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72
《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前序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2018/07/07 14:05:49

《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前序

    過去二十年間,唐代學界對於中晚唐詩的研究熱度雖逐年增加,但對於詩名不顯的下層文人,仍然比較缺乏關注。所以當我取得林燕玲博士新著:《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原稿,見到洋洋灑灑二十八萬言,研究的對象正是晚唐時期的下層文人集團,眼睛為之一亮,感到非常非常開心!因為我長期有個想法,認為一個唐詩研究者,不能只將眼界侷限在大詩人;若能平均關注所有的小作家,將會看到更為完整的唐詩發展圖像。燕玲實踐了我的這份想法!她在不算太長的時間內,蒐集到所有可能找到的資料,然後焚膏繼晷、孜孜矻矻,以驚人的毅力,克服沉重的教學負擔,完成這一部新書,真的很不容易!

    「咸通十哲」以詩得名,成員包括:張喬、許棠、喻坦之、劇燕、任濤、吳罕、張蠙、周繇、鄭谷、李棲遠、溫憲、李昌符十二人。直到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才確認「咸通十哲」名號,並以此稱述這批文人。他們都是唐末下層文人,都有貧窮的處境以及科場沉浮的經歷,所留下的八百多首作品,究竟呈現什麼圖像可供讀者揣摩?是個值得探索的議題。然而一旦實際去處理這批作品時,也將發現:傳統資料對這批文人的記載不僅稀少,而且十分零散;甚至對其詩篇的評論,也多屬概括式的批評,缺乏全面閱讀與深度探索的資料,因此,燕玲的研究難度也相對提高。

    所幸近年來學術界對於晚唐社會文化的研究,取得較多成果。有關鄭谷、許棠、張喬、張蠙四位成員,也較受關注。使燕玲更有機會使用新的研究工具去探索「咸通十哲」的創作與當時社會制度、歷史間的交互關係,還原詩人群體本身的時代、生活、態度、思想各個層面,並且對於眾多落第文人的無奈與困境,能擁有更為深邃的洞見。

    這本書避開前行研究者對詩人作品「內部詮釋」與「外部組織」研究各執一偏之不足,在研究方法上採行新歷史主義與社會文化學者John B.Thompson所提出的文化分析模式;還使用認知語言學家Lakoff&Johnson/ Lakoff&Turner發展出來的隱喻理論,對一定數量詩篇進行剖析,深度檢視「咸通十哲」詩篇中特定語詞的語意演變及共通蘊含交集。燕玲在書中一方面整理歷時概念的演變,另一方面也整合共時概念的時代性,深入考察「咸通十哲」的創作在文本脈絡顯現的認知狀況,最後還進行可貴的「批判/二度詮釋」,這樣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使本書呈現出與其他單向研究不同的創新視野,這是最使我感到欣喜之處。

      燕玲在研究所階段作過我的博士生,彼此互動頻繁,使我對於她的研究能力印象深刻。燕玲在取得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前,就已在台中科技大學任教,我們保持連繫至今。我與內人不僅陪她度過人生中最難熬的喪夫之慟,也見證到她母兼父職、獨力培育兩個兒子的辛勞!她的性格堅毅,面冷心熱,深具同理心與正義感。我以擁有這麼一位同道友生為榮!也深深祝福燕玲在唐代文學研究領域站穩腳步,然後繼續開疆拓土,為唐代學術研究,作出更巨大的貢獻!

    東海大學教授 李建崑 謹識於敏求是書齋 時2018年7月6日

最新創作
《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前序
2018/07/07 14:05:49 |瀏覽 1322 回應 0 推薦 1 引用 0
學房聽道小記(10則)
2017/11/23 14:35:06 |瀏覽 684 回應 0 推薦 5 引用 0
為台灣南部地震受難災民祈禱
2016/02/12 20:34:41 |瀏覽 553 回應 0 推薦 7 引用 0
陳秀雋《哲玉齋詩集》序
2016/02/12 17:08:27 |瀏覽 1106 回應 0 推薦 3 引用 0
我對[611核心價值]的領受
2016/02/11 23:05:43 |瀏覽 1514 回應 1 推薦 2 引用 0

精選創作
《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前序
2018/07/07 14:05:49 |瀏覽 1322 回應 0 推薦 1 引用 0
學房聽道小記(10則)
2017/11/23 14:35:06 |瀏覽 684 回應 0 推薦 5 引用 0
陳秀雋《哲玉齋詩集》序
2016/02/12 17:08:27 |瀏覽 1106 回應 0 推薦 3 引用 0
我對[611核心價值]的領受
2016/02/11 23:05:43 |瀏覽 1514 回應 1 推薦 2 引用 0
楊忠海先生《螟蛉心,金門情》前序
2016/02/11 18:33:29 |瀏覽 978 回應 0 推薦 11 引用 0

最新影像 451
貓咪紀事
貓咪紀事
貓咪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