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
2014/05/11 16:35:11瀏覽2867|回應28|推薦10

2013.09.27 旺報

大陸外長王毅日前首度訪美,詳述習近平主張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列出堪稱用心的「五大合作領域」。但被中共視為合作之首的「增進戰略互信」,其實卻是其扭曲的「美國觀」負面心態產物,反映成這句論述﹕(中共)「未曾想挑戰或取代美國地位」。

這句話的背景,是中共對美中衝突的如此定調﹕「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並取代之」,其邏輯是﹕「中國」是一個「新興強權」,「崛起」威脅到「老牌強權」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國無法接受被「中國」超越,「遏制中國」由此而來。中共常年宣傳之,搞到大陸官民上下普遍相信,習近平說「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聽來委屈忍讓,其實就是批評美國容不下「中國崛起」。這些說法,臺灣和海外華人深信不疑者也大有人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無法接受別人超越、取代自己」違反民主基本精神,在本質上就不可能是美國行為。

所謂民主,就是各方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平等競爭,輸者平心接受「人勝己敗」的競爭結果。此民主風範的最高表現是和平的「政黨輪替政權轉移」,從老牌民主國家美國歐洲,到絕大多數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與大陸同文同種的臺灣,正常的民主運作無不如此。「政權」是「政黨」的終極利益目標,民主政黨能在國內有風度接受失去政權,甘於降為在野「第二」,「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到國際舞台,由「民主政黨」領導的「民主國家」,又怎會無法接受他國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自己?

在現實中,美中博奕也已出現一個美國平靜接受「中國」第一,美國屈為「老二」的範例﹕伊拉克。美國打伊拉克,耗費近1兆美元、犧牲近4500名士兵,勞民傷財,代價巨大,到頭來首先成全的,竟然是敵手中共!遵守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中共在伊拉克石油市場成功「崛起」,成為戰後伊拉克石油的最大獲益者,美國對此反應,如同在國內競選失敗,「心裡」肯定不悅,但在行為上,他並未動用在伊拉克的控制特權排斥中共,而是認命接受。伊拉克的範例預示,只要中共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超越美國,美國就得接受之。

說到「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美國國內的族群關係實例,也證明美國能夠接受別人超越他。

雖然少數族裔逐年增長,但至今為止,美國傳統「多數族裔」的白人仍占人口多數,美國仍然是白人為主的國家,黑人僅約14%。但是美國卻選出一位黑人總統!最有意義的是黨內初選,因為全國性的總統選舉是「選黨不選人」,很多白人票投黑人歐巴馬,只是因為支持民主黨,而非中意歐巴馬,黨內初選才是真正的「選人」。於是我們看到,眾多的「白人州」在黨內初選時並未選投同是白人的另一候選人希拉蕊,而是投選歐巴馬,如愛荷華州,白人94%,黑人僅2.1%是全然的「白人農業州」,但歐巴馬就在這個州贏取希拉蕊。歐巴馬能先後選勝兩位白人對手 ── 同黨的希拉蕊與共和黨的馬侃,主要是白人選民支持他。

這種「主流白人」票投非白人少數族裔的例子,在美國比比皆是。華裔的駱家輝如此連任兩屆「白人州」華盛頓州長(1990年代),印度裔的金達爾如此贏取路易斯安那州長(2007年)、同是印度裔的哈蕾(女)和拉丁裔的蘇珊娜.馬丁内兹(女)也如此分別選贏南卡羅来納州長和新墨西哥州長(2010年)……。

美國的「主流族裔」在國內能主動選擇甘當政壇「老二」,到了國際舞台,他們怎麼不會接受「老二」地位,只要「老大」是按符合「普世價值」之「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的?

釐清「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的謬誤,目的不在「平反正名」美國,而在提升中國人自己。「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不符美國實情,是堅持「一黨專政」的中共「以己度人」杜撰的錯論。真心相信之,是判斷力失準;明知是謬誤仍鼓吹之,屬「扭曲真相」,乃政治倫理敗壞。如此構成的國際關係理論,恐無助中共締造他所期盼的「新型大國關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13243076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Vac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2 06:20
腦袋還昏昏沉沉的, 打錯, 是10個航空母艦戰鬥群 。

Vac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2 06:19
從北往南﹕南韓、日本、臺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 尼、緬甸)、印度,乃至澳大利亞、紐西蘭,那麼多國家拉住美國「亞洲再平衡」,中共呢?可有一個追隨國?巴基斯坦?是那些國家都瘋了,拼命在服務「美國利 益」?只有中共是正常清醒的,你是正常清醒的?

============

這得多好笑才能寫的出這種文章

如果中共也養的起7支航空母艦戰鬥群, 我們可以再來談為何中共沒有跟隨者。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2 11:27 回覆:

你去問問那些國家,追隨美國是因為中共沒有10個航母艦隊?

