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22 19:19:48瀏覽2620|回應7|推薦9 | |
2014.08.06 旺報〈名家〉 從行政院長江宜樺倡導「小確幸」,到官員們對經濟數據轉好的喜不自禁,一切顯示,馬政府的執政主軸,就是「政績」。這本是「治國」和「拼連任」的當然,但在臺灣,「政績佳」可以完全無助選舉,馬總統必須明白,他已陷入「無感政績」,不談「治國」,單論選舉,要保住政權,其他妙方更重於「政績」。 馬政府的「無感政績」由來已久。2008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金融風暴,臺灣也不能倖免。幸好馬政府處置得當,臺灣經濟快速還神,以至馬政府得到了「無感復甦」的評價。這表明,經濟「復甦」是真的,只是讓人「無感」 ── 那時離馬英九「狂勝」選贏總統並沒多久,從藍到綠,臺灣民意已經開始對馬政府「無感」了。 一切善政人民無感 這就是問題。經濟復甦是好事,為何民眾「無感」?而且,2009至2010年間,馬政府的政績絕非僅在經濟,與前任的陳水扁形成強烈對比。民眾記憶猶新的「廉政」自不待言,外交成就更為耀眼﹕兩岸關係緩和、臺美關係回溫、「外交休兵」上路、「凱子外交」終結、「免簽國」增加……,再加上馬英九個人優異的慈善公益善舉,在執政的頭兩年,除了突發的「八八水災」,可以說,馬政府政績相當亮麗。但這些政績感動不了選民,「無感復甦」其實是略稱,它代表的是馬的一切善政都讓人無感,「無感復甦」的實質,是「無感政績」。 其實,「無感政績」在臺灣並非新事,早在1998年的臺北市長選舉,時任的市長陳水扁對上挑戰者馬英九,就已嚐過一次「無感政績」滋味,只不過那時尚無「無感XX」一說。 輿論直到現在仍然公認,1994年上任的陳水扁市長,其任內政績相當出色。但政績再好也沒用,才一任,臺北市選民就拋棄了這位優秀的陳市長。 為何如此?因為臺北市當時的政治版圖是藍遠大於綠,陳水扁1994年是因藍營分裂才當選的,但多數臺北市民並不認同這位主張臺獨的民進黨籍市長,因此,他們「無感」於陳市長政績,一有機會,就用選票將市長換成藍的。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的實踐表明,藍綠對決的政治因素,遠大於治理好壞的政績因素。 既然政治因素能導致「政績無感」,是否也會衍生「敗績無感」?正是如此。2010年五都選舉前夕,高雄爆出「雙陳醜聞」﹕陳菊的「睡菊」和陳致中的召妓事件。但高雄選民「敗績無感」,讓陳菊和陳致中雙雙「高票當選」。2012年,民進黨執政的雲林、嘉義爆出多起牽連縣府高層的貪腐醜聞,但綠營選民根本不在乎,民進黨的支持度「不動如山」,與今年桃園基隆國民黨官員涉貪導致「選情崩壞」形成鮮明對比。 「無感政績」在成熟民主國家並不常有,毫無道德是非原則,盲目護己、「大親滅義」的「無感敗績」更是罕見。臺灣會出現「無感敗績」,是因為臺灣的政治對立並非黨派層級,而是國家認同,「臺獨是最高道德」,走向極端是必然。 民意支持長久低迷 在現實中,藍綠兩營都對馬政府政績「無感」,所以馬民意支持長久低迷,而且藍營從沒「無感敗績」地幫襯自己,爆出一點政壇醜聞民調和選情就下降。反觀綠營,不但對己黨執政從無「無感」,而且護己的「無感敗績」屢見不鮮,這說明雙方內部的「凝聚力」天差地遠。 這就是藍營亟需思考的核心議題﹕國、民兩黨天差地遠的凝聚力差別,症結究竟在哪裡?無非在「政」或「人」,但此「政」是「政治路線╱政治目標」,而非「政績」。「政」與「人」孰為重?毛澤東有句話說得對﹕「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政黨政治,「路線╱目標」的份量遠重於「人」,政黨的「凝聚力」首先由「政治路線╱目標」,而非「人選」決定,這就是為什麼國民黨換了三位副主席,民意低盪依舊;而同一個馬英九,6年前聲望「如日中天」,今天卻民調還不如陳水扁。 從這個「政治路線╱目標」的角度切入,找出原因,擬定對策,調整路線,現在開始起「兩手抓雙政」──「政治路線╱目標」+「政績」,找回凝聚力、拉抬民調還來得及。否則,妄想跳過政治,只憑「經濟╱政績」回天,那就等著變天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