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另一種研究──台灣土壤與颱風預報
2009/09/03 07:48:35瀏覽931|回應1|推薦68

我們能用什麼方法愛土地‧‧‧請參考。

泥土敬白

,,,,,,,,,,,,,,,,,,,,,,,,,,,,,,,,,,,,,,,,,,,,,,,,,,,,,,,,,,,,,,,,,,,,,,,,,,,

台灣土壤與颱風預報──轉貼自「橙安生活音樂」網路城邦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venyung&aid=3230148

  一、台灣土壤需要肥沃化:

  先用一個實驗來解釋,乾濕不同的土壤對於雨水的吸收能力的變化。

  1.準備好三塊乾濕不同的布,第一塊布是乾的,第二塊是微微濕潤的,第三塊則吸滿了水分,將三塊布都以相同的角度傾斜放置著。

  2.分別在三塊布上滴下相同數量的水滴,檢視布塊吸收水滴的情況。

  3.結果發現,水滴滴在第一塊布上時,水滴會亂竄,也並不會立即被布塊所吸收。滴在第二塊布上時,水滴會立即被吸收。至於滴在第三塊布上時,布塊對於水滴的吸收能力是零,水會流出布塊外。

  4.結論是,過乾與過濕的布,對於水滴的吸收程度較低;反而是稍微濕潤的布塊,對水滴的吸收能力較好。

  相較於上述的實驗,可推論:土壤在稍微濕潤的情況下,對雨水的吸收能力也較好。

  台灣的土壤最乾硬的時期,應在乾旱期,此時的土壤對於突如其來的豪雨,吸收能力是最低的,以至於雨水亂竄、土石流與堰塞湖產生。等到颱風入境後的幾天,土壤吸收雨水呈現過度飽和,加上西南氣流所引進的豐沛豪雨,導致河水氾濫成災。

  如果土壤能在乾旱時期,保持濕潤,那麼涵養水分的能力就大幅加強,豪雨來時雨水亂竄的情況會大幅減少,雨水沖刷地表的程度與速度就會減緩,就可減輕災情。

  第一步要如何讓土壤保持濕潤?

  我想先須改善土壤貧瘠的問題,土壤一旦貧瘠,樹木的根無法深入土層,土壤就會鬆軟,透過雨水沖刷,土壤很容易就流失掉,而且也不耐強震。如果在林區廣設灑水或滴水管線,則可以解決土壤乾燥的問題,可參考內地沙漠地區的植林做法。

第二步再考慮如何使樹木的根可以更加抓緊土壤?

使用牛糞堆肥以及紅蚯蚓(甚至可加上漂流木做成的木屑)來讓林區的土壤肥沃起來,土壤的土質一旦變得肥沃,那麼樹木的根更能夠深探土層,使土地緊實。

第三步才是加強植林。如果前面兩個問題都沒做好,種植再多的樹木也沒用。

第四步是設置疏洪道(可參考二重疏洪道)與人工湖泊,調節水量,而非僅只設置堤防。

發生土石流、地質鬆軟與河水氾濫的區域不適合人民居住,如果能改造土壤貧瘠的現況,讓土壤肥沃緊實,植物則會成長繁榮,自然生態會更豐富,也減少風災水災與地震的危害程度。

二、這次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南台灣嚴重的災情,建議台灣氣象局:

1.在播報颱風暴風圈時,可將颱風分為北暴風圈以及南暴風圈。因南暴風圈因加入西南氣流,常使南暴風圈較北暴風圈還廣。如果北暴風圈離開台灣地區,則應將焦點轉至南暴風圈。

2.台灣氣象局應再多加播報,美國以及日本氣象局的颱風雨量及形勢預測圖,以供台灣民眾參考。另外還需加入台灣土壤鬆動度量值,與地層下陷度量值,還有歷年來豪雨易淹沒地區明確標示,供民眾居住遷徙參考。

下面是CNN台灣地區氣象報告:

http://weather.cnn.com/weather/forecast.jsp?locCode=TW01&zipCode=335375248948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3283086

 回應文章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9/07 23:59
這樣的研究真細膩,大哥為何不投稿報紙讀者欄, 讓更多人看到 ?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9-09-08 17:13 回覆:

這是泥人在網上所見的文章,文中有提到,不是我自己的。

我有鼓勵那位朋友投稿,讓更多人看到。

泥土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