提醒你一下,追隨美國,和大陸的富人紛紛移民歐美的理由是一樣的!


Vac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2 06:07
"所謂民主,就是各方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平等競爭"

=======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能扯的上民主? 這真讓人啼笑皆非。民主之於美國只在於對自己國家有選票的國民負責而已,  是國家政府跟國民之間的關係!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2 11:24 回覆:

「民主國家間無戰爭」,這是國際關係的定律之一,你不知道?

將來某日會寫寫歐美與亞俄(亞洲、俄羅斯)的差別,你就能更清楚知道「民主」之於國際關係是什麼意義了。


njmozart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2 05:42
格主若非天真無知,便是別有用心,,在枱面是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用民主,自由,人權,和平可以達成目標利益當然最好。不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符合我的利益,誰都可以出賣。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2 11:21 回覆:

不客氣地和你說﹕最痛恨「別有用心」的四字「外交辭令」。只有自己充滿「別有用心」思維的人,才會以己度人地說別人「別有用心」。

「別有用心」,最糟的外交辭令之一,用的人自己還不知道。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1 21:26

你要看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世界上是拳頭講話! 當年尼森去找老毛是欣賞他的"普世價值"? 卡特把台灣一夜之間打成小三也是"普世價值"? 二戰前賣戰略物質給日本,當時日本侵華戰爭已進行三,四年,也是美國的"普世價值"?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1 21:52 回覆:

你當然可以舉出1000個,10000個美國的缺點來否定美國。可是,「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雞永遠不可能飛得像鷹一樣高」。我文章裡例舉的事情,亞洲國家哪個做得到?

從北往南﹕南韓、日本、臺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 尼、緬甸)、印度,乃至澳大利亞、紐西蘭,那麼多國家拉住美國「亞洲再平衡」,中共呢?可有一個追隨國?巴基斯坦?是那些國家都瘋了,拼命在服務「美國利 益」?只有中共是正常清醒的,你是正常清醒的?

最引人深思的是新加坡,與中共關係這麼好的華人國家,卻也公開強烈要求美國留在亞洲抗衡中共。

想想為什麼中共會如此孤立!你該學習的東西也是蠻多的。

當然,我這話,你是聽不進的,因為,南韓、日本、臺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緬甸)、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 …,這些國家都不在你眼裡,你的眼裡只有美國,這是你們所有反美者,從北京到臺灣到世界各地,的一致思維方式。

不知道這是否也算一種「種族歧視」,眼裡只有大國強國的美國,沒有小國弱國的諸多國家?


kkbox
2014/05/11 21:11

國家利益是美國最常表態的方式 , 實力才是一切 , 大國的意義在可制定遊戲規則 , 例如自由貿易的方式 . 當我們打開電視時 , 美國企業在收錢 , 刷卡時美國企業也在收錢 , 有時還真容不下別國介入.

因此 , 美國是否不怕中國崛起 , 當然怕 , 但還是回到實力問題 , 如果中國不出錯 , 經濟(GDP)超越是遲早之事 .

(123@yahoo.com)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1 21:36 回覆:

你說的,「如果中國不出錯 , 經濟(GDP)超越是遲早之事」.

這就證明了我寫的,只要對手是『按符合"普世價值"之"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的』,美國就會接受當『老二』」。


斯诺登
2014/05/11 19:49

在本質上就不可能是美國行為……

到國際舞台,由「民主政黨」領導的「民主國家」,又怎會無法接受他國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自己?……

你去问OBAMA,看他对美国做第二是什么反应。

本文作者更适合写政治浪漫主义童话故事。

(snowden@gmail.com)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1 20:40 回覆:

寫得很清楚﹕只要對手是「按符合『普世價值』之『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的」,美國就會接受當「老二」,而且文章舉了這麼多例子,你就是看不到。

連讀我的文章也是「選擇性看見」。


yyy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1 18:51

照作者邏輯, 那麼美國支持烏克蘭暴民推翻民選總統就說不通了.

其實美國最堅持的是自身利益, 民主是它的工具而已.

國政論(gzhl2005) 於 2014-05-11 20:35 回覆:

問題不在烏克蘭,在於你的選擇性,你只看到美國做的你不喜歡的事情。美國做了你贊成的事,你是看不到的,比如,美國反對前段時間的反服貿學運、比如,美國全力支持兩岸持續和解,而且接受兩岸雙方都同意的「改變現狀」、比如,美國持續至今的「一個中國」政策、比如,美國前國務卿譴責日本所謂的「慰安婦」就是「性奴」、比如,美國國會譴責日本粉飾二戰的侵略,美國輿論批評日本首相大臣參拜靖國神社… …

這種「選擇性看見」,只是一個目的﹕反美,極不客觀。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