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3 13:31:48瀏覽699|回應0|推薦3 | |
2013.07.05 旺報 說到「美國利益」和「中國利益」,就不能不提兩個衍生詞﹕「美國戰略利益」、「中國核心利益」,在中文世界,我們聽不到相反的說法﹕美國「核心」利益、中國「戰略」利益。 為什麼要分析「戰略」與「核心」?因為這兩者的差別深刻反映了美中兩國的外交心態視野和政策差異。 從詞面上看,「戰略」是外向、宏觀、展延、大範圍的,因而常常是兼容並蓄的;而「核心」,卻是內向、微觀、聚縮、小範圍的,因而幾乎必然是護己排外的。這個差別,也反映在美國與中共互提的「行為清單」上。 每次美中會談,美國要求中共所做的事,無非是人權、防核擴散(北韓)、智產權、人民幣匯率、網路安全、南海糾紛(自由航行權與和平解決)、釣魚臺糾紛(和平解決)……。這其中,有些和「美國利益」完全無關,如大陸的人權問題、北韓核武問題(打到美國?還早呢),有些即便有關,也並非美國一國利益,如人民幣匯率,大陸輿論將其炒作成「美國金融霸權」,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家遍布歐洲、南北美洲和亞洲,「智產權」亦然。 基本上,美國所提的要求,是中共在這方面行為偏離「普世價值」(人權、對臺不棄動武)或「國際公約╱慣例」(智產權等),美國督促其改進,成為「負責任的大國」,有維護國際正常秩序目的在其中。美國對中共所提的「行為清單」,不但很少有單純的「美國利益」,更與其他國家的「國家利益」廣泛吻合,上列「行為清單」的所有項目都是如此,包括保護臺灣。 「維護國際正常秩序」的最佳例子是伊拉克石油。戰後,中共成為伊拉克石油的最大獲益者,美國民間輿論對此還有所耿介,但政府視而不見,既未警告中共勿染指美國在伊拉克的「石油核心利益」,行動上亦未「反制」過中共。為什麼?因為中共在伊拉克石油市場完全遵守「國際正常秩序」遊戲規則。 反觀中共,要求美國尊重的其「核心利益」,據說,是由國務委員戴秉國定義的,有三項: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這其中,涉及與外國糾紛的,是「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無非是人權問題(反對干涉內政)、臺灣問題(反對美國軍售)、南海諸島和釣魚臺的領土宣稱。與美國的「戰略利益」很少有單純的「美國利益」相反,中共的「核心利益」全是其一國一己之私利,沒有一項惠及他國,顧及「國際秩序」。 與美國相比即可看出,作為全球第二強的大國,中共的對外關係思維一方面缺乏「外向、宏觀、展延」的「國際秩序」「戰略」概念,提不出與此有關的建設性訴求,連大陸外交部官員也承認,要「承擔大國相應的國際責任」,「在能力、思想、組織上,中國都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一方面心態上又太過「受害」防衛(如「反對干涉內政」),還經常將內向聚縮的「核心利益」放在對外關係首位,宣傳過度。如此做法,樹立不起「負責任大國」的應有形象,難怪美國能號召群國,中共卻只能孤軍奮戰。 中共在思想上對這些有清醒認識嗎?不得而知。但在行動上中共卻有三大障礙﹕一「面子」﹕如一一照辦美國提出的「行為清單」,豈非「聽命美國」?二「裡子」﹕牽涉到中共的體制和利益,這份「清單」易於執行嗎?三認知﹕中共向來視美國對其的行為要求是「遏制中國崛起」的藉口和手段嗎,這不會增強中共抗拒心? 從對美「遏制中國崛起」的戒心,又生出中共的「新型大國關係」說法。如何看待之,另文再談。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