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9 11:14:18瀏覽2670|回應6|推薦16 | |
2015年春臺灣的「名嘴運動」是反慈濟,揭露出慈濟海量的種種「問題」,一時間,慈濟似乎積弊如山,「問題」成堆,內幕掀不可掀。 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我們不妨將其分成三個類型來認識。 第一個類型﹕貪腐,錢進私人腰包; 第二個類型﹕事關法治,有無違法、犯法; 第三個類型﹕道德爭議。以上兩類之外的所有問題,都歸入「道德爭議」。 有人或會質問﹕「貪腐」,就是「犯法」了,不也是「法治」問題嗎?為什麼要將「貪腐」從「法治」裡分出來? 因為所有的「問題」中,「貪腐」最嚴重,那是要人進監獄的。如果慈濟被指責的「財務不透明」後面是一樁樁的「貪腐」弊案,甚至牽涉到證嚴本人,那問題就極其嚴重,慈濟肯定遭受致命傷,「動搖國本」。還記得大陸的紅十字會嗎?就是因為爆出了郭美美的貪腐案,聲譽倒地,即便有官方加持,至今多少年了,還恢復不過來。 順理成章,本文第二類界定的「違法、犯法」,即特指「貪腐」之外的其他法治問題。比如,名嘴曾指責慈濟將為援助「莫拉克」風災而募得的款項用到海外的國際賑災。此如屬實,雖然並非像「貪腐」般嚴重,卻也是「違法」。幸而,此項指責並不成立 ── 當然,這「並不成立」,絕非偶然。 至於第三類的「道德爭議」,此「道德」是廣義的「道德」,專門用來涵蓋一切既非「貪腐」,也不「違法」的其他問題,並非我們一般理解的「道德」。比如,有人指責慈濟人購買臺中慈院週邊的住宅是「炒房地產」,這個爭議明顯不屬於第一類的「貪腐」和第二類的「法治」,只能歸入第三類的「道德」。但即便就算真有慈濟人以個人身份在「炒房地產」,那也是正常的商業運作,就像有些房產業者可能就是基督徒(或其他宗教信眾),在教堂(或廟宇)附近買了房子。這種房產買賣全臺灣、全世界有無數人在做,和一般的「道德」完全無關,沒人會指責他們「道德敗壞」。何況,慈濟人買慈院週邊住宅,首要考量是距離慈院近,而非「等待升值」。「爆料」者有所不知的是,做環保的慈濟人會不約而同購買環保站週邊的住宅(如高雄喜捨環保站),其他慈濟人會購買慈濟靜思堂、慈濟園區……週邊的房產(如臺北關渡園區),他們所圖的,都是「距離近」,而非「炒作」。 其他指責如「財務不透明」、「買賣股票」、「造神」、「有階級區分」……,統統都是這一類的「道德爭議」。不言而喻,「道德爭議」是程度最輕的,充其量道個歉改正,「下不為例」就是了,比如,如果慈濟有股票買賣的短期操作。而且很多「道德爭議」是見仁見智,你認為不好,我認為很好,像內湖園區變更案,反對者認為是「開發保護區,反環保」,但慈濟認為這是「修復破壞區,做慈善環保公益,綜合效益遠大於所謂的『保留保護區』」,這個「道德爭議」,誰對誰錯?我看慈濟就是對的。 用此三條標準來衡量至今為止被揭露的所有問題,首先,有無貪腐弊案?很顯然,沒有。否則,「名嘴」哪會放過? 「貪腐」是「財」之罪,與「財」連在一起的,經常是「色」,叫做「財色」。「色」的錯,雖然未必是「犯法違法」,可能是純粹的「道德問題」,但殺傷力也夠大,君不見,作家「九把刀」、「學運之神」陳為廷,就是因為爆出「色」的醜聞,聲望遽跌,以前是「媒體寵兒」的他們,現在影子在哪裡? 慈濟高層可有「色」的醜聞被揭露?也沒有。 兩個最嚴重、殺傷力最強的「財」、「色」問題,在這波如此強烈的反慈濟風暴中,居然都安全過關!當然,這也並非偶然。 然後,「犯法、違法」的問題呢?不能說沒有吧?比如之前就有人爆料過,內湖環保站有「違章建築」,市政府還專門派人去拆了。還有人爆料花蓮精舍的過去如何「違法」。 只是,這一類的「違法」,如果真要小題大做,大炮打蚊子,那也實在可笑之極,反映的反而是「名嘴」挖不到「一刀斃命」的勁爆內幕,只能拿雞毛充令箭。臺灣是個處處充滿「便宜行事」的國度,這種「便宜行事」的違法,可說是臺灣「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最典型事例就是「人頭」,叫做「人頭文化」,以及臺灣從頭到尾遍布的「違章建築」。這種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違法」,可稱之為「民俗違法」。 不錯,慈濟人也是臺灣人,也不免受此類「臺灣文化」影響,做出一些「民俗違法」的事來。但放在臺灣的環境裡,又怎麼樣?無傷大雅,改正,以後注意不犯就是了。如果硬要將此說成了不起的罪狀,抱歉,那是學自大陸的文革遺風,叫做「無限上綱」! 看,兇猛暴烈的「打慈濟」,打到現在三個多星期,上窮碧落下黃泉,挖出來的所有問題,包括「弊案」的指控,不是區區「民俗違法」,便是「道德瑕疵」?這太便宜慈濟了吧? 這也不得不讓人再次對慈濟刮目相看,慈濟確實「過得硬」,不得不讓人有信心,前文連提兩次的「絕非偶然」、「不是偶然」,由來如此。 與慈濟巨大的文明成就相比,這些「民俗違法」和「道德瑕疵」只能說是「九牛一毛」,根本算不了什麼。上海作家竹林到花蓮採訪慈濟後曾寫道﹕「慈濟的事業,已大大超出了宗教的範疇,而變成了全人類精神文明事業的一面旗幟。」看,大陸有人看到了臺灣的文明成就高點,而某些臺灣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只看到慈濟的小瑕疵,看不到慈濟的偉大,掀起這場極端反智的反慈濟運動,拼命要滅掉臺灣自己的「寶」,與大陸文革的「紅衛兵」歇斯底里「破四舊」時的「毀寶」行徑,如出一轍。 歷史會記下這一筆「反智」。那些「紅衛兵名嘴」,也可套用一句文革中流行一時的話來形容他們﹕終將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架。 20150318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