛」了。筆者參與了這場盛會,雖也有類似期待,衡量兩岸三地的政經情勢,還不敢過度樂觀。

 

     誠如胡春惠院長在大會總結時提到:當年費孝通來香港演講時,深深感慨「作為一個『臭老九』,如今卻變得香噴噴地。」目前兩岸三地學者的際遇,遠比當時好得太多,大家可以自由地在香港齊聚一堂,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各種論述,這也突顯了兩岸學者都有個共同的責任,就是應持續關注兩岸關係之發展,不斷為促進兩岸和平貢獻智慧與心力。(完) 

 

[2012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

[2012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

 
[2012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

 
[2012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閉幕式林濁水發言

 
[2012台港與兩岸關係新展望學術研討會]邱進益先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menzu001&aid=7145565

 回應文章

CJ
2013/02/12 17:23
您好, 請問在九龍總商會的會議12月11日當日, 林啟驊先生在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