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11 16:35:11瀏覽2930|回應28|推薦10 | |
2013.09.27 旺報 大陸外長王毅日前首度訪美,詳述習近平主張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列出堪稱用心的「五大合作領域」。但被中共視為合作之首的「增進戰略互信」,其實卻是其扭曲的「美國觀」負面心態產物,反映成這句論述﹕(中共)「未曾想挑戰或取代美國地位」。 這句話的背景,是中共對美中衝突的如此定調﹕「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並取代之」,其邏輯是﹕「中國」是一個「新興強權」,「崛起」威脅到「老牌強權」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國無法接受被「中國」超越,「遏制中國」由此而來。中共常年宣傳之,搞到大陸官民上下普遍相信,習近平說「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聽來委屈忍讓,其實就是批評美國容不下「中國崛起」。這些說法,臺灣和海外華人深信不疑者也大有人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無法接受別人超越、取代自己」違反民主基本精神,在本質上就不可能是美國行為。 所謂民主,就是各方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平等競爭,輸者平心接受「人勝己敗」的競爭結果。此民主風範的最高表現是和平的「政黨輪替╱政權轉移」,從老牌民主國家美國歐洲,到絕大多數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與大陸同文同種的臺灣,正常的民主運作無不如此。「政權」是「政黨」的終極利益目標,民主政黨能在國內有風度接受失去政權,甘於降為在野「第二」,「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到國際舞台,由「民主政黨」領導的「民主國家」,又怎會無法接受他國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自己? 在現實中,美中博奕也已出現一個美國平靜接受「中國」第一,美國屈為「老二」的範例﹕伊拉克。美國打伊拉克,耗費近1兆美元、犧牲近4500名士兵,勞民傷財,代價巨大,到頭來首先成全的,竟然是敵手中共!遵守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中共在伊拉克石油市場成功「崛起」,成為戰後伊拉克石油的最大獲益者,美國對此反應,如同在國內競選失敗,「心裡」肯定不悅,但在行為上,他並未動用在伊拉克的控制特權排斥中共,而是認命接受。伊拉克的範例預示,只要中共按「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超越美國,美國就得接受之。 說到「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美國國內的族群關係實例,也證明美國能夠接受別人超越他。 雖然少數族裔逐年增長,但至今為止,美國傳統「多數族裔」的白人仍占人口多數,美國仍然是白人為主的國家,黑人僅約14%。但是美國卻選出一位黑人總統!最有意義的是黨內初選,因為全國性的總統選舉是「選黨不選人」,很多白人票投黑人歐巴馬,只是因為支持民主黨,而非中意歐巴馬,黨內初選才是真正的「選人」。於是我們看到,眾多的「白人州」在黨內初選時並未選投同是白人的另一候選人希拉蕊,而是投選歐巴馬,如愛荷華州,白人94%,黑人僅2.1%,是全然的「白人農業州」,但歐巴馬就在這個州贏取希拉蕊。歐巴馬能先後選勝兩位白人對手 ── 同黨的希拉蕊與共和黨的馬侃,主要是白人選民支持他。 這種「主流白人」票投非白人少數族裔的例子,在美國比比皆是。華裔的駱家輝如此連任兩屆「白人州」華盛頓州長(1990年代),印度裔的金達爾如此贏取路易斯安那州長(2007年)、同是印度裔的哈蕾(女)和拉丁裔的蘇珊娜.馬丁内兹(女)也如此分別選贏南卡羅来納州長和新墨西哥州長(2010年)……。 美國的「主流族裔」在國內能主動選擇甘當政壇「老二」,到了國際舞台,他們怎麼不會接受「老二」地位,只要「老大」是按符合「普世價值」之「共同認可的遊戲規則」競勝的? 釐清「美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的謬誤,目的不在「平反正名」美國,而在提升中國人自己。「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不符美國實情,是堅持「一黨專政」的中共「以己度人」杜撰的錯論。真心相信之,是判斷力失準;明知是謬誤仍鼓吹之,屬「扭曲真相」,乃政治倫理敗壞。如此構成的國際關係理論,恐無助中共締造他所期盼的「新型大國關係」。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