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30 09:04:38瀏覽564|回應1|推薦8 | |
《亂寫一通(十二):從人類演化歷程看群體認同》 之前曾用一個針對學齡前幼童的棉花糖實驗來說明群體認同的效應,實驗結果顯示,學齡前幼童已具有群體認同的傾向,據此我們可推測,人之所以會有群體認同的傾向,主要影響非來自後天教育,則是源自於人類演化歷程的先天本能。 群體認同,最簡單的認同分類,就是區分出「我們」與「他們」二個群體,而「我們」的相似性,正是「我們」與「他們」之間差異性的映照。 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在大自然跨物種競爭環境下,並不占優勢,在面對碩大的長毛象時,人只是個弱小動物,無力與長毛象單獨對抗。然而若人結為群體,則情勢完全改觀,一躍成為最頂級的獵食者,強悍如長毛象,也淪為人類的獵物。所以在遊獵年代,人若能加入一個獵團,即能大幅提升其生存能力;但相對地,如被逐出獵團,其生存危機就大增。 但當人的生存能力與獵團連結後,獵團的興衰也將直接影響到單一個人的生存機率。運作良好的獵團,獵物捕獲量多,其成員自然溫飽無慮;但獵團若運作不彰,獵物捕獲量少,其饑寒交迫的成員,生命恐遭重大威脅。 要組織一個運作良好的獵團,有二個先決條件: (1)面臨其他獵團在同一獵場競逐時,是否有能力將其他獵團逐出獵場。 (2)圍捕獵物時,獵團成員是否團結一致,無人偷懶,因而提高捕獲獵物成功機率。 食物來源有限,為避免粥少僧多,食物不夠的情形發生,獵團壟斷獵場,不容他人來分一杯羹,是最保險的方式。誰能在獵場裏活動,這時「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區分就至關重要,而為便於識別不同群體,每個群體演化出標誌自身識別的符號、裝飾物或儀式,以此凝聚群體內成員對群體的認同感。 圍捕獵物是需要獵團裏各個成員通力合作的,若人人都想偷懶坐享其成,結果就是大家一起餓肚子!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對偷懶者施予懲罰是必要手段。由於一個獵團的成員數不會太多,偷懶行為很容易被其他成員查覺,所以對偷懶者施予懲罰的執行成本並不高;但相對地,偷懶者卻可能面臨極高的被懲罰成本風險,如減少食物配額,甚至被逐出獵團,這與被判死刑無異。 或許早期人類遊獵生活,因生存需要,須對獵團認同效忠,盡一己之力,與其他成員合作致力完成獵團狩獵目標,這段早期的演化記憶,植埋在我們大腦的深層潛意識裏。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