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受不到的經濟成長
2007/11/27 18:01:19瀏覽359|回應0|推薦7

主計處日前公佈台灣今年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6.92%,這是近年來極高的數字,但這樣亮眼的成績,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此卻只是感到訝異,感受不到經濟成長的興奮,問題出在那裏呢?

要讓經濟持續成長,有三個基本前題:

1.      讓有錢人繼續有錢

資本積累是經濟成長的燃料,而財產所有權則是資本積累的保障,我賺的錢有可能被人全部奪走,相信沒有人會再認真工作了。前共產體制國家長期經濟停滯不前,就是很很好的例證。

2.      讓有錢人更有錢

讓有錢人擁有財產,並不表示資本會自動積累,有錢人如果只消費不投資,經濟還是動不起來。要讓有錢人願意拿錢出來投資,當然是投資後能讓他們抱回大筆鈔票。

目前台灣的經濟政策方向主要都是在確保上述二項基本前題,公有財產私有化、對有錢人大方減稅,都是前面二項思維下的產物。至於第三項基本前題,目前的台灣政府不僅是甚少著墨,對其惡化的跡象,已到視若無睹的地步,這第三項前題就是:

3.      讓沒有錢的人更有錢,有錢到能縮小貧富差距

這個社會上一定會有窮人,而且窮人一定比富人多,這已是我們社會無法規避的宿命。但如果經濟成長的果實通通被有錢人整碗拿走,而沒錢人一杯羹都分不到,難道說這些沒錢人能夠永遠這樣悶不吭聲,一直埋頭為有錢人努力打拼?這種積怨下的社會氛圍,遲早會影響到經濟的持續成長。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雖創新高,大多數的人感受不到的原因,或許是他們的口袋裏的錢並沒有覺得因此變多,也就是說多數的經濟成長果實都跑到有錢人的手中,所以我們才感受不到經濟有在成長,只是這樣的「榮景」能延續多久?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wogo&aid=1408049