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0 11:13:00瀏覽1166|回應0|推薦3 | |
我與馬華學生結緣甚早。大約20多年前,還在中興大學擔任低階教師時,曾開設「僑生國文」課程。當時中文系執事者的用意,是想把「國文程度較差」的學生-尤其是僑生-在晚間的時段集中教學,以便收到更佳的學習成效。由於資深教授無人意願承擔這個課程,於是由我這個小講師接手,而且一教就是五、六年,從此認識不少來自港澳、印尼、泰國、大馬、緬甸,甚至還有來自日本、美國的僑生,有些學生,比如港生張志榮、區惠蓮、麥子琦,至今都還有連繫。 坦白說,我當時覺得國文程度最佳的是港澳生,他們雖然身處大英帝國與葡萄牙殖民政府的統治,卻得到很深的中華文化薰陶。尤其是中學階段的國文教學,在不少粵籍教師之堅持下,學習過文言文,使他們的國文素養普遍不差,只是國語講得不流利而已。當我在課間允許港澳生以粵語朗讀範文時,他們立即如魚得水;請他們發表意見也允許國語、粵語交錯使用時,我發現他們的語文程度其實很不錯。
至於來自大馬的學生,雖然起初的語文程度也不是很好,但是很快就上路。尤其是出身於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的畢業生,不但國語說得字正腔圓,而且思維極有條理。我在中興大學中文系僑生國文的教學,主要對象都是理工科系、農業科系學生。還記得當時有一位馬華學生名叫李建朕,好像念的是中興大學機械系,卻在校內的文學獎競賽,奪得「小說組」優勝,他很高興地向我報告好消息,使我也非常驚喜。他後來回到馬來西亞,在一家美商公司Mattel(製作芭比娃娃的公司)當工程師,很高興地與我通信,我們通信很多年,後來才逐漸失去連繫。 另外一位印象深刻的馬華學生是在中興大學念中文系的黃琦旺。她是一位女學生。大約1990至1992年左右,修過我的課。我與他的互動不多,對她的印象是:謙恭有禮、十分用功,對學問極為專注。最近在Google查索了一下,發現到她2009年已取得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在新紀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擔任講師,講授文學概論、台灣文學等課程,非常受學生歡迎。 正是這個因緣,我逐漸注意到台灣社會上其實有不少優秀的馬華生,在畢業之後選擇留在台灣發展。像演藝界的大導演蔡明亮、科技業界的潘建成就不用說了;我還留心到學術界、文藝界其實也有不少優秀學者出身大馬。例如前台大外文系教授李永平、台灣師範大學陳鵬翔(筆名陳慧樺)、世新大學田新彬、清華大學賴瑞和、暨南國際大學黃錦樹、元智大學鍾怡雯、台北大學陳大為,都在臺灣文史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很有表現,名氣很高。 我雖非以現代文學為研究領域,最近偶然在某種因緣下,看過鍾怡雯、陳大為所編《馬華散文史讀本1957--2007》(萬卷樓,2007)。堂堂三巨冊,收錄了五十年來、三十位馬華散文作家200篇散文,附錄十萬字導讀與評論;這部讀本,深刻有力地反映了馬華作家的創作能量。也使我不得不對出身馬華的作家學者肅然起敬。
最近幾年,在我任教的東海大學,曾與藍元鴻同學頗多互動,他今夏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承他的好意,要我述說一下我對馬華生的印象,因而有這樣一篇小文產生。在我兼任的中興大學,則與管偉森有比較多的交流,管偉森也可望以明代雲間詩人李雯的研究論文,取得碩士學位。藍、管都是馬華年輕一代的新秀,論思維之深刻與學習之積極,絕不輸給眾多前行的馬華生。
總體看來,馬華生的人格氣質與一般台灣學生很不同,他們有華人的耐力、韌性以及旁觀者清的客觀處世態度;目前來台學習中國文化的馬華生,語文能力越來越好,基本素質越來越高。由於他們很容易就融入臺灣社會,我個人很難把馬華生當做「外國人」看待。我覺得:假如他們願意繼續努力不懈,將來不論回大馬,或者在臺灣、港澳、中國大陸,或者身處何地,都將如前述馬華學者一般,在中國歷史、文學或者文化學術界嶄露頭角。(完)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