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曾國藩刻印船山遺書的動機
2012/12/02 03:01:01瀏覽214|回應0|推薦1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概述》:

關於曾國藩為何刻印《船山遺書》以及對船山學術思想傳播的影響,
學術界有許多不同意見。關於曾國藩為何刻船山著述、
為何熱心船山學術思想的傳播,章太炎最早提出了「悔過」說,
然後自己覺得不妥,又說:「王而農著書,壹意以攘胡為本。
曾國藩為清爪牙,踣洪氏以致中興,遽刻其遺書,何也?
衡湘間士大夫以為國藩悔過之舉,余終不敢信。

最後有為國藩解者曰:『夫國藩與秀全其志一而己矣,
秀全急於攘滿洲者,國藩緩於攘滿洲者。
自湘淮軍興,而駐防之威墜,滿洲人亦不獲執兵柄,
雖有塔齊布、多倫阿輩伏匿其間,則固已為漢帥役屬矣。』
自爾五十年,虜權日衰。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之倫,時抗大命,
喬然以桓文自居。巡防軍衰,而後陸軍繼之,其卒徒皆漢帥也。
於是武昌借義,後四月而清命斬,夫其端實自國藩始。
刻王氏遺書者,固以遂其志,非所謂悔過者也。」

許多人不同意這一觀點。
馮友蘭先生指出其真正目的,「曾國藩所保衛的中國傳統文化,
主要是宋明道學。他是一個道學家,但不是一個空頭道學家。
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有兩個階段,
其主要標志是由信奉程朱發展到信奉王夫之。
……王夫之的《正蒙注》以及全部《船山遺書》正是他尋找的武器。」

還有論者(熊考核)說:「曾國藩刊印《船山遺書》之『志』,
不僅是為了保衛中國傳統文化,
而且還在於把船山之學作為湘軍的一面思想旗幟。
前者是他的歷史目標,後者是他的現實任務。
要說湘軍的崛起,不僅僅是軍事的崛起,
同時也是政治力量的崛起,文化力量的崛起。
湘軍之所以砥柱中流、力挽狂瀾,不僅僅是他們能征善戰,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中國近代史第一支有思想的軍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25575&aid=709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