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間選民,看今日大局── 蔡集團內,是爭權?是拆夥?
2017/07/24 13:10:59瀏覽952|回應0|推薦25

中間選民,看今日大局──

蔡集團內,是爭權?是拆夥?

蔡大總統應否趕快請吳叡人上座,上上座

風傳媒的石記者最近這篇──

『「姚人多的力量,比大政委張景森小很多」吳叡人:張是否撤換,是蔡政府改革的指標』

http://www.storm.mg/article/302485

對於我們中間選民言,這應該是篇很深入的政論文章,

在當前混沌不斷震盪的時局中,終於青壯的主流派大教授們感到了自身獲得的利益可能遠遠不如自身所將損失的威望;開始要由原來那預期的利益結構中,與當權者公開拆夥了──

由體貼同情他們的重要合夥人姚人多開始,把責任推給蔡的大政委張景森,

這可能將是蔡集團與其六百萬選票開始瓦解的極重要訊號。

回想在「公民社會」口號下,教授們曾經怎樣為蔡集團圈來多少青年粉絲,吳、姚如今想把青年粉絲帶走,這是怎樣的重大訊息。。。

所幸,石記者幫吳教授向蔡指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就是 「張是否撤換,是蔡政府改革的指標」,以及在此文中所強調的「假如政府有要改組,他希望她能有「政治sense」的「策略幕僚」,來協助她整頓內部,蔡英文有很多良善的用意,但她的團隊比較沒有「政治型」的成員。」 很顯然的,這裡所謂「有「政治sense」的「策略幕僚」,」,是個很耐人尋味的指涉──這是指誰呢?

有「有「政治sense」的「策略幕僚」,或許不少,但是要如吳教授所稱的,怕只有吳教授自身最清楚,也最適合吧。。。

想想他們這群被李登輝摸過頭,出國鍍金返台,多年來,姚人多在島上所販售的「殖民的現代性與治理性」與其所派生的「台灣社會發展史」與吳教授所招展的「想像的民族共同體」與「公民社會」論述;建立在這類「政治sense」之上的論述,別人如何能夠比他們自身更為理解其中操縱的奧妙。。。這個毛遂自薦,是否漂亮。。。那麼這篇文章,應該就不只是「拆夥」的威脅,也是「爭權」的訊號?──

因而,由該文之公開報導,我們可說已經更可見到蔡集團的危機;

儘管吳、姚的青壯派主流終於發現自身的無知,所託非人, 但是在對於現況的批判上,他仍一面說出「蔡英文有很多良善的用意,但她的團隊比較沒有「政治型」的成員。」,這樣批判兼討好於蔡中心的政治論述;

另一面則以「台灣的歷史土壤,現在最多最多就是只能生產出像民進黨這樣的政黨。」,由理論上「合理化」自身過去的錯誤;讓自身過去所表現的「高瞻遠矚」,此時全無責任。

比較特殊的,是它們竟似有不能不毛遂自薦的「指導者」焦慮──似乎是平時空言大話,甚得其乏社會經驗的徒眾景仰,使得他們這時仍必須自居於指導者的地位,乃有提出這所謂「有「政治sense」的「策略幕僚」的最後大言──然而,他們可能有操作那套政治理論的能力,但是真有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嗎?。。。

蔡集團會願意請他們入主該策略中心嗎?

總之,當前,吳、姚提出「對於公民社會對蔡政府的批評,……這代表公民社會「沒有被收編」,……台灣的公民社會就會重新集結,自己找出路。」的此時;蔡集團面臨了很大的挑戰。

為在社會經驗中成長的中間選民,我們都理解政治不只是理念問題,政治活動中爭權奪利,在所難免;我們也不知道蔡集團會如何應對吳、姚似乎自居為發言人或領導者的所謂「公民社會」──是反分化吳、姚與其所自以為的「公民社會」,還是如吳、姚之願,排斥張與其後的現實勢力。。。我們都不知道

但我們長期關切,我們不空想而愛台灣,作為社會中堅的中間選民,

讓我們繼續正視這一切的變,無論有多少騙局,我們的社會經驗應該讓我們不會再次受騙!

讓我們繼續思考與考察──不輕易表態──

無論「獨台」或「台獨」,一個是「馬」,一個是「扁」;翻來覆去,我們自此拿定主意,要自己思考;一如對岸之能提出有自我擔當的「一帶一路」,我們也要努力掌握自身的命運,我們都不再被「騙」。。。

中間選民郭譽孚敬白

註解

個人認為我們中間選民對於「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自我擔當,是由於如此──

以「一帶一路」與「亞投行」言,

這是,與其中國人努力如奴隸般地工作,然後買美國公債,讓美國印鈔票來玩弄世界,

對比於中國自己拿那些血汗錢去交朋友,幫助朋友,能說是那麼愚笨嗎?

就當前的現實言,確實習大大的這一作為,有美日作梗,真是不易成功,甚至很可能失敗;

然而,「社會主義」的中國,或者就說如此「資本主義」的中國以這樣的態度面對世界,

對資本主義過去的全球發展模式,會是多麼強力的批判?

如果美國霸權將來還能領導世界,是否他必須有更為尊重全球的模式。。。那將是人類史上怎樣辯證發展的意義。。。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10705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