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講學與著述
2012/12/01 16:30:35瀏覽90|回應0|推薦1
錢穆《講堂遺錄》:

明末讀書人首先反抗清兵,參加復興運動。
儒生中年輕者,多投入此一運動中,反抗可分兩種:
一是積極參加復興運動。一是消極不屈服,如殉節自殺者,各地皆有。
若收集統計之,可謂是文化史上一絕大驚人的反抗運動。
反抗失敗,絕不屈服,多從容就義。

第三種是與滿清政權不合作。
此一運動,直延著清初一段長時期,此即晚明諸儒。
或以砥礪氣節表示,或痛定思痛,自我深加反省,
何以會亡國?何以有今日?作一上溯歷史之反省,結果造成新學術。
因此講晚明學風,可說是從「講學」轉到「著述」之時代。

宋、明儒主要在「講學」,無規定書本、無客觀程度,
猶如基督教堂中之說教,不過當時所講是「為聖為賢」之學。
今人多誤用此二字,一切大學教育均稱講學,與原始講學實不同。
講學實亦有其流弊,如王學末流即是。
清人入主,嚴禁公開講學,
晚明、清初諸儒乃自講學轉而為「杜門著述」,此是一新風氣。
而彼等又是以隱淪兼經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25575&aid=708